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旺苍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旺苍 628200
摘要: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大框架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熟,在细节方面,补偿技术是电力自动化的重要环节,是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无功补偿技术和智能化无功补偿技术的介绍来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体现智能化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应用效果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设备也从原来的数量少品种简单发展到目前的品类繁多且数量剧增情况,导致用电需求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主要的解决方案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技术中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
一、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
从传统的补偿技术上分析可知,最早期的主要依靠低压补偿技术,随着技术的慢慢发展得到了更新升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由于技术手段落后、信号采集单一,其应用的范围一般是在三相负载中,所以仅仅适合在电动机方面。但是我国的用电市场方向是朝着居民用电的方向在发展,且在补偿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补偿或者补偿不足的情形,所以这种供电方式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二)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以低压补偿为主,若电力系统的开关被切断,其最主要的应用对象交流基础器设备若出现反映不及时情况,就会发生冲击涌流的情况,就会影响电网运行。若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对相应的构件的性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增加了经济成本。
三,无功控制就是对具体功率和电压的控制。在具体的应用中投切方式主要有循环和编码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容易忽略电压的平衡程度,从而产生各种问题。
四,补偿形式上看传统的无功补偿存在明显的不足。
二、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电力综合自动化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它可以把用户、变电站和发电厂等通过网络集中起来,从而实现控制检测电力的生产到使用整个过程。电力系统供电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技术技术通过改变电压控制电流,并进行相应的接通和断开操作。而电力自动化要实现的是管理的智能化,监测智能化,需要能够在无人情况下,电网各个动作依然能够自动可靠运行,这样既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又能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带来经济损失。由此可见,自动化,智能化化网络的建立,是实现电力自动化的终极目标。
三、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的分析
图1 为电力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
图1 电力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
(一)补偿方式分析
1,动态补偿与固定补偿结合
随着经济发展,用电量急剧攀升,负载的类型也变得愈发复杂,电网对无功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以前单纯的固定补偿无法满足新的要求。为此,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能更好的与固定补偿相配合,适应负载的变化。
2,分相补偿与三相共补结合
新型家用电器的涌现,由于一般家用电器使用的两相供电模式,比如冰箱、空调等大功率家电使用的是三相供电模式,这样的供电现状容易导致三相供电不平衡。因此,可以根据负载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经济性的共分结合的方式在新形式下受到更广泛的应用。
3,稳态补偿和快速跟踪补偿结合
稳态补偿和快速跟踪补偿已经变成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这种方式能有效的适应于用电量大、负载变化快、工艺复杂的情况下,它在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损耗、节约能源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比如在炼钢、冶金等大型的用电企业当中,由于以上的大型企业用电量大,负载的变化速度快,通过快速无功补偿的方式,可以降低电能的浪费,并且,还可以提升工作量,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二)使用先进的投切开关。目前,使用的投切开关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智能复合式的投切开关。
智能复合式开关是并联固态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最新的低压无功补偿投切开关,使复合开关在接通和断开的瞬间具有可控硅过零投切的优点,高效利用这两种开关的优点,降低了电能的损失,加速了投切速度。
2,智能真空开关
通常情况下智能真空开关应用在永磁结构和低压真空的环境中,一般电容为零时,可以进行投切,这样的开关主要的特点是开关的安全系数高,并且能够节约时间,是目前大力推广的投切开关设备。
3,固态继电器(SSR),是由微电子电路,电力电子功率器件,分立电子器件等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固态继电器的最大特点是动态响应快,虽然在投切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功能消耗和谐波污染,但是由于它具有对电网无涌流且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使得它目前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三)自动化的无功控制方案。
采用电力自动化的无功控制策略,通常情况下是将无功功率作为控制的变量,参考量通常是选用用户的使用功率,通过获得三相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进而对电力系统的无功情形进行各方面的检查,同时选择三角连接式的投切方式。从电容的投切控制方面而言,运行中药实现电容补偿,通常需要结合智能控制理论。
(四)设置配电监测装置。配电监测装置是电力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自动化运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配电监测功能是将电器测量和配电变压器通信两者进行结合,这种方法是监测配电网中是否存在线损的最主要手段。配电监测装置能够向电网的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从而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五)合理的通信方式。先进的监控终端能够确保设备连续不断的使用,一般采用的终端接口方式是 RS485。要想将电力自动化的系统进行紧密连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通信方式,即 FTU 通信和直接通信。前者需要连接电力自动化的系统接口,实现各个主站的连接。后者主要是借助 FTU 模式,实现一点多点采集,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主站。
四、 提高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效果措施
(一)完善电力网络的管理制度,并强化用户侧管理。要想保证无功补偿技术在电网当中应用,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强化用户的侧管理。所以,在电力自动化管理中应用补偿技术时,为了让用户了解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提升用户的节约用电的意识,从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保持节约用电的好习惯。(二)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电力部门应该定期或是不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例如,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工人对于电力补偿技术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当引入新的实数手段或者是新的设备时,再对电力工人进行培养,从而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三)结合实际状况,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的系统当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安装一些适宜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在进行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电容器可以正常运行,避免其产生的谐波对无功补偿技术产生不良影响,提高无功补偿技术水平和补偿质量。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向着多样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使得对电网无功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在电力系统中使用自动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与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相比,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例如,使用寿命长、通信方式先进、可靠性高、投切开关迅速、具备配电监测功能等。
参考文献
[1]吕守向.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风. 2014(02)
[2]金永旺.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2(14)
[3]张保华.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风. 2017(15)
[4]孔明.关于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2012(10).
[5]陈睿.浅议电力自动化智能无功补偿技术[J].硅谷,2015(21).
[6] 刘涛. 电力补偿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 [J].China's Foreign Trade,2013(16).
论文作者:魏敬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方式论文; 电网论文; 装置论文; 负载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