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寻真、求真论文_陈箫

阅读教学中的寻真、求真论文_陈箫

安徽省淮北市杨柳中心学校沟西小学 235119

摘 要:教材选文的多样性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只有执教者带着文本意识去解读文本,制定目标,组织教学,方可跳出固有模式,觅得阅读教学本真。

关键词:文本意识 阅读教学 本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同文体的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师要有文本意识,可以在纷繁的阅读教学中探寻阅读教学的本真。

一、读出文本真滋味

文本作为一个文学知识,是文本存在的一种鲜活的方式。说它有形,却又不拘一格;说它无形,却又见于文字、篇章之间。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教材中那一篇篇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好文章。因为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都不提“文体”二字,导致教师文体意识淡化。长期的意识淡化,便导致解读文本的能力弱化,因此,文本解读陷入肤浅化,教学目标就僵化,教学过程便模式化。因此,要想让学生悦纳文本,教师首先要有文本意识,先行看到每一篇文本独有的精髓和价值。

有了文本意识,面对一篇篇或长或短、或浅显或深奥的文章,都会获得正确且深入的解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是教材中保留的经典篇目,很多老师选择它进行公开课教学。于是便看到多种解读方式:一是扣住“穷人”二字,引导学生体会沙皇体统治的黑暗和穷苦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这种解读方式在一些教参中依然可见。二是扣住“穷人”二字,体会穷人物质生活虽然贫穷,但是他们有高尚的心灵,精神是富有的。这种解读最多见于阅读教学比赛或展示中,因为这种解读体现了执教者对“穷人”的深度思考。三是紧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探究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初步体会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文本解读正在步步突围,从受社会约定俗成的理解到教师个人的深度解读,又从教师个人的解读到尊重文本,还原文本固有精彩的解读。尽管倡导文本的多元解读,师生对话的只是一篇篇硬化了文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这样的文字,何谈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制定教学真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指导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课程标准中有目标,但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学段目标,都是一个方向的引领,具体到一篇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各有侧重。教参中有目标,但它只是一个参考,考虑到时代性、地域性和具体的学情,还是需要教师自己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如果从文体入手,可以牢牢抓住文章的要领,教学目标也就一目了然。如《景阳冈》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它被编在“走进名著”单元,是一篇长达两千多字的略读课文。目标定位是什么?结合单元主题与学情,立足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这一文体特征,于是,就可以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梳理出文章的主要情节,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武松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在情节的发展中,展现给读者的武松的形象是豪爽、好面子、智勇双全,同时也很理智。这简明的目标,正吻合了孙绍振教授所说的“小说分析,是要以情节、人物为中心的”这一观点。

以上课例证明,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从文体出发。这个角度的切入,既能做到立足文本,又不会受困于教学内容的长短,不会受制于单元主题的约束,反而有利于学生畅游文本、钻研文本,在不同的目标引领下获取丰富的信息,认识多彩的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三、保障教学真发生

教学目标的落实,有赖于教学过程的真实发生。教师在准确深入解读文本、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精心设计,然后落实到课堂上。整个教学流程中,无论是导入还是结课,虽没有固定模式,但是五花八门的教学未必都是有效的。如果能紧扣文本进行展开,可以让阅读教学少走一些弯路,多获得一些实效。

以课堂导入为例,所有老师都希望在刚上课的时候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揠苗助长》一颗,就有如下导入:1.前两天,朋友送我一盆牡丹花,老师想让它快快长大,早些开出漂亮的花,同学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2.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读过哪些故事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梳理:有童话故事、神话故事。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第一种导入方式,虽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虽然生生互动,但导入之于文本的理解并无实际的意义,这个环节流于形式,因为《揠苗助长》重在通过一个故事讲明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徒劳无功这个道理,而非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第二种导入则扣住了文体特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切入,然后轻松地将目标指向本节课的重点:读寓言、读故事、明道理。教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流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领学生获得真切的阅读体验,把握文体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发生偏离航向。面对沉静的文字,我们从哪儿读进去、经过哪里、去往哪里,会始终围绕文本,真正让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萍 《教师专业发展之道》.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陈箫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阅读教学中的寻真、求真论文_陈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