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电能的输送和分配,对发电厂的各项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质量控制关系到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是否合格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特别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本文将结合输电线路工程前期工作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如何加强施工的管理,最后提出工程管理中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质量控制
在电网日益发展的今天,输电线路工程在电力工程中占大部分,而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保证项目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可以提高效率,使工期缩短,提高了经济效益,节约资源。
质量控制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否合格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然而,当前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1.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1.1参建各方的主观意识
这个因素涵盖工程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前期策划和实施过程,由各参建方人员相互影响,包括业主、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及设备生产人员。前期设计出现问题,而施工未能及时提出,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很难整改。设备生产监造不到位,到货后监理施工疏忽检查,将造成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如果业主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没有深入参与项目整体实施过程,则不能起到对技术和设备的监督作用,直接影响施工方对工程的质量控制。目前输电线路的施工中发生事故的比例较大,就是因为管理人员的安全和质量意识的淡薄,工作未开展到位。
1.2占地赔偿问题阻碍质量控制工作
输电线路工程塔基虽占地小,但数量多,且分布离散,以福州市一座火力发电厂的220kV输出线路为例,新建线路长约44.6km,铁塔96基,其中跨越8个乡镇,塔基占地涉及15个自然村,这一系列的土地补偿和对临时占用地的维护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工程的施工。在施工的工程中,农民利益和线路占地的矛盾日益激化,阻碍了施工的连续进行,导致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3输电线路组件被盗或者被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因各个塔基距离较远,且处于偏远地区,线路塔材和金具无法像变电设备一样统一在一个仓库堆放,而输电线路的各种组件主要由金属构成,导致屡遭盗窃,部分农民对塔基占地赔偿不满意,恶意破坏塔材,这些结果为质量的保证埋下了隐患。
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工程前期质量控制
首先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按照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进行,尽量选取涉及乡镇村落较少的路径,为以后塔基赔偿问题减少协调难度。按照输电线路工程标准工艺进行设计,否则不利于业主后期工作的开展。其次项目经理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工作,因为图纸对于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审核工作,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提前改正,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还要对各参建方的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审核,便于更好的开展施工工作,加强对技术方面的管理。最后,业主和监理单位可以派相关技术人员入驻设备生产单位进行设备监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基础工程的建设是整个施工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基础工程的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在进行基础的施工时,要按照施工的图纸设计,以技术手段为支撑,按照要求的质量进行。
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基础坑深允许偏差+100~-50mm,坑底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基础操平,偏差大于+100mm时,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
基础用的钢筋、水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石子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2006,含泥量分别不大于5%和3%,现场堆放的砂、石子按“工艺示范手册”要求铺垫塑料编织布与地面隔离,水泥要有防潮措施。
监理人员必须做好隐蔽工程旁站和验收工作。各单位按要求做好各级验收工作,在基础浇筑完成总体70%以上后进行质量监督活动。
2.3铁塔组立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铁塔组立前,应对铁塔材料进行验收,检査铁塔钢结构供应商的资质,必要时对塔材材质和锌层厚度进行复检。铁塔材料应无弯曲、损坏和镀锌层质量等问题,材料出现锈蚀、弯曲、凹陷、裂痕等情况应更换材料。对每基铁塔的主材、辅材及螺栓螺帽等材料进行统计清点。组塔施工前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施工中如发现塔材或配套螺栓有问题应及时提出,不得强制使用。铁塔组立完成后,应对全部螺栓进行复查,地脚螺栓必须紧固到位。施工过程监理人员应到岗旁站。
各单位按要求做好各级验收工作,在此强调直线塔按要求比例检查验收,而耐张塔要求全部检查验收。在铁塔组立完成总体70%以上后进行质量监督活动。
2.4架线工程的质量控制
架线前的准备工也非常重要,对质量的控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架线的方法来说,分为拖地防线和张力展放。前者对导线的损坏较大,并且效率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后者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且效率较高,但是费用高昂。因此,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架线方式,在杆塔结构牢固的基础上,打好临时的拉线,避免由于杆塔的受力过大或者是自身变形引发的挪移。这样就保证了驰度的测量,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在架线过程中,做好铁塔基础和塔材的保护工作。监理人员到岗旁站,做好导线压接等关键工序的监督工作。
各单位按要求做好各级验收工作,在架线完成后进行质量监督活动。
2.5基面的质量控制
在基础开挖和基面施工过程中,会对基面和周围的土石方进行挖掘,势必会破坏土体的稳定性,对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产生影响。如果操作不规范或不加正确处理,加上恶劣天气的影响,容易引发坍塌或滑坡事故。因此必须做好基面的处理工作,采取砌建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措施予以补救,便于进行质量控制。
结束语:
输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安定,而施工质量是输电线路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质量的有效控制是输线电路工程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GB50545-2010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2]GB50233-2014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T 50326-2017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论文作者:陈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线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论文; 铁塔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基础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