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新时期,各行各业都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在如此利好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极为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建筑项目数量、规模的提升,建筑质量安全性能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项目开展的依据,它对建筑项目的质量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开有关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U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要求有关设计单位能够注重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保证建筑的安全性。然而,在实际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由于设计人员能力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这就给建筑结构埋下了一定的隐患。为此,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问题就需要加以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可以考虑进一步规范设计标准,提高设计人员素质能力,或者加强先进技术的融入,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取得较好的建筑结构设计效果。
1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1.1建筑布置的合理度不足
建筑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布置合理的建筑结构,能够对外力形成一个综合的承载,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抗震性会随之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当前我国较多建筑项目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没有把结构布置的合理度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造成建筑项目的外部承载力不足,在造受外力侵蚀时,极易出现结构的变形破损、断裂坍塌,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一些高层建筑中,建筑结构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高层建筑的底层结构等就较为薄弱,如果底层结构的设计不合理,那么在遭受外力作用时,极易对承重墙造成影响,导致承重墙出现斜裂缝,严重时还会诱发预制楼板的断裂。
1.2抗震性能较低
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深受各方面的重视,为了取得令人满意的建筑结构设计效果,就需要进行合理化的设计。而在建筑结构设计时,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是必然的要求。但是,一些设计人员认识程度不高,根本就难以融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并不能很好的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这就使得部分地区建筑结构性能不佳,尤其抗震性能难以达到实际要求,很同意在地质灾害发生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同时也会给国家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而这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抗震结构设计安全性不佳造成的。由于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水平较低,或者一些建筑设计人员缺乏抗震结构设计意识,很容易忽略抗震设计,致使建筑结构缺乏一定的抗震性,难以满足实际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一旦灾害发生,尤其在地质特殊的地带,就容易埋面临威胁。
1.3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
除了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缺乏明确的标准以及部分施工环节不符合建筑安全性的要求之外,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由于部分监管人员对建筑材料质量、施工过程以及结构设计的相关标准等环节监管不到位,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风险增加,不利于建筑结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能的提升。
2建筑工程设计中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方法
2.1优化建筑构造确保建筑结构计算的准确性
在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中会涉及到相应的结构计算,计算结构的精准性会对建筑构造起到优化、改善的积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选取相适应的建筑结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度,给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建筑结构的计算中,对于刚强度均衡的多层建筑,可以采用底部剪刀法,来进行抗震数据的计算;而对于底层框架结构建筑,一般会使用双保险计算法,它可以将建筑结构的变形数据考虑在内,从而准确的确定底层框架结构的刚强度,让底层框架结构中梁、板、柱等的施工能够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2.2依照国家标准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创新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家也制订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施工制度来对其予以有效的引导和积极的指引。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法律规范的学习,严格按照制度、标准的要求展开设计作业,提高设计的质量,为后续建筑项目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现代化的辅助设计软件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度,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方式进行有效创新。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进一步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干一行爱一行,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潜存的问题进行有效发觉,避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扩散,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给人们提供十分安全的建筑保障。
2.3加强建筑结构抗震安全性优化设计
第一,建筑物高、宽设计。建筑物在发生灾害时,其最终的受损程度与建筑结构的高、宽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建筑结构因地震波动而容易导致其自身歪斜度发生变化,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宽度需进行综合考量。一般而言,建筑物越宽,其受损害就越严重,容易出现开裂问题。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各种地质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损害度,提高建筑结构的抵抗能力,在设计时应当注意建筑结构的高度与宽度合理设计与准确计算。第二,建筑架构设计。从实践来看,建筑物平面设计繁杂,其质量以及韧度不均匀而且分布相对比较凌乱时,如果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物就会出现扭曲,此时建筑结构就会受损严重,所以规则均匀性时建筑结构安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如果建筑平面比较规则,而且其整体质量以及韧度也比较均匀,则地震发生时就会损伤相对较小。然而,建筑物利用参差立面结构,灾害发生时容易因高度略高而出现鞭梢问题。第三,防震缝设计。防震缝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防震缝优化设计时应当注意将建筑物分成相互独立的规则模块。同时,在防震缝两侧应当确保其长度与宽度的充分性,确保上层结构与防震缝之间能够完全地隔离开来。基于建筑外形,在防震缝两侧设计墙体。虽然目前国内对于建筑防震缝的设计宽度有有明确规定,但是因地震发生时地壳碰撞,防震缝宽度可能无法保证实际需要,所以防震缝设计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
2.4加强建筑结构稳定性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其结构安全稳定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基于先进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结构稳定性分析,积极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对地震、风雨等自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方案,从而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二是,综合考虑优化技术及其应用优势,从建筑结构的基本特性、服役年限以及整体布局等多个方面着手,获得最具参考价值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和信息,以此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对成本、质量以及进度和安全可靠性进行综合考虑,如果无法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则其他方面也就失去了意义。实践中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结构和建筑工程整体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宁曙伟.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4).
[2]程静君.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6).
[3]胡真.试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8(13).
[4]邓济玉.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532(23):91-92.
论文作者:李海年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安全性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质量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