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儿童与传统经典_国学论文

现代儿童与传统经典_国学论文

现代儿童与传统经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论文,经典论文,与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那些在悠久历史中沉积下来的经典,那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源。在科技高速发展、文化更趋向多元的今天,我们要如何让孩子学习传统经典,如何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

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教育”的呼声和辩论从未停止过。有人担心传统经典桎梏和扼杀儿童的天性,违背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有人认为传统经典不同于认知科学,完全可以在儿童幼年时植入他们的心灵,用一生的成长验证传统经典的人生智慧。

那么,家长是否因为这些辩论而感到无所适从呢?事实证明,我们的家长聪明得很。在某论坛,我们看到有家长留言:我不反对读经,儿子从五岁起就在读《论语》,至今断断续续读完了《老子》、《三字经》、《千字文》,正在读《孟子》。他依然是个正常淘气的孩子,爱玩电脑游戏,爱看科幻小说。儿童读经没有那么可怕。

从这个留言,我们感受到,只要家长有一个客观清醒的态度和认识,再加上一些科学的方法,“爱玩电脑游戏”的儿童完全可以吸取到传统经典中的营养精华,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儿童。

儿童读经的三个基本原则

近年来,我一直在推广国学经典教育,强调国学经典教育是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教育。具体地说,国学经典教育是实施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乃至不二法门。但对于儿童读经,我则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不要过早读经,特别是狭义的儒家经典。

传统的儒家经典,产生于我们民族文化奠基的“轴心时代”,离我们现代约有2500年。时过境迁之后,其中佶屈聱牙的文字、晦涩艰深的义理,即便是专门的研究者也很难理解,更不必说幼童。所以,就连在古代社会,也没有要求儿童读经。古人把启蒙教育和读经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将它们分属于大学和小学两个不同的范畴。从事启蒙教育的学塾为“蒙馆”、老师为“蒙师”;教授儒家经典的学塾为“经馆”、老师为“经师”。古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要过早学习经典。这同样是一个悠远而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如同经典本身一样值得我们珍视。在儿童阶段,有选择性并适量地诵读一些蒙书和唐诗宋词是合适的,以“四书五经”更有价值为名,要求儿童过早读经,显然还需再斟酌。

其二,要正确看待、合理运用诵读的方式。

不可否认,记忆和背诵是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的记诵,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心性的陶养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单纯地死记硬背而全然忽视理解,那就应验了批评者所说的食古不化,只是用古代的经典来占据儿童的大脑,堵塞儿童的想象力,湮没儿童的灵性。我们承认,儿童最擅长的就是记忆,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就喜爱背诵和记忆。生硬地向儿童灌输,即使儿童一时记住了,也是易忘的。更重要的是,记忆和背诵要有适合记诵的材料。有些经典读本,古人尚且认为“颇棘唇吻”,读起来很困难,尤其不适合儿童背诵。但蒙书和唐诗宋词,句子短小,形式整齐,或者是韵语,或者是偶句,和谐顺畅,铿锵动听,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儿童喜闻乐道,容易学,也容易记,能赢得儿童的喜欢,才是合适的诵读材料。

其三,要注意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

古人在从事启蒙教育时,就充分注意到了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到了儿童之于教育“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的规律,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以诱导和启发来代替“督”与“责”。在读经问题上,单纯地依靠强制和约束,要求他们死记硬背或许能收一时之功,但绝对不可能有长期之效。更重要的是,它可能造成儿童对国学经典的畏惧和憎恨,彻底败坏儿童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自动选择远离经典。所以,今天我们从事国学经典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遵从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认知的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尽一切可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使其爱学乐学,从而真正走进教育的过程。(徐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

儿童经典诵读需要家庭的整体氛围

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教育实践,我发现经典诵读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女儿从7岁开始接触中国经典,2年下来,已熟读了《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三万多字的文言文在女儿大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优良品质,使她今年收到了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9所世界名校的录取信。小女儿彤彤从2岁开始,也每天晚上坚持听读经典,3岁半时就能熟练指读《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现在5岁的她已经能够抑扬顿挫地熟练诵读《道德经》和《易经》的很多篇章。看到两个女儿由读经带来的变化,我更加相信了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和文化经典教育的力量。

在儿童经典学习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和家长的陪伴与引导非常重要。我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就是:以兴趣培养为核心,以习惯养成为目标,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以游戏活动为手段。以下几点尤其要做到。

