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及其新体制的确立,都离不开相应的社会价值观的支持。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型,是一场极富创造魅力、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它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正产生空前深阔的影响,其中处于社会结构最深层次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更加自觉地推进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现实统一,大力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变革和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问题正受到国人的热切关注。在当代中国,明智而坚定地选择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鲜明而执着地确立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价值观体系,其重要意义已日益为党和人民所认识,并努力而实践之。
这是必然而自然的。因为,社会不会为建立某种体制而建立体制,人们也不会为某种活动而进行活动,而总是为了追求和实现一定的价值目的的。任何一种社会体制和人们的活动背后,都不可避免地内含着相应的价值目标。这是由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目的性特点所决定的。与自然事物运动的客观自在性不同,人类历史的社会活动不但诉诸于客观的必然性,而且还诉诸于价值的合理性。这就是社会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问题。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事物对于主体人的某种功效、作用和意义。价值观,就是人们评价事物之功效、作用和意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标准和基本态度。价值观之于社会和国家来说,是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精神、风气的内在灵魂。一般而论,价值观念同政治权威和物质利益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存在和运行的三种互为依存的基本力量。
作为社会秩序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只有当它在广大公民意识深处奠定了价值合理性之基础时,才可能有长期的稳固和持久的发展动力。事实上,社会秩序首先应该是一种价值规范秩序和伦理道德秩序。这不但因为社会秩序是人们价值观念上达成某种共识的结果,更主要的还在于,任何社会秩序本身就是由外化的操作规则和内化的价值规则两部分组成的。操作规则是价值规则的对象化。价值规则是操作规则合理性之内在根据,以及对这种合理性的论证和说明,从而为现实制度确立起合法的和道义的基础。这种论证和说明,通常是由国家意识形态来实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创造必要的精神文化条件和道德、舆论环境,把社会制度中的价值规则和价值目标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和日常化,进而转化成为社会公众的基本共识和追求的理想,遂使社会的集体目标和集体行动成为可能,以此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如此看来,价值观念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价值观的建设。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当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明智决断,加速了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性跃进。这场时代性变革和结构性社会转型,首先是以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和经济体制的创新为基本内容的,但决不仅仅限于经济生活之一域,而是围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社会生产力之充分发展这一中心所展开的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因而无论从经济体制变革还是从社会结构变革来说,都需要也必然要引发社会价值观念的整体性嬗变。这种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摇撼和荡涤与旧体制相依归的过时了的价值观念;一是培育和张扬与新体制共命运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除旧布新。当然,这是体现继承和发展关系的革故鼎新。
社会体制变革不能没有价值观念变革的支持,否则是难以顺利启动的,其成果更是难以持久巩固的。从一定意义说,旧的价值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其他领域变革的先导,而新的价值观念的建立则是整个社会变革的结晶。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正迫切需要我们更积极地推进价值观念的变革,特别是建立起新时代的价值观体系。如果说改革初期,我们主要通过批评旧体制的缺陷,追求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等感性具体的物质利益,即可有效地动员、激发人们投身新的社会变革活动的话,那末,在建立新的社会体制和社会秩序的今天,就不能满足或停留于物质利益的推动上,而必须同时建立起同新体制相一致的新的价值观念,以此动员人们参与新的社会组织和安排,并为新的社会结构和活动提供理性标准和价值规范。否则,新体制之生存和运作会因缺乏价值合理性的辩护和规范制导而付出高昂费用,也会因社会成员缺乏价值认同而引发社会动荡,甚至使新体制的建设前功尽弃。
诚然,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变革和建设,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步。这种进步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择其要者,则主要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得到坚持、充实和完善;在拨乱反正中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开拓创造精神,业已成为思想领域的基本价值导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讲究效率,着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业已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价值座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社会稳定,反腐倡廉,业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基本价值取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人,倡导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创业精神,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业已成为精神文化领域的基本价值目标;追求自主、自立、自信、自强、个性发展,关切合法的正当的个人利益,讲究平等、竞争、互利和创新,业已成为社会伦理生活的重要道德价值。诸如此类的新变化和新进步,足以说明当今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革,其本质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看不到这个基本点,游离于时代实践而泛论高谈,抑或依恋旧习而处处责难,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社会价值观念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现实生活并非鲜花遍地,处处阳光灿烂。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在于:我们还尚未高度自觉地把改革开放实践中价值观念变革及成果,予以理论的提升并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进而有意识地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尤其令人焦忧的是,社会价值取向上出现了种种误区,产生了一些消极、落后、甚至颓废的负面价值观念,其中最突出的是拜金主义、狭隘的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有所抬头。在一些人那里,的确存在着价值观念紊乱,理想信仰坍缩,伦理道德低下,一味追求物欲实利,只顾自利,只讲索取,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淡化,是非观、善恶观和荣辱观混淆,公德心缺乏,人际关系淡漠,个人行为失范,等等。倘若对此不加以遏制和引导,势必削弱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甚至导致社会失序和矛盾冲突。解决的根本出路,除抨击消极价值观念和丑恶现象外,主要的是建设和高扬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以正祛邪。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结构和矛盾日趋复杂,温情脉脉的传统伦理型的人际关系正逐渐被冰冷的契约关系取代,现代生活的技术化、功利化和紧迫感,既带给人们空前丰裕的物质文化享受,也加深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生活理想、生命意义的内在感受,更加渴望精神的寄托、意义的理解和内心焦虑的释放。因之,人们对价值理想和精神支柱的期待,亦不断增高和强化。
