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度消费、消费不足及和谐消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消费领域并存着过度消费和消费不足两个极端的消费现象。两种极端的消费行为其本质还是经济、社会甚至文化不和谐的外在表现,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谐消费的研究也刚刚开始成为研究的新话题,笔者尝试把两个比较极端的消费现象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旨在于探讨达到和谐消费的途径。
一、过度消费的负面影响及其成因分析
1.过度消费的含义
过度消费行为一是指超越合理需求的消费,与满足人们基本的需求无关而与彰显欲望有关的消费行为;二是指生态意义上的不顾环境承受能力的浪费性的消费行为。过度消费既发生在高收入群体里,也由于攀比心理作祟在很多中低收入群体中不同范围内和不同程度上存在。
2.过度消费的表现
过度消费的表现可归纳为五种类型:一是享受型。指基于欲望的贪求无止境的享受和消遣,大量占有和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甚至不顾收入状况超前消费。如时尚风把人们卷入了一个消费的无底洞,人们在强大的媒体宣传和时尚话语的裹挟中,丧失了消费理智。二是攀比型。指追求虚荣,热衷于攀比,以占有物质产品的价值来标榜个人的身价。包含了一些面子消费、人情消费。此类消费从农村到城市各个年龄段普遍存在。例如北京市1997年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攀比消费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达到了30%。三是浪费型。随意抛弃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毫无必要的加快用品的更新换代频率,特别是越来越多地使用一次性产品。如过度的饮食造成了多种富贵病并造成了巨大的餐桌浪费;城市规划的短期性眼光人为地加剧了建筑物的生命周期缩短,不到十年的房子就拆毁重建,加剧了浪费。四是愚昧型。消费陋习犹存,例如农民不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而是用来修坟造墓,大搞风水,大吃大喝,盲目攀比。平日过度节俭,节日过度消费,既无助于优化消费结构,又使不健康的消费回潮。例如,闽南有一个村,年均死亡30人,就要修30座墓,每个墓地平均用地面积保守估计为150平方米, 那么这个村每年就要损失4500平方米的植被,原来郁郁葱葱的山林被一个连一个的豪华墓地所取代。五是奢侈型。体现出消费族群年轻化的特征。在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增加一直令人惊叹,如2002年,在欧洲也无人问津的旗舰版宾利汽车,在上海2周内被买走。那一年,宾利在中国创造了三项记录:总销售量亚太地区第一、销售增幅全球第一、宾利728的销售量全球第一。 普华永道的分析师指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和国外相比有显著不同,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以上举例说明,我国过度消费的人口分布广泛,从农村到城市,从低龄到高龄,小到个人大到政府,无论低收入还是高收入人群,过度消费倾向普遍存在。
3.过度消费的负面作用
(1)加重环境负担。尽管从凯恩斯经济学的角度看,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然而,由过度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根本不顾自然承载力,甚至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与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英国的环境经济学教授D.皮尔斯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立论在于世界在需要提高满足消费的生产能力的同时减少资源利用,减少资源利用就是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和有害材料的生产。他用的“资源”指的是“环境、能源和环境的消纳能力”。他认为“越来越明显的是,真正濒临灭绝的资源不是原材料和能源,而是我们环境的承受能力。”臭氧层耗损、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土壤沙漠化、灾害增加等现象就是显著的例证,而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则大大增加了发展的压力和环境的负担。“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与此同时,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势必反作用于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可持续了。根据中科院国情研究分析小组发布的各国自然资源综合排序结果,我国在144个国家中资源总量位列第八,但综合资源负担系数(一国自然资源所负担的人口数量与世界平均值之比)为3,我国资源负担的人口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我国人口正在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在递增。到2030年约为16亿。每一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同时又是一个小小的污染源。13亿多人口通过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巨大需求构成了环境的沉重压力。“可持续问题”在中国实际上已不是后代人如何需求,而是当代人面临的严峻问题了。所以严格的消费政策一定要制定出来。
(2)毒害社会风气。 产品过剩社会人们消费的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商品的符号价值就成为标榜自己的消费尺度。通过消费只是满足了消费虚荣,这种建立在人们心理追求之上的时尚消费就成为了没有限度的消费。加重了环境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虚荣消费的结果必然会带来奢侈、挥霍及攀比的消费行为。攀比消费尤其对于青少年这个可塑性极强的群体负面影响极大。过度消费行为可能还会激化我国人均GDP在1000多美元的发展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摩擦,带来一系列心理的、治安的社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4.过度消费的成因及评价
造成过度消费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消费者的主观愿望总有一种超前消费的冲动,没有拥有的时候最想拥有,欲望总是大于需求,而不加控制的欲望是可怕的,它会使人陷于没完没了的欲购情结中,欲罢不能。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过程中,过去被压抑的购买力会因参照对比发达社会的高消费模式而释放出来,容易导致良莠不分。第三,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集团消费,都有不可逆性,就高不就低,这往往是导致消费早熟的客观原因。第四,消费观念对于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过度消费观念是与收入水平无关的以消费价值来标榜自身价值的不健康的消费主义思想倾向,在青少年以及低收入人群中危害较大。
二、消费不足的成因及其负面影响
1.消费不足的含义
