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精神意蕴_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的精神意蕴_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的精神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道德教育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是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存在。“人是要有点儿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点精神。道德教育更重要的在于指向人的精神和灵魂,在于引导人认识自己的价值,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完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相对于一个繁荣和富足的物质世界而言,人的精神世界的冷寂和荒芜更值得重视。面对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失落给道德教育带来的道德冷漠、道德滑坡等挑战和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本着道德教育的本真型塑道德教育的精神品格,是思考道德教育的根本取向、加强道德教育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与精神的内在关联

作为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的活动,道德教育与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从本体意义上来看,道德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与道德相比较而言,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道德从表现上讲是个体在精神上和行为上对社会要求所做出的反应或选择,并通过个体道德生活的实践,形成个体的道德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是个体的一种精神生活,本质上是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理解。

(一)道德教育的精神向度

1.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物

道德教育所面对的是人,是人的向善之心,道德品质属于人的精神品质,道德追求属于人的精神追求。从本源上讲,道德是社会或群体对个人的规范与要求。作为个人精神生活的道德,其在本质上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理解 [1]。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产物,道德发韧于人类的生命,肇始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使人与人之间保持正常的关系,道德、道德教育才能得以产生。人类的进化、物质的丰富、精神的提升,对于道德的需要逐渐从以生命价值、物质利益为主升华为以精神价值为主。

从道德教育来源的“内生说”和“外铄说”的比对中,也可以发现道德教育与精神的内在关联。“内生说”认为,人的德性是内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如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有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其有四体也。”所以,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告子下》)孟子的这种思想就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内生说”,认为“道德源出于人的天赋而有与生俱来的‘本性’或‘良心’”。

“道德外铄说”则认为,人之德性并非先天的禀赋,而是通过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的过程而形成的,是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作用于心并通过精神世界的内化而形成的,是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作用于人的结果。

从道德的来源来看,“内生说”和“外铄说”有着内在的本质关联之处,一方面,人的道德的形成或道德品质的高尚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道德教育离不开对人的精神因素的培养;另一方面,人的道德水准的提高,或是道德教育的成功实施,也是整体的人的精神发展的一部分,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的道德水准的提升就是精神的进化。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于精神价值的守护,对于生活意义的追寻,应该是道德教育的最崇高的使命。

2.关注精神生活的完满是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

人的精神存在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的人的主观存在和意识存在,即对存在的意识状态,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主观理解、感受、向往与追求,是人不同于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不断超越物质世界包括超越人自身的动力因素 [2]。就人的生存来说,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和对精神世界发展的向往,在根本上就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理想的一种内在驱动力。道德教育不能不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充盈和精神生活的和谐和完满。一个不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精神属性以及精神生活的人,一个缺乏精神追求的人,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道德追求,从而也就不可能去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不会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更不会去自觉地坚持或坚守社会道德,甚至努力坚持社会道德而做出牺牲或付出。因此,人要通过体验而使生活有意义,并在有意义的生活中获得对世界的理解。从这个层面上说,道德教育要使每个个体基于自己成长的独特经历,占有属于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视野,从而扩展个体的精神生活,最后形成独特的个体精神来过有意义的生活。道德教育只有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以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为起点和目标,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才能引导和建构一种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和谐的道德关系网络。因此,关注精神世界,具有精神追求,从而具有强烈的道德追求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具有道德的十分必要的前提条件 [3]。

(二)精神彰显道德教育的超越特性

人虽然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但是精神属性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说,人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不同于物的根本标志。荣格认为,精神就是人的灵魂,包括一个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它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精神的作用就像指南针,调节、控制着个体,使之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道德教育的根本就在于使人成为一个人,由此,精神对于人的卓越性的吁求也正彰显教育之超越特性。

1.精神是道德需要的内在动机和道德行为的情感纽带

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越来越表明,人们在无穷的物质追求中,因丧失其精神而深感痛苦、悲哀、孤独与失落。人们怀着深沉的精神饥渴,越来越趋向于从各种善念、善行,从各种理想、信仰中,乃至从宗教、神坛中摆脱物质的枷锁,找回失去的精神 [4]。

我们不可想象,一个人在缺乏道德内在精神需求的状况下或在道德情感淡漠的情境下,能自觉地选择行为标准,除非他是受到某种制约或纯粹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由此,人性固然是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但人的本质却是对于生命质量或意义等精神性的企求。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质或本质功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5]。

2.道德行为和精神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道德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不是人们现实行为的写照,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审视,用应是、理想的标准来对它作出善、恶的评价,并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不断推动人类向至善方向前进,也使每个个体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升华。道德的这一特性也必然规定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本质 [6]。