首先,家庭成员对经典教育要有统一的认识。家长最好和孩子共同学习经典,一起诵读或者讨论,营造出自然而浓厚的、与生活相结合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和维持孩子对经典学习的兴趣,并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成就感。

其次,要注意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安排经典诵读的内容、次序和形式。2~4岁的孩子适宜从三字或四字的韵语类经典开始,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韵语类经典合辙押韵,琅琅上口,易于记忆,适合儿童的发音训练和记忆力提升。诵读形式最好是打着各种节奏,像唱出来一样,孩子学起来更有兴趣。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按照《易经》、《道德经》、《大学》、《论语》的次序进行诵读。《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大学》、《论语》是儒学重要经典。诵读以有节奏的指读为主,不但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很多汉字,同时,指读也是很好的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手、眼、脑、口、耳的协调性具有显著效果。

再者,注意合理安排经典诵读的时间与习惯的坚持。经典诵读不在于每天读多长时间,贵在坚持,每天定时定量听录音和诵读。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自然而生。

最后,经典诵读图书的选择也很关键。我的女儿使用的是由北京四海经典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丛书》,字大、有拼音,无注解干扰,孩子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诵读。

《道德经》中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正是儿童经典诵读现状的真实写照。其实我们身边真正在经典诵读中受益的孩子并不多,希望更多家长能够行动起来,亲身学习实践,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能带领孩子真正感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与感染,从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精神。(郝少林,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北京市顺义区新京华实验学校执行校长)

让儿童与经典为友

儿子游游不到5岁时,有一天下午我接他回家,在公交车站等车,他突然问我:“爸爸,这时候应该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吧。”我有点纳闷,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只见他用手指着西边那漫天的红霞,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我满心惊喜,连说:“对对!”晚饭后,他站在阳台向外望,用手指着天空那一轮明月,又问:“那,现在背哪一个呢?”我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他又问:“那中午呢?”显然,这孩子从月亮想到了太阳。

我反问他:“你说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我说:“日高人渴漫思茶,牛衣古柳卖黄瓜。”

“卖黄瓜?有意思。”他笑咪咪地喃喃着。

“那早晨要背哪一个?”我接着问。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还有吗?”

“晨则醒,昏则定。”他脱口而出。

我曾经把他在幼儿园里学的诗、词,还有《弟子规》用毛笔写中楷,贴到墙上,每晚睡前他都要指着读,还得意地自由变换着腔调。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一家三口去颐和园玩,从北宫门进园,直行,上台阶,过苏州桥,到松柏林停下来,坐到石凳上小憩。我指着前面的万寿山说:“你看,这么多树。”话音未落,游游说:“这一站是树绕村庄。”

“那下一站呢?”他妈妈问。

“水满陂塘呗。”“快,下一站,水满陂塘。”

我们沿西侧坡路向南走,一会儿,见到了水——苏州街通往昆明湖的水域。

我们顺着山坡草地继续前行,来到昆明湖西端。起风了,很凉,有些雨意。游游异常兴奋,大声喊:“倚东风,豪兴徜徉。”

不知当年秦少游写《行香子》的时候是何等模样,但此时我却从孩子身上领会到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以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孩子天然就和这个世界融为一体,会利用自己已有的“文化资源”创造属于他的幸福与快乐。儿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他懂得如何利用生命,享受灿烂的晚霞、湛蓝的天空;他掌握了利用生命的艺术,绿树东风、朝露展曦皆为他生命的滋养。

蒙台梭利说:“成年人往往把儿童对环境的爱看成是他们天生的乐趣和活力,而没有把这看成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伴随着创造力的道德美。爱使儿童以一种敏锐、热情的方式观察他所处环境的特征。”这不仅仅是情绪的反应,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要求。智慧是利用知识的艺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以学以致用为最大的快乐。他们喜欢运用,喜欢迁移,喜欢变换熟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诵读经典为孩子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思想原型,精美雅致的思想模式成为孩子精神世界生成的母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人未来的精神世界的格局是由他所亲身体验的内在胜境所决定的。保护好孩子心灵的原生态,使他保持与世界打成一片的冲动,也就是使他不失赤子之心。经典是人与世界本真状态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对某个隐藏至深的东西进行刻意的描画。与经典为友,常与本真状态照面,才能找到生生之道,人生才会有所成就。(王立志,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标签:;  ;  ;  ;  ;  

现代儿童与传统经典_国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