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长岭炼化方元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湖南省岳阳市 414000
摘要: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施工效果。但目前,我国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对道路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此,应加强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而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技术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购买量逐渐增大,道路交通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对道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路基是道路结构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如果路基的质量不合格,那么道路的质量也不会合格,很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道路施工中,一定要重视路基的施工质量,加强路基的施工技术,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进而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提高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
在公路建设中,路基施工属于基础环节,也是对公路工程质量影响最多的部分,可以说路基质量会直接决定公路的各项性能,进而决定公路的使用寿命,所以路基成为公路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
公路建设中,要控制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组织与控制,提高路基施工质量,从而达到技术与管理中达到协调统一,在有效的配合中为公路路基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公路路基施工中要加强对关键部位的技术控制,提高路基施工效果,进而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公路路基施工中应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对关键部位的技术控制,以提高实际施工效果,从而为整个工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际经验,针对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技术、管理、组织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在提出路基施工中关键技术组织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达到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目标。
一、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
路基路面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多,总结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技术方法方面,主要是施工工艺选择不正确,施工机械精度不够,施工水平达不到要求等;第二,人为因素。管理人员松懈,施工人员疏忽大意,不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等等;第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比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等,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破坏力度非常大,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路面不够平整
路面不平整产生的的最主要原因是路基不均匀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如果不进行密实度方面的试验,一旦碰到软土地基等工程地质条件,在公路建成后随着大量动荷载作用过程中,公路发生不均沉降的可能性非常大。除此之外,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还关系到施工路基填料不均匀,路基压实力不够,排水问题等等,进而导致路面不平整的产生。
施工路面不平整多是人为因素,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做,路面平整程度完全可以达到要求。
另外,工程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可能存在失职的问题;还有工程材料配比问题,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导致路面出现开裂沉降等问题。
(二)路基存在缺损,承受力低
路基缺陷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分为施工过程中的路基缺陷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缺陷。
施工过程中发生路基缺陷的可能原因是: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和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或者碾压机具选用不当。例如,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程进度和速度,对材料的正确配比和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其结果是使得路面和路基寿命大大缩短。公路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缺陷,除了施工工艺上的问题之外,特殊的路基路段沉降过大,施工排水不通畅,黄土水蚀崩解等等自然因素都有可能。
二、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
(一)施工前期的技术
公路路基测量要分析关键部位,确定测量的控制点,达到高质量的闭合控制网络。现代科技发展迅猛,要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对公路路基进行测量控制。
施工测量技术是施工前期的关键技术。所谓施工测量就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与施工中,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找出构造物的定位,确定道路的中线等。施工测量的最终目标是在道路施工的现场将图纸上的建筑物的高程、形状以及位置在实际地而上进行一一标注。另外,施工测量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人员按照图纸有规范的进行施工。施工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准点测量、导线测量与中线测量。施工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图纸熟悉工作,并检查施工设计与施工图纸之间是否存在不符。另外,为了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在对中线进行复测时,应增设临时的加桩地而标高与水准基点标高。
在对施工防线进行施工测量时,要精确定位其横纵断而,进而保证后期的施工得以顺利进行。为了减少施工损失,在测量时,还需要对道路路而的下部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各种路线与管网。
施工试验将试验路面用拟定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进行铺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前获取在施工设计阶段的可行性问题是否达标,并且还能够结合相关检测指标,对试验路段做动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如果结果出现问题需要找出存在问题的源头并提出改正措施,只有当所有检测标准达标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正式施工。在正式施工阶段,建议使用转运车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运作,以免发生工程车辆碰撞事故。施工过程中时刻对路面宽度、路基厚度、原材料配比进行监测,确定无误后再施工,这样既能保证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又能保证工程质量,进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择路基填料,尽量选择颗粒均匀,性质稳定的路基填料,材料选择好后对路基填料进行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和相关力学实验,比如压实实验和土的密度、含水量、渗透速度、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试验等。其次,存在不稳定路基边坡,需要做好加固防护措施和监测,对于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的斜坡可以使用开挖减载等手段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不能偷工减料,颠倒施工工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施工中期的技术