人的道德水准的提高是整体的人的精神发展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人的道德水准的提升是人的精神的升华。人在追求道德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跨越,这种跨越不仅在道德意义上意味着精神本质被唤醒的程度,而且也是人的精神发展水准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精神的追求有利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精神的培养必将导致做出“道德行为的倾向”。

道德生活或道德活动最终指向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根植于人类自身的精神世界。道德教育正是通过发展与完善人的道德品质,满足了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反过来,道德的发展与完善是内在于人的一种精神需要,道德教育是满足这种需要的一个主要途径,在这个意义上,道德与精神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二、物化时代下道德教育之精神省思

从本质来看,道德就是道德自身,是自在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特质和内在的规定性,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也不是商品交换的手段,不是基于功利主义的以价值代替意义的一种庸俗化的道德。在当今追求物化世界、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更应唤醒道德教育的精神需要,还道德教育以自在的本真。

(一)倾力于对物的追求而消蚀了道德教育的精神品格

1.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淡化了道德教育的精神自我

当今时代,人性被淹没在物性之中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对物欲的追逐挤压了精神生长的空间。在多元文化和价值的冲击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也不能平衡个人的精神世界。缺少真正“自我”的道德生活有太多精神上的迷惘与困惑,从而也带来了更多行为上的道德失落。

被物化的人性丧失了属人的道德、审美和智能,人性的光辉被遮蔽。人沦为欲望的奴隶,人变为物化的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必然是没有情感、没有灵魂、没有责任感的人。失去精神统领,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取代,人变得自轻自贱,人类被裹进了精神的荒原。

2.现时代道德教育的危机

受商品拜物教及其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强势主导,人们陷入了非理性的快感体验及享乐主义的困境,表现为精神生活舍弃自身的超越性,甘愿附生并同一于贫乏而低俗的物化方式。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由此呈现为种种病理状态。处于全球资本主义以及剧烈社会转型的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同样陷入了虚无主义,诸如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泛滥、是非不分、信仰迷失、诚信危机、道德底线毁坏、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大行其道,这些都是虚无主义的不同表现 [7]。

如果人使自己被异化为手段和工具,那么人不但不能控制物,反而会被物所左右甚至同化,人们沉溺于某种物欲之中,放弃了卓拔,放弃了对更高理想的主动追求,关闭在欲望的牢笼中不能超越,使人们无意中淡忘了精神自我、理性反思和道德自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文明的弊病也在不断地暴露与蔓延。与现代化相伴而来的许多问题,如工业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渐疏远与紧张,人的物化倾向不断加剧,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碌碌无为,崇尚平庸,躲避崇高,逃避责任,这都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道德教育的本身拒绝庸俗化,只有对道德教育的庸俗化进行批判,才能更真实地靠近其本质;也惟有对教育的庸俗化进行批判,才能洗涤道德教育尘封的蒙诟,还道德教育以精神的本真。

(二)功利化道德教育中精神的袪魅

1.功利化道德教育的庸俗价值取向

道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道德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与人心灵的契合,是一种非功利的精神向往。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8]。

现代价值论主张从主观价值角度去理解道德,将道德由意义置换为价值,取消了道德的自在客观性。道德作为“价值”,在逻辑上,其意义也不是自在的,而是被主体赋予的、设定的,即道德的意义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主观设定的。由是,道德转换为价值消解了道德的普遍意义。道德向价值的转换,实际上是把道德贬低为一般的效用,即道德的存在被价值所取代。道德教育中存在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要求道德教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道德教育的长期效益的急功近利的倾向。不顾道德的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的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

功利化的道德教育虽然基于社会人的目标进行了社会规范教育,甚至非常有效,但是,规范的本质在于对行为的外在控制和约束,它可以控制人不作恶,但却不能保证人必然向善。功利化的道德教育在形态上呈现为外在化、边缘化,而在价值上实为虚无化,从而失去了灵魂,也就不可能培养真正的道德人。

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而道德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功利或个人的功利,其更为重要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或境界,反映着人类在物质利益满足之后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这也正是道德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的集中体现。正是这种道德教育对功利的超载本性,引导着人必须超越功利的现实。