消费不足一方面是指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导致的供给不足,人所应有的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智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人们对消费的过分抑制,过分储蓄而引起的市场疲软、生产呆滞,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14]。我国从90年代后期已经进入了商品过剩的买方市场时代,所以前者所说的供给不足的情况已经过去,后者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认为导致后者的原因主要是过度节俭。过度节俭包含主动节俭和被动节俭的消费行为,主动节俭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传统的保守的消费观念导致的习惯性消费行为;被动节俭的消费行为则指人们应该达到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的非自愿性消费行为或者说被压抑的消费行为,一般情况下与较低收入相关。
在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节俭并没有过时,它依然是人们所应具备的理性的消费态度与品质,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社会公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节俭观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文明不发达、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条件下的精神凝结,或者可以说是人们迫不得已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或多或少带有禁欲的成分,使人容易形成安于平庸、“知足而常乐”、墨守成规的需求心理,在经济上缺乏进取性、创新性,不能为扩大再生产提供精神动力。
2.消费不足的表现
我国经济从90年代下半期结束短缺走向剩余,但是发展了十几年,国内市场仍然是连续疲软,总体消费不足。尽管消费对于经济的贡献率大于投资和出口的贡献率,但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
按照国民经济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三者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构成投资率、 消费率和净出口贡献率。总体上看,世界各国消费率的增长与GDP同步或略高于GDP的增长,平均消费率稳中趋升。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率通常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然后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国际消费率比较,我国的消费率显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明显偏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标准结构。低消费率体现为:
(1)与国际平均消费率高位稳定并趋于微升的趋势相比,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我国消费率仅在1978—1981年有一定幅度上升,即从62.1%上升到67.5%,居民消费率从48.8%升至53.1%;此后长期趋于下降,1997年最终消费率降至58.2%,居民消费率降至46.5%;2003、2004年最终消费率又进一步降至55.4%和53.6%,居民消费率则降至43.3%和41.9%。与此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却从2000年的77.2%上升到2003年的79%。
(2)世界银行关于各大洲26个代表性国家的资料显示,1985—2003 年间我国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英国从1985年的80.71 %提高到2003年的86.63%。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都稳居高位并略有提升,2002年消费率分别达78.47%和78.17%。非洲的埃及和南非也是稳中趋升,2003年消费率分别达到84.77%和81.43%的高位。拉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四国的平均消费率也分别在70%—80%之间,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率大约要低10—20个百分点。
(3)我国消费率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位列较低。2003 年世界银行资料显示,我国内地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为53.05%,比日本的74.43%低21个百分点(日本人的勤俭是世界上有名的,但是日本人的人均GDP是中国的30倍, 而且它的国民消费率比我国高,所以日本的国民绝对消费水平相当高)。比韩国、香港地区和泰国分别低15个百分点左右,比马来西亚低4.6个百分点,比新加坡低0.26个百分点。
(4)与印度相比消费率也有较大差距。印度同是人口大国, 其消费率绝大多数年份一直稳定在77%—78%之间的较高水平,最低为1995年的74.67%,最高为1998年80.31%。而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不超过60%,比印度低近20个百分点左右。[7]
因此,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逐步提高消费率,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3.消费不足的负面影响
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消费不足同过度消费一样,具有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首先,它抑制了消费需求,发挥不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生产的发展却没有足够的消费力来支撑,生产商通过扩大再生产而增殖的利润难以兑现或低值实现,最终也造成了生产的不可持续性;其次,不利于人的现代化。劳动者不能获得符合参与劳动创造的价值,造成了资本与劳动者的不和谐。而且,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没有一定水平的消费需求的满足,就谈不上人的发展;再次,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更为重要的是,两种偏向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并存,尤其是其消费水平的差距过分悬殊,往往是促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诱因。
4.消费不足的原因分析
