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咪娜 新疆和静县第一小学 841300
写作的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表述,是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可是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感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东西可写”,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情感和写作热情。教师应给学生多创设可供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环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抓住学生熟悉的人、事、景、物等让学生自由写作。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作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会努力去学它。就目前来看,学生对作文极厌烦,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一到作文课就叫苦不迭,认为无话可说,其主要原因是对作文缺乏兴趣。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培养和激发。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久而久之,作文水平不难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现谈几点看法:
一、从说入手,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儿童一入学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对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大有帮助。每节口语交际课,要让学生大胆开口去说话,并给予适当的表扬、激励,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
另外,在上语文课前,让学生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时间久了,学生作文课就有话可说了,随之,作文兴趣也浓厚了。
二、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动脑、动情,把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体验。学生写作的知识、技能还不够丰富,所以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
如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学会记录老师讲解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能体现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板书设计等,并随机作一些课堂小练笔。
课外可准备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随机摘录好词好句,遇到有较深刻印象的事用较简短的话记录下来。这样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写作知识、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有写作方法可学、有生活内容可写、有好词好句可用,促进了兴趣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内容较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童趣盎然,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感兴趣,愿意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求知欲强了,作文心情也就有了。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29课《父亲和鸟》,短短几句话,道出了父亲对鸟的关心、爱护,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哪些小动物对人类自然有益,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作文兴趣大大提高了。
四、让学生有成功感
我们知道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从老师那儿了解到作文的结果,得到鼓励。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一方面从词、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优点,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每一次习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从而一方面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强化。
五、勤于积累作文材料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我们要在生活中勤于观察、细心积累,做个有心人。我们每天都会见到许多的人、事、景、物,人物的一颦一笑、事情的环节、景物的某个局部等等,都是我们所要拍摄的“镜头”。要尽力捕捉那些最引人、最感新奇、最感兴趣的事物,如人物的言谈举止、事件的来龙去脉,风光、建筑、民族风情的独特性等。观察后,对许多重要情节强化记忆,使之具体化、形象化、条理化。首先,在头脑中储存,随后记入自己的积累笔记,随时翻阅,及时巩固。
生活源于实践,许多丰富的知识经验都是人类通过反复实践获得的。要想使我们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勇于实践。像《记一次游记活动》、《我发明了……》一类文题,只有亲身经历、亲自动手做过,脑海中才会有真实的体会、真切的感受。
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养花》,叙述了养花要付出劳动、养花的乐趣和艰辛,总结了养花的作用和意义:“有喜有忧,有花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亲身实践,怎么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又如著名作家魏巍的《再见了,亲人》,记叙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话别的感人情景。之所以真情感人,是因为我们的作家同普通战士一同经历了战火与硝烟的洗礼,一同经受了空腹作战的艰难,一同感受了朝鲜人民亲人般的关怀……文章畅淋漓地抒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后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大有帮助。
论文作者:马咪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2月总第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4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过程中论文; 学生作文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养花论文; 老舍论文; 《教育学》2015年12月总第9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