路基建设中的施工技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路基填方技术,一个是路基填筑技术。
第一,路基的填方技术。在对道路路基进行正式填筑前,要先选择一个填方路段来进行试验。试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确定一些相关的施工数据,一个是查找施工中存在的隐蔽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试验的两个目的其实都是为同一个目标服务的,即保证路基填筑的施工技术可以顺利实施。在试验过程中需要确立的数据主要有每台班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量、每台班可以完成的最人工作量、施工设备的组成方式、不同压实情况所对应的压实次数,土的松铺系数等等。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发现,当路基填筑高度的平均值超过80. Ocm时,挖除与清理原地表而,然后对表层进行翻松,翻松最好为30. Oera,接着对其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度则应超过93. 0 %。最后进行填筑工作。在填筑过程中需要注意路拱的保持,保证路基的排水功能在施工过程中一直保持正常状态。填土的宽度应超过相应的路基的宽度,注意两侧都应超过,每一侧超出的宽度至少在50e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道路路基的边沿部分可以被压实。
第二,路基的填筑技术。路基的填筑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必须严格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在路基填筑中,要先控制好每一层填筑的厚度。层厚是在试验段确定的厚度,是经过多次试验选出的最佳厚度。将材料运到作业段处,并用工具对松土的厚度进行测量,保证每一层填筑的宽度都要比路堤宽,其宽出的范围可以满足路基边沿压实的要求。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以及土的湿度与类型,来确定压实的具体厚度、夯击的遍数以及压实工具的类型,进而达到压实的具体要求。
(三)施工后期的技术
路基建设施工后期的关键技术是路基压实技术。第一,在对路基进行压实过程中,应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来进行压实,这样才能保证路拱的形成。第二,在压的过程中,注意要先轻压后重压,这是因为土基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增强。第三,路基压实时,速度要先慢后快,因为如果一开始就快,很容易导致松土被压实机械推动,所以,在开始要慢慢进行。第四,在正式进行碾压前,要先做好整平工作。沿着道路的中线向两侧进行整平,使其形成2. 0%一4. 0%的横坡。第五,对弯道处路基进行碾压时,应从低的一端向高的一端来进行碾压,进而形成超高的单向横坡。第六,前一次压实轮迹与后一次压实轮迹的重合需要达到1220.Ocma。第七,在压实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性,以免以后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得出如下结论路基路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三个面:首先是工程技术方法方面,主要是施工工艺选择不正确造成的;其次是人为因素,如管理人员松懈,施工人员疏忽大意,不按照规范要求来施工等等;最后是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比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等,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破坏力度非常大,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土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路面不够平整和路基缺陷两大问题。前者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路基沉降以及施工工艺不当所造成;后者产生问题有多方面因素,最为主要的是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程进度和速度,对材料的正确配比和养护时间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其结果是使得路基寿命大大缩短。
路面施工关键技术需要注意三个因素:原材料因素、施工阶段以及路面排水。
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施工前的准备和基底处理两方面。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大都由于不合理的施工技术所导致,如果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经验,强调工程质量,严格把关试验过程和验收程序,合理分配施工工序和流程,并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一定能够确保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和安全。
总之,对公路建设来说,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的技术组织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是路基使用价值与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环节.施工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基础作用,提高施工中关键部位技术组织的针对性,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目前,公路路基施工中关键部位技术管理与组织的方法有很多,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实践、分析、总结,形成有效的关键技术部位管理措施,从而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维.特殊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
[2]陈星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
[3]姚松柏.崇明岛接线工程填砂路基施工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7.
[4]刘金东.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与实施要点解析[J].江西建材,2015,19:178+183.
[5]李跃军.路基强度的快速无损检测、评价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
[6]贾侃.填石路基施工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03.
[7]宋学文,高振.膨胀土路基施工关键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2:69-71.
[8]姜越川.试论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关键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9:259-260.
[9]张奕宝.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J].价值工程,2015,09:151-152.
[10]张丰状.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2,24:163-164.
作者简介
尹松柏(1978-03),男,汉族,籍贯:湖南省邵阳市,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土建。
论文作者:尹松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路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路面论文; 压实论文; 公路论文; 测量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