极低的消费率说明在我国的单位劳动成果中,用于消费部分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我国的人均GDP仍然很低,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有限, 低收入者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他们在消费上一直无法有大作为;二是受制度改革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就业难度加大,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居民消费预期持续下降,人民的消费意愿弱化,导致低收入人群消费呈不稳定状态;三是保守的消费观念影响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过剩经济时代,消费观念上的过度节俭,在很大程度上收敛或者平抑了“扩大内需”方针的政策效应,从而对以消费刺激生产进而创造供给,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传统节俭观看成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根源之一。
三、对两种消费的评判及和谐消费观的提出
消费不足对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过度消费,却在拉动GDP 增长的名义下,一切变得名正言顺,导致了为消费而消费的异化现象;而盛行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体验主义等则是偏重于消费的物质性,文化消费的比重偏少,人们崇尚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以至于消费超前于经济发展成为时尚;新兴阶层的崛起使消费的社会示范性增强,其过度的炫耀带来了人们消费心理的不平衡感;但是低收入人群长期消费结构单一,文化消费贫乏。消费中的公正问题、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并发起来,深深困扰着现代人。
基于以上部分的分析,笔者认为,和谐的消费应该是合健康、合生态、合收入、合公平、合文化、合人性的消费。合健康:刘福森先生在他的《消费的合理性》一文中认为:“消费不足是满足需要上的欠缺,需要是表明人体对某些使用价值的匮乏状态”。节俭型消费有着被压抑的或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自然对身心健康不利。消费过度是对需要的破坏性的背离,当匮乏解除之后,再消费就是有害的,同样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和谐的消费首先就是身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既不过也非不及。合生态:所谓合生态是因为环境承受力和资源的稀缺性对人类行为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使我们在消费时不能再肆无忌惮。2006年的两会已经把环保指标列入了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标准,看出了中央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合收入:和谐的消费应是在一定收入水平上的量入为出的消费、科学合理分配资金的消费。消费需要人的金钱、财力与信用的投入,没有足够的金钱,人就不可能称心如意地生活。所以,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得以提高,才谈得上生活质量的提高。合公平:公平的消费意味着消费者之间的差距维持在社会许可的范围内,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安定。为此,政府就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矫正这种不公正,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以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与自由权,实现共同富裕。合文化: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提倡以全新的、开放的、发展的理念引领消费的新思维和新观念,改进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丰满度,使消费符合时代精神发展需要。要提高文化消费的比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合人性: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消费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自然要求消费结构升级,要求丰富的精神文化消费。所以,和谐的消费应该是从重实物消费逐渐过渡到实物和文化并重的轨道上来。日常生活中不应只以豪华高档作为美的标准,而应将知识的含量作为重要的指针。知识含量高的商品将成为更畅销的商品,消费知识含量高的商品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四、两种偏向消费行为的调控机制
1.对过度消费中高收入人群的调控
众所周知,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对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具有示范作用,可以说,他们是开各种高消费风气之先的人,应该作为重点调控对象来对待。政府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员,对于消费具有导向作用。政府可以以增税或者减税手段或者投融资这些“看得见的手”的灵活运用,使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1)对高消费有倾向性地征税。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国家把生态税引入税收制度,环境税收的收入用于环境保护。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或提高消费税率,或通过开征利息税、遗产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手段,建立起完善的收入分配合理调节体系。提高消费成本、降低消费效用,削弱过度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支付能力,限制某些商品的消费和某些消费行为的发生。
(2)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畅通慈善渠道。鼓励先富裕起来的人们热心公益及慈善事业,通过税收等杠杆来进行调控,以法律手段固定下来,保护捐赠公益事业人的积极性。鼓励扶贫、教育、环保、社区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使社会、企业、个人普遍受益,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2.对消费不足的低收入人群的调控
对低收入人群的调控主要是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矫正社会不公正,优化消费的制度环境。
在2006年两会上,如何在“十一五”期间有效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农村,关键是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诱发农民的消费需求,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消费力才能较多地释放出来。而针对“不愿、不敢花钱”的城市中低收入者,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应加大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并逐步完善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影响居民消费“非收入性”限制因素上做文章一适当降低教育、医疗等公益部门的消费价格,采取措施控制其对消费者的超额支出,对价格虚高、给老百姓基本生活成本带来巨大压力的消费也应进行控制。政府也可以通过减少和降低消费税费,甚至提供补贴、优惠,降低消费成本,提高消费效用,鼓励扶持某些商品的消费和某些消费行为的发生。此外,政府还可以行政命令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禁止或强制推行某种商品的消费。
