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民族中医医院 湖南桑植 4271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使用胃镜检查,取患者局部活体样品快速进行冰冻病理检查,而后对良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利用腹腔镜行修补手术。同时,记录患者穿孔大小和位置、修补手术时间、手术时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等。结果:6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8±5.3)min,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少,平均量仅为(7±2.5),且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为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5±2.2)d。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真确的准确率较高、定位精准、患者身体损伤面小、治疗效果好、出血量少以及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可见,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胃镜;上消化道穿孔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已经逐渐接受腹腔镜手术方式,且腹腔镜技术对外科治疗带来深远的影响。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等急性腹部病症已经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其结果证明利用腹腔镜技术辅助腹部病症手术具有很多优点,且这些优点传统手术方法并不具有;对于患者而言,安全性更高,减少需要开刀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以及心理压力,并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1]。本文将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共计6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22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5)岁。上消化道出现穿孔之前,有溃疡病史患者为25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为35例,消化道无症状者5例;少量饮食、饮酒穿孔患者有9例,夜间空腹导致穿孔患者有40例,饱餐后穿孔患者有11例;患者穿孔时间在2小时到36小时之间,平均(8±1.2)小时,60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出现腹膜炎病症以及突发上腹部疼痛。经过手术前检查,排除患者腹腔镜手术禁忌,积极纠正患者的休克以及体内酸碱平衡混乱现象,并给予补液后,联合胃镜对拟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以及腹腔镜修补术。
1.2方法
患者需要在气管插管且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首先,利用胃镜经过口腔食管进行检查,确定上消化道穿孔位置,在局部取出活检,并立即进行冰冻病理学检查。若是患者病理检查为恶性,则需要对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进行胃癌根治手术;对于身体情况较差,且腹腔被严重污染的患者,需要先进行穿孔修补手术,患者全身情况有所改善后,方可进行胃癌根治手术。若是病理检查为良性,则在腹腔镜下进行修补手术。利用穿刺在脐下建立气腹,将其作为观察孔,手术操作孔的位置在锁骨中线肋的边缘下方2厘米处,查看腹腔内情况,找到穿孔位置,将穿孔位置周围的食物残渣以及腹腔积液处理干净;同时,将胃和十二指肠排空,而后进行全层间断性缝合,并使用大网膜覆盖部分位置[2]。若是患者溃疡周围的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或是穿孔直径超过5毫米,缝合仅能进行适当的拉拢,不能过紧缝合,避免出现撕裂;选择大网膜进行覆盖,其大小应在无张力情况下可以覆盖溃疡口,而后将ZT胶水滴在缝合处,并快速使用大网膜覆盖修补之处,缝合线结扎。最后,腹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直至清洗液呈现投透明状。引流管需要放置在腹腔内,并在手术后的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内拔除。手术后,需要持续控制胃肠压力、禁食、抗炎、制酸,并在肠外提供营养支持。患者出院后需要根据病情,在1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继续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在三个月之后回医院进行胃镜复查。
1.3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观察指标为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临床研究6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经病例检查全部为良性,患者出院后按照医患有人员嘱托控制饮食等生活习惯,三个月后复查效果良好,患者恢复健康,可以正常饮食。
3讨论
上消化道溃疡与患者的酗酒、饮食、精神压力记忆幽门螺旋杆菌等有关,药物治疗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患者病情容易反复,而穿孔是溃疡的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上消化道穿孔有效的治疗方式为修补术。若是采用传统的开腹修补术效果可得到有效保证,但床上面大,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恢复期较长,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需要承担的手术风险较大;若是单纯的依靠腹腔镜进行手术,影响穿孔位置定位的准确性[3]。而联合腹腔镜和胃镜可以避免上述风险,并准确定位穿孔位置,提高手术成功率。
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快速且准确定位穿孔位置。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约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穿孔位置比较明显,容易确定;其余百分之二十的患者穿孔位置比较隐蔽,通常位于胃后壁等位置,或是类似于针尖的穿孔,很难寻找,而利用胃镜下注气的方法,很容易找到并确定穿孔位置。其二,并与在患者体内安置胃镜。患者处于仰卧姿势,虽然有气管插管的阻碍,但又经验的内镜医生可以妥善安置胃镜,即便安置失败,通过改变患者仰卧姿势,同样可以成功安置胃镜。其三,便于对穿孔组织进行活检[4]。传统开腹手术或是单一的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仅能满足穿孔修复的手术要求,无法准确获取穿孔组织进行活检。而腹腔镜联合胃镜可以准确获取穿孔位置组织,顺利进行活检。其四,有利于确定患者穿孔修补效果。患者穿孔直径较大,且受到穿孔组织水肿等因素的影响,缝合处很难结扎,修补术的效果可能不理想。此时,通过胃镜下注气,可明确检查出修补术的治疗效果。
本次临床研究表明,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胃镜进行修补手术,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较少,为(7±2.5)ml,其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平均住院时间为(5±2.2)d,不仅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经济利益;同时;复查后恢复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腔镜联合胃镜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减少手术时间,且有利于老年人进行穿孔手术,打破传统手术中年龄限制,治疗效果可靠,临床医学上可以积极使用此方法进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参考文献:
[1]王翔.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9):98-99.
[2]刘振芳,刘宏斌,孙珊珊,马静,杨焕东,王敬文.两镜联合技术在上消化道穿孔手术中的应用32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0):817-818.
[3]吴锡川,王康,庞明辉,范丽萍,王文,徐新川,陈庆,刘发英,池俊萌.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6,37(09):1000-1001.
[4]祁怀玉.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疗效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7):262-263.
论文作者:万金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7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胃镜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位置论文; 修补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