民企也要过战略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要论文,民企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顾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中国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都经过了初创期、稳步发展期、调整期、快速发展期等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对企业家的能力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在各阶段的思维和能力的不同也导致了企业发展结果的不同。另外,由于地域和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民营企业家的理念及经营企业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说,在加入WTO以前,这些差异还不足以决定企业成败的话,那么入世后,在和国际竞争对手的同台竞技中,这种意识和能力上的区别,特别是在战略思维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兴衰。
在创业初期,企业家更多的是需要对产品的理解和市场的把握,而当企业进入发展的成长期后,他们就需要有系统的战略思维能力。现在,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家在经历了初创期和快速发展期后,面对着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竞争环境,就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陷入了缺乏战略的迷惘期,其规模在原有水平上和徘徊,难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究其原因,发现此类民营企业家较多地关注产品经营和内部管理,对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也很自信。但遗憾的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竞争环境,许多民营企业家还是没有突破产品经营和市场营销的局部思维,对企业的竞争战略、相对竞争优势、产品组合、经营模式、人力资源等重大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事实上,如果我们去分析那些成功企业的话,就会发现它们对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重大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而陷入困境的企业其败因也大都如此。因此,缺乏正确合理的战略规划,没有很好地解决企业的经营模式、关键价值环节、相对竞争优势、发展方向等重大战略问题,也就不可能去解决好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因为只有在正确的战略规划指导下,管理才能够发挥作用。否则,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将永远无法超越,而只能是疲于应付。
应该来讲,现在的政策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有利,民营企业自身在产权制度上的优势也使得企业在面对竞争时可以保持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入WTO以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巨大市场,对于一些基本素质比较好的民营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在面对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竞争环境及竞争对手时,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总结原有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去寻找与自己的优势相匹配的机会。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现在的经营模式还有没有竞争的优势,产业的发展是否受到技术革命的影响,营销和人力资源策略是否和整体的战略相协调,团队的成员是否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前景有一致的理解,以及应该重新制定什么样的企业发展规划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民营企业家自身对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一个清晰周全的认知。
战略规划或战略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面,也是根本层面。可现在不少民营企业家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对市场营销和新项目特别感兴趣,认为市场上的一些“奇门绝招”和“梦幻组合”可以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他们是在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在缺少战略规划或战略规划错误的情况下,只能加快失败的步伐。其实,企业运作是系统性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决策都要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否则“越努力,越偏离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现在的竞争形势已经由原来的产品竞争上升到战略竞争的层面。21世纪将是一个战略制胜的时代,战略规划是企业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投资决策管理的基础,只有具备战略思维的企业家才能够超越竞争、引领竞争,否则,必将处处被动。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要过战略关,树立战略竞争的意识,运用正确的思维和先进的规划方法,将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有效的实施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管理顺畅,才能更好地集中和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才能培养出自己的核心优势,建立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和健康的业务组合,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自身也才能在竞争中逐渐成熟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