3.对过度节俭消费观念的调控
(1)过于节俭的传统保守的消费意识在很多人中根深蒂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调控的重点在于使他们在收入增加后舍得花钱去购买那些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通过多种生动形象的宣传让他们懂得过度的克制不利于他们体力、智力及精神生活的提升。
(2)鼓励人口流动。在发达地区工作、学习、 旅游和从媒体等方面获取的有关消费信息,会极大地刺激不发达地区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促进消费。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促进中西部与沿海地区的商贸交流,加快西部地区市场化建设进程等。加强农村市场经济建设,只有让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农民才会逐渐地抛弃狭隘、落后的意识,思想才会逐渐变得开放、眼界才会逐渐变得宽阔,才会乐于接受新事物,树立起新的消费观念。养成新的消费习惯。
4.对于城市的中高收入阶层来说,迫切需要培育消费新热点
在经济运行中,当现有消费热点的积极作用发挥殆尽,某种特定的消费需求已被充分满足,而新的消费热点没有形成时,由于失去消费热点的刺激,市场需求总量不能扩大,消费需求结构不能更新和升级,生产成果不能转化为社会效用,经济运行就会面临停滞甚至下滑态势,市场失灵的缺陷凸现。当出现这种情形时,国家可以通过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及舆论的引导,并以价格政策和金融政策等调控措施相配合,培育和刺激新的消费热点,适时实现消费热点的转换和更新,以避免消费热点的空档而导致经济停滞,从而刺激和带动经济的复苏。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他所著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指出,经济成长步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必然趋势。生活质量要求人们消费结构的合理性,文化修养的普及性,精神生活的文明性等。并通过不同的渠道或层次反映到经济的增长方式上来,并不断完善人们的经济价值观、发展观,从而实现经济持续性的发展与生活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比如发展休闲、旅游、游戏、体育、娱乐等。引领企业开发精神愉悦性产品,开发消费新领域。完全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值点。使人们从对商品占有的满足感中走出来,转而追求有内在深度的精神满足、情感陶冶、关系和谐与环境优化的情调氛围,从而把这种内在的满足转化为奔小康的动力源泉。
5.进行消费者教育,切实提高“消费商”
之所以存在着两极化的消费现象,足以说明市场上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消费者,盲目消费有余而理性消费不足,也就是说“消费商”不高。所以可以广泛开展全民消费教育。首先就是增加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知识,使他们认清个人需求。其次要进行消费观念教育,引导人们转变过于保守和俭省的传统消费观念,调试过于超前和浪费的奢侈型消费观念和属于迷信、陋习、盲从、自伤、违法性质的愚昧型消费观念。从消费技能看,部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技能偏低,直接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内容和实现程度。其中对于青少年的消费教育应纳入国家的正规教育体系,使他们从小就掌握必要的消费知识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起学校消费教育、业余消费教育、职业消费教育相互配合和协同的完善的消费教育体系。教育的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类物质文化。包括与人们消费直接相联系的一切实物,如住宅及其设施、衣着、食品、各种生活用品、交通通讯工具等。此外,还有供人们旅游观赏的建筑物及物质化的精神产品。第二类智能文化。包括与消费直接相联系的科学技术、知识等。例如,营养科学、烹饪技术、缝纫技术、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交通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消费知识。第三类规范文化。包括与消费直接相联系的社会组织(如家庭等)、法规、理论、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第四类精神文化。包括与消费直接相联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在这四类文化中,精神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是消费文化结构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对消费起导向作用;物质文化是消费文化的物质载体或物质承担者;智能文化是消费文化的知识和技术支持;规范文化是消费文化的中介,对消费起组织规范调节作用。
6.净化消费环境
良莠不齐的消费环境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水平,并且成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要规范生产者,因为生产企业对环境的破坏是最为严重。要对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加大打击力度,真正下决心整治。对于毒害青少年心灵的文化、娱乐产品直接就不能让其进入流通渠道。进入流通渠道的要及时进行罚没。要加大对各种舆论传媒的监督力度,使其宣传导向始终不偏离健康的轨道,使他们确实负起弘扬时代正气的责任。要规范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鼓励高雅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限制那些低级庸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结束语
我们不能笼统地提倡启动内需,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而要看到两极化消费行为的同时存在,必须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调控手段,逐步缩小消费差距,使消费逐渐趋于和谐。在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消费观念还远未成熟,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倡导和谐消费目的就是要保持环境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把人(消费者)放在首要地位,以人(消费者)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素质、促使消费者全面发展作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