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生态链的重构_股票论文

证券市场生态链的重构_股票论文

重构股市生态链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链条论文,重构论文,股市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打今年4月份以来,深沪股市在包括宏观面与市场面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一路狂泄不止,一连跌破了自去年11月回升以来的几个重要支撑位,期间虽然也有间或反弹,但大都只是昙花一现。面对大市的节节走低,一些就市论市的预测尤其显得苍白无力。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在影响着当前市场的中长期走势,这些影响因素的发生机制和运行趋势在当前有没有变化?为此,记者采访了长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韩延河、南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周龙华和世纪证券研究所所长马金良,他们的观点也许更有助于投资者对市场中长期趋势的把握。

两个关键因素不明朗

就本次宏观调控本身发展态势来看,韩延河认为短期内出台更加趋紧的措施的可能性不大。他的分析基于对CPI指数总体回落。他认为,前期导致CPI指数上涨的核心力量是粮食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一般性领域价格上涨并不明显,甚至有紧缩倾向。由于今年夏粮丰收几成定局,粮食价格已经表现出回落态势,通过前期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原材料价格也出现大幅回落。种种迹象表明,CPI指数在5、6月份的高点并没有突破管理层预期的界限。另一方面,即便美国加息,由于其基准利率水平较低,也不会为我国的政策选择带来太大的压力。

就市场本身来说,一旦上涨或下跌的趋势形成,那么除非确有证据表明趋势已经发生逆转,否则,最妥当的预言就是当前趋势将继续下去。到底什么能充当改变当前市场趋势的关键因素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就是宏观调控的成效如何,以及在宏观调控影响下占股市权重较大的那些周期性行业的业绩会受到多大影响,”周龙华这样分析,“日前公布的5月份宏观调控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从前期的40%多下降到5月份的18%,同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监测报告,5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总体回落。多方面信号表明,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初显成效’,于是就有很多市场人士认为,这将为大盘向好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但我认为当前宏观调控的成效应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宏观调控当前取得的成效能否就可以被认为是朝着‘软着陆’的趋势发展,这是问题的关键;其次,这种成效背后预示着一些周期性行业的业绩将出现滑坡,这是必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固定资产投资低增长的情况下,像钢铁、石化等周期性行业的业绩很难维持原有的增长水平,甚至出现整体效益下滑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一影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体现出来,而这又将使市场面临价值重新定位的问题。”周龙华认为,以上两个因素的不明朗是导致当前市场向下趋势难改的深层次原因。

主力资金仍在观望

在连续下跌之后,判断主力资金动向无疑对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所帮助。韩延河从两方面分析了时下主力资金的投资策略:“我们习惯把市场主力资金分为‘阳光资金’(主要指基金)和券商、私募资金三类,出于操作投资风格趋同的考虑,我把后两者归为一类。对于基金来说,投资的主要依据是宏观经济指标及行业景气度,只有对这些投资环境有了清楚的判断,基金才会大规模入市。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的情况是,基金对当前大环境普遍吃不准,因此,尽管股指不断下跌,基金的入市意愿并不强烈,相反,根据某券商的测算,基金在大盘下跌途中普遍减仓,持仓平均水平已从前期80%的减至上周的60%左右;另一方面,以券商和私募资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也是以观望为主。它们的共同点是追逐市场题材,由于它们前期介入的题材股在本轮下跌行情中大多成了领跌品种,多数损失惨重。另外在宏观政策紧缩的背景下,它们也普遍认为做多的环境还不成熟。”

而周龙华则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市场永远都不是资金的问题,市场资金的本性是追逐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定时首先要对可能的盈利水平和风险进行评估,反观当前市场环境,除了宏观调控本身的影响外,一些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周期性行业中,这就为市场整体业绩水平增加了不确定性,总体上他对后市持谨慎态度。

短期反弹难成气候

面对下跌中的短线反弹行情,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是追进还是逢高减磅呢?韩延河认为,纵观此轮下跌行情中的几次短暂的反弹,第一波发动的是钢铁股、第二波是汽车股,接下来是地产股,直到本周二启动银行、证券和信托等金融板块,周三再度发动钢铁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短线反弹的板块都是去年普涨、短期超跌品种,时下的反弹多是短线资金在里面兴风作浪的结果,很难持久。马金良认为,尽管市场经过大幅度的下跌,部分品种的投资价值逐步显现,但是资金推动型的市场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眼下市场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有些扭曲,出现了过度反应,因此市场观望气氛能否改变,取决于接下来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一系列有利的调控指标的逐步公布,进而形成有利的大背景。

新理念尚在形成中

经过本轮大幅下跌行情的涤荡,带给投资者的不仅仅是账面上的缩水,更体现在投资理念上的迷茫,投资者在去年初步形成的价值投资理念经过了本轮蓝筹股大跌后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主力机构又会遵循怎样的新理念?马金良认为,下半年将是新理念逐步形成的过程,市场种种迹象表明,新环境下的核心理念绝对不会是原有单纯理念的翻版,机构的投资决策将更多地建立在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和产业周期的考察上。从长远来看,马金良透露他们的策略是“抛弃蓝筹,注重成长”,具体来讲,他们中长期比较看好消费升级概念股,他解释说,消费升级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他们前期比较看好的航空、汽车和乳业都属于这一范畴。

市场等待两方面契机

在谈到后市机会时,韩延河指出,市场的启动期待一个新的“投资点”的出现,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新股定位越来越趋于合理,次新股在经历了本轮调整后也接近其价值区间,这一板块在后市如果能够启动,很有可能成为带领大盘走出颓势的契机之一。事实上,回顾最近几年来,每次沪指400点以上的行情,都是以市场出现的合理定价的新股或者快速跌到合理价位的绩优股的率先启动为契机的。2002年率先发动的是中兴通讯、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等大盘蓝筹次新股,到了2003年,市场反弹的原动力则来自次新股南方航空和长江电力的合理定价。现在的契机在哪?韩延河分析,一是市场逐渐聚集了一批定位合理、业绩较好的主板新股和次新股群落;二是中小企业板块的定位是否合理,如果6月末中小企业板块首批上市个股定价合理,则大盘依此为契机展开象样的反弹行情的机会较大。周龙华则认为,当前市场政策影响是短暂的也是次要的,他举例说,当年B股市场对内开放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也仅仅是一阵风就过去了,现在还不是从哪来又回哪去了,他认为把握企业变化趋势才是问题的关键。

标签:;  ;  ;  ;  ;  

证券市场生态链的重构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