2.功利化道德教育中精神品格的缺位

道德教育应通过对精神的关怀来提升人格的层次,但功利化的道德教育中精神品格的缺位难以提升人生之境界,难以达成道德教育成人的根本旨趣。

学校道德教育的功利化首先表现在考虑道德教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学校道德教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道德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道德教育习惯从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做政治问题来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功利化专注于知识化、成人化、表面化、简单化、形式化、强制化,追求道德教育的“立竿见影”,而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忽视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品质,不是为了追求一种真正的价值,走向绝对的善,而是因为意识到道德是其获取利益、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而失去了道德的责任感,失去从善意识,则无论物质生活多么精彩纷呈、吸引人的注意力,仍然无法掩盖其丰富物质背后精神的空虚和迷茫,而失却了人之为人的对精神的索求。仅仅把道德教育看作是为社会即时利益服务的工具,只是社会政治、经济的附属品,则淹没了道德教育独立实体之存在,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使道德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使其成为一种强制性、规范性的服务工具,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之本真。

三、型塑道德教育的精神品格

个体道德品质是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渗透于人的内心、人的灵魂的结果,个体道德的形成过程就是道德内化的过程,它是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内化到个体的思想精神结构中,从而成为个体的思想观念精神的一个部分的过程。当前的道德教育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复杂,从人的精神维度考量道德教育,对接人的精神需要,激发人的内在精神动力,以精神造就品质,型塑道德教育的精神品格,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理性选择。

(一)弘扬道德主体精神

只有当主体实现对一定道德体系内化并形成一种实现道德义务的稳定信念和追求道德理想的精神力量时,他才会在道德实践中把道德要求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如果道德规范不是来自于人自身生活的需要,那么这样的教育也就难以深入人的心灵,激起人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人自身的道德品性。如果道德教育没有被内化为主体的自律意识,个人也就不成其为道德主体。人作为社会性的人,其融入社会的过程不是刻板的外在动作的训练,而是主体道德精神的生长,这种主体精神需要在特定的外在条件下辅助生成。真、善、美是主体精神的三个基本支撑点,其中对善的培育就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道德内容应着眼于道德主体的内在善的培养,从而达到道德主体的道德精神的自主生成。

主体精神是人作为万物之灵,作为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主人的自主、能动、创造的特性。就道德而言,其不仅是对自我的规约,更是一种出于自己内心的自律。道德作为人的一种内心生活,只有立足于自我能动之上的、自主的、可以自我求取的精神空间,才能实现对自己私心的超越,战胜自己的私心,战胜自身动物的本能,从而自我规约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进入“内化”这一层次,从外力的强制和威慑、被动服从的道德状态中走出来,进入一种主动认同并自觉追求的道德境界。而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主动选择,才真正反映了人的道德精神气质和内在品质,也才能充分表达道德教育的真正意蕴。

由此,只有弘扬道德主体精神,将道德教育建基于道德主体精神之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关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心灵世界的完满,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发挥道德教育以精神造就品德的能力,真正提负起开发人类精神潜质的责任,促进人健康、积极、和谐发展,有效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

(二)培育道德信仰精神

人的精神性总有一定的归属,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团体价值标准将自身的信念与一个相应的社会集团联结起来,从而构筑成维护团体利益的精神信念。这种精神信念一旦形成与巩固,又会制约、影响着个人的行为或思想,使团体内的个体或多或少也具有总体的特征,或体现总体的意志。对于道德作用的实现来说,信仰是必不可少的。道德信仰是社会道德得以内化成个体道德观念和外化成个体道德行为的恒久动力。道德教育存在的前提是精神的自由,只有主体将其纳入自身的信仰之中,道德才是事由己出,才是道德。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精神的提升,人们对于道德的需要逐渐从以物质利益为主升华为以精神价值为主,人们通过教育和其他实践活动追求个人的、社会的道德就不只是为了丰衣足食,即物质生活的满足,更主要的是为了追寻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追寻一种信仰。这种追求道德的精神需要在教育的培养下,在个体的自我修养和锻炼下,发展成为一种超越物质需要的、更为主要的、更为强烈的、更为执着的追求,而这种内在于人内心的执着,才是最终通向道德教育的真谛。

(三)整合我国传统道德精神与西方自由理性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博大的道德文化的集中表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主要有重德精神和入世忘我精神、自德精神和自我磨练精神、群德精神和自然陶冶精神 [9]。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所显露出来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无不反映着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并常常与重个人价值而轻社会责任相比衬。因此,发掘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超越功利以追求道德和道义人生,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全球化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准确理解和运用西方的自由和理性精神,以弥补我国传统文化基因中的这两大精神的缺陷。在西方人那里,自由是理性的自由,理性是自由的理性 [10]。在时代发展的征程中,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认识、理解与吸收西方文明中的自由与理性精神,以造就新时代的精神和完满的、蓬勃向上的国人风貌。

标签:;  ;  ;  ;  

道德教育的精神意蕴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