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论文_刘猛,于鹏飞

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论文_刘猛,于鹏飞

(北京四达贝克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

【摘 要】在充分认识到深基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之上,提出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切实做好深基坑安全管理工作,以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受到侵害。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很多施工单位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一心只想控制工程预算,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认识,为了尽快完工,忽略了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为数不少的施工方误认为基坑支护只要坚持到核心工程完工即可,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的施工马虎大意,导致工程质量出现各种问题,意外事故频发。

一、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国家和社会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国家针对安全生产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了建设工程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其他相关制度,实行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国家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政府部门、有关施工企业及相关人员在建设活动中的相关行为进行了规范。

(二)施工单位是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

建设工程大多存在着规模大、周期长、参与人数多、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主体有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各个参建单位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责任,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阶段担负着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等相关责任。而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各项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说安全管理是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直接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的生命安全。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是施工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担负着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的制定,深基坑施工过程的管理,现场人、材、机等相关资源的配制,以及相应的组织协调等工作,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安全管理。

(三)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求

深基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具有发生频率高、破坏损失大的特点,要求了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深基坑安全管理。深基坑工程往往经历时间较长,周边环境复杂,涉及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和基坑支护等一系列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果未能加强管理势必会产生不可补救的损失。深基坑工程与脚手架工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和重点过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

二、加强基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增强基坑稳定性

在开挖基坑后,如果土壤抗剪强度小于边坡土体的剪应力,就会发生基坑失稳滑动状况。一般而言,土壤抗剪强度主要包括聚力及内阻摩力两大部分。从实际情况看,土体的内阻摩力、剪应力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土体中的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土体自重的变化,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水分的渗流和静水压力能都能够产生导致土壤剪应力大大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做好排水处理

深基坑中的含水量会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如果含水量过大,就会降低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含水量大的深基坑工程,在开挖基坑之前,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采取排水措施,以便有效地将基坑内的水分排除干净,使土体得到有效地疏干和加固,能够使土体抗剪强度明显地增强。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排水沟来排除深基坑的水分,可以在深基坑的附近设置排水沟,从而将外在渗水阻挡在外,还可以将渗透水排除到基坑之外。

(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基坑施工时,应该按照时效应原则,进行深基坑施工。坚持先撑后挖,再分块,将无支撑暴露时间降到最低程度。实行分段支撑,先做好中间支撑,再进行限时对撑。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以深基坑地质条件相联系,应采取有针对性地开挖方式。要注重挖土与撑锚相结合,做到先撑后挖,严禁出现超挖问题。为了保障支护结构的固定性和稳定性,确保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减少在施工中发生位移问题。要全面考虑开挖空间,缩短无支撑暴露时间,充分利用土体对底层位移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基坑变形程度,从根本上增强基坑的稳定性。

(四)严格控制基坑边荷载

基坑临边堆放土体所产生的荷载很容易使土体剪应力明显增加,从而导致坑边稳定性受到影响。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严防出现周边对方土体荷载超标的问题,不能将任何土体、材料、施工机械堆放在基坑边缘2m内。在基坑边缘的2米之外,土体堆积高度不能超1.5米。在施工中,施工机械的震动会导致部分土质出现液化,从而使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故此,在放置施工机械设备时,必须全面考虑设备重量及场地土质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设备放置的具体位置。

(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如果深基坑的深度过高时,基坑临边的施工作业容易出现高空坠落事件,从而增加施工安全风险。故此,根据我国临边作业及高空危险作业的有关规定,如果基坑深度大于2米时,施工队必须在设置好安全立网和双道栏杆,以进行有效地安全防护。在深基坑中,应专门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安全通道,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采取有效的监测管理

在深基坑现场施工中,现场情况并不会与设计情况完全一致,而是会随着施工进度而出现新的情况和变化。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进行现场检测,以便适时准确地了解现场施工及深基坑土体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正确地指导现场施工。通过基坑监测,能够将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支护效果、安全性、稳定性及周边状况了解得清清楚楚。根据监测反馈情况,能够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并对支护方式及参数进行修改。在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中,要注意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重点监测地下水位、基坑边缘的建筑物情况,还要关注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二是对基坑外部地面坍陷或隆起部分产生的变形进行重点监测,加强对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周边土体变形情况的监测。在深基坑施工现场监测方案制作时,要对监测点、内容、周期、结果及警报值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定。作为施工监测人员,必须按照监测数据将观测项目如位移、沉降、时间的绘画曲线描绘出来,要仔细整理和分析这些曲线,并准确对各数据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价。如果在对处于警报值的数据进行观测时,应该通知施工人员停止施工,并及时找出原因,然后对支护措施进行调整,以保障深基坑的安全。

四、建立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一是建立事故预防措施。在具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应对危险源进行重点勘测,尽最大的可能确定隐患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是建立基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施工单位应依据具体的基坑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基坑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体系以及指挥部。基坑事故一旦发生,相应的单位和人员可依据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组织救援行动,控制事故灾害进一步的蔓延和扩大。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深基坑工程安全高效的进行,进而确保整个工程顺利高效的运行,最终为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深基坑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意义重大,其重要性也不必再说。如何做好该阶段安全管理也可能在不同环境、不同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郭荣存,熊琼.浅议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管理与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4,06

[2]张顺瑜.建筑深基坑工程中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5,07

论文作者:刘猛,于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论文_刘猛,于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