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论语》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论文_蔡洪碧

让《论语》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论文_蔡洪碧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元坝中学 628000

摘 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学校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论语》就是最好的教材。

关键词:论语 中学生 儒家思想

《论语》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部分,讲授《论语》不仅要结合考纲考点,背诵、默写相关的句子,更要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从中领悟诸多道理。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论语》,使学生从中受益:

一、《论语》“仁”的理念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如果说《论语》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篇的话,那就是“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很重视周礼。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动荡局势下,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礼”为根本,而“仁”的实现,正有赖于对“礼”的施行。在《颜渊》篇,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中学生更应懂礼貌、知礼节,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不少中学生行为习惯差,经常会因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触犯校纪校规,通过《论语》的学习,可让他们规范言行、步入正途。正如《论语》所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由此可见,读《论语》的治国策略,可以让中学生去除浮华、规范言行、懂得礼节。

二、《论语》教育理念

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弟子相传有3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精辟的言论。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他的弟子宰予不爱学习,在大白天睡觉,他生气地斥责:“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孔子是一个十分刻苦的人,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还自信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对自己有过这样一个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正是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代伟人,孔子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当今中学生学习的典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育方面,孔子还提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的学习规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的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的学习方法。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鼓励学生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学生能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学习方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论语》交友之道

《论语》中孔子对交友之道更有深刻的见解。孔子认为交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就是说,交友如同读书、下棋、听音乐等活动一样,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生活会因此增加一种乐趣。《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与学生或其他人洋溢着快乐情绪的生活片断。

但孔子认为要选择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很不容易的,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他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既要与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又要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谄媚奉承的人、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则是有害的。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古人说:交友须慎,不慎招祸。可见,如何结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论语》格言警句

《论语》当中还有不少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例如孔子曾提到人要讲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要向好的方面看齐,并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进步,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人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放弃,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这些励志名言,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让学生认真阅读,去领悟这些至理名言所蕴含的哲理,并用这些名言来激励他们,能帮助学生砥砺意志、健康成长,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将终身受益。

总之,《论语》这部名著博大精深,宋朝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观点,可见《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如今《论语》已选入中学教材,让中学生精读细研这一千古不朽的名著,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论语》不愧是中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梁堂华 从《论语》看孔子的诚信思想[J].船山学刊,2010,(04):75-78。

[2]陈发初 论孔子的诚信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143-144。

论文作者:蔡洪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让《论语》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论文_蔡洪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