由此看来,切实重视社会价值观之变革和建设,对处于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向现代化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来说,已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紧迫了。
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价值取向
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关系,并努力使两者在现实生活中内在地结合起来,无疑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
在这里,强调一下把握上述问题的正确方法论原则,恐怕不是多余的。直面急速剧变的社会新生活,我们一方面不能简单地用原有既定的价值观念模式,更不能用过时了的旧的价值观念,去指点评判新事物,去规范裁剪市场经济新实践;另一方面也不能武断地拒斥和否定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合理性,更不能照搬西方市场经济模式,鼓吹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两种方式都不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正确理路。它们割裂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内在统一关系。这是我们所要反对的。恰当可取的做法是,从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出发,从中揭示市场经济活动中内含着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从而既为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找到安营扎寨之场所,也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起价值的合理性,并提供伦理道德之辩护。
基于此,我们的思维触角有必要深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及其特点的根底处,以期揭明市场经济自身的价值取向,寻求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圆融共生的内在锲合点。
1、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及特点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结构和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基本功能和特性在于,市场上商品、劳务的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决定着它们的价格,使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进而引导资源由经济效益低、供给过剩的部门向经济效益高、供给不足的部门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最后实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标。市场所以具备并能够发挥这样的调节功能,原因在于各个市场活动主体的公平竞争。因为市场活动中商品价格形成和变动的直接基础是竞争,而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那些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或劳务,就会赢得更多的收益,取得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快的发展。否则,就获利少甚至亏本破产。可见资源优化配置的直接推动力来自市场竞争,而竞争的前提和推动力,在于市场活动主体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只有这样的活动主体才会形成有效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其不得不去竞争并主动积极地竞争。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处于平等社会和法律地位的经济主体之间互为获取各自利益的斗争。这样,经济活动主体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就成了市场经济活动和经济人行为的深层动力源泉。由此看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体系,形成了优化配置资源的调节功能。
2、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取向
对市场经济运作机制和调节功能的简要分析表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的市场经济,必然要孕育和生发出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价值取向。概而括之,这些基本价值取向有:(1)对实效性价值的最大限度的追求。市场经济讲究社会资源的最佳有效的配置,奉行经济主体在市场上的有效竞争,追求生产的最大市场效应和市场价值,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实际收益。因此,效益、效率观念是市场经济最基本和最直接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领域的这种实效价值在社会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就是对功利、实惠、效用的价值取向。(2)利益制导处于调控经济行为的支配地位。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一种利益经济,它以体制的、市场的利益关系为杠杆调控经济主体的行为。市场经济的活力和高效率,主要是由以经济利润作为生产和投资决策以及全部经济活动的驱策力而造就出来的。尽管调控经济主体行为的机制和方式是复杂多样的,但经济利益制导显然居于支配地位。否则,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经济。缺了利益导向或利益制导机制不健全,市场经济也就无从正常运行。市场经济活动中利益制导的支配性,反映在社会价值观上就是人们对实际利益、物质利益的极大关注和热切的追求。(3)以主体本位为主的互利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为,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和目的,必须通过市场和价格来实现,任何商品交换和权利的转移,在形式上都不能出于交换各方的非自愿和被迫所为。谁要想在市场上为自身谋取利益,谁就不得不设法满足他人的需要,不得不有所投入,不得不承认对方同自己是平等的和拥有获利的同等权利。但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等价、平等和互利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一种自觉的、彻底的自利与利他相统一的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客观上必须承认对方的权利和利益,必须先投入和支出,但所有这些首先都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因此,市场经济的互利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以主体本位为主的。(4)自主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主体的自主经济和利益的主体性经济。经济利益和经济活动中责、权、利的主体化及其主体行为的自主化,是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运作的基本前提。而且,市场经济的实施还必然要产生经济利益主体的竞争和分化,使利益进一步分层和多元。这样,经济主体的价值追求就具有了强烈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多样性。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运作的结果,是它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价值之源;同时,也是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社会秩序和规范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以上是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当然,具体地来分析,还有更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特点。例如开放、竞争、自由的价值观念等。毫无疑问,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是市场经济活动必须普遍遵循的价值原则,也是市场经济实践必然要呼唤和造就出来的价值观念。
3、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价值审视
倘若对市场经济活动价值取向本身作点价值审度,那末,我们起码可获得这样几点认识:
其一,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价值前提和价值设计,市场经济活动也必然生成着自己的价值取向。那种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拒斥任何伦理价值因素的纯经济行为,显然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无论是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还是市场之外的其他主体,都有权利、也必然要对市场经济作伦理的、价值的评价。这不但因为市场经济内含着价值意义,主要还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是社会活动的重要领域,西方近现代的经济学理论所以有“经济人”和“道德人”之争议,经济学同伦理学互结姻缘,其因也盖出于此。市场经济必然具有的价值观前提,为人们从伦理价值角度评价市场经济,以及进行社会价值观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和现实可能。
其二,市场经济社会价值是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双重统一。功利价值即物质、经济和实利功效意义上的价值。例如市场经济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较快地推动科技进步,繁荣经济,为社会发展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等等,这一切构成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追求目标和直接效果。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创造出实效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着人文的、伦理的社会价值。因为,市场经济作为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活动,内含着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范式,培养着相应的人格和精神气质,产生着相应的文化价值。诸如对实利、效益、竞争、自主、互利、风险、创新等的认同和张扬,此乃是一套同市场活动相依为命的经济伦理道德。尽管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总要依附于实效价值,但它已超越于经济和实效,而更多地有了人文、精神和德化的意义。
其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通常是中性的。作为社会经济运作机制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它是一套操作规则和方法,与此相应而产生的价值取向,往往带有浓烈的工具性和技术性,说市场经济必然要以个人主义价值观抑或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其哲学基础,显然缺乏客观根据而难以使人信服。然而,如同市场经济可以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一样,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的确可以与不同的社会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不与社会制度相联结的市场经济是没有的,同样,不与一定社会价值观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也是不存在的。从这里我们又可以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建设,必须自觉地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同市场经济自身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四,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和价值取向,并不是导致道德迷失,价值错位的“万恶之源”,就其主导作用而言,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伦理价值进步是起积极推动作用的。这一点应充分肯定下来。但是,市场经济的运作及其价值取向,也远非一味地让人陶醉。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市场经济及其价值取向,是一把利弊俱在的双刃剑,对社会价值观既带来积极作用,也带来了一些消极效应。例如,市场经济能直接促使人们重视经济利益,却难以直接保证人们重视那些与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的精神文化、理想信念的价值;市场经济能直接促使人们重视实利、实惠的价值,却难以直接保证人们重视市场经济之外的社会道德、人情的价值;市场经济能直接促使人们重视个人(法人)价值、个性发展,却难以直接保证人们重视社会整体价值;市场经济能直接促使人们重视竞争和效率,却难以直接保证人们之间的诸多社会公平;市场经济容易导致主体的本位意识、社会主体的分层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这对强化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观念,增加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往往由此而冲击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淡化全局观念、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会削弱民族凝聚力,导致社会规范和社会心理失衡;作为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主要内容的效益、功利、实利、本位互利、自主等,它们极有可能向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实惠主义和利己主义等这类消极的价值观倾斜。这说明,市场经济对社会价值观起积极作用的范围是有限度的,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和价值功能,并不能解决社会的所有矛盾,更不能解决人们价值观的全部问题。只有主动地兴利除弊,隐恶扬善,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市场经济价值观,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文明地发展。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体制。它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价值取向,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个性。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也总是同社会主义价值观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包含、体现和丰富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反映、支持和保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结合的环节和途径,就宏观而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社会目标
作为比以往社会形态更高类型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所体现的价值意义,乃是建构起一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社会结构和组合状态,从而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求,更加符合人类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但就操作方面讲,社会主义并无固定不变的运行模式。
围绕上述中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又可化解为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价值目标和原则。例如,社会主义社会应比旧的社会形态更快、更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尊重劳动和创造;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行按劳分配,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正;以社会为本位,倡导集体主义;追求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正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事实上,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不同社会主义价值观相悖离,恰恰是实现它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配置社会资源最为有效的经济组织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用更科学合理、更先进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去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显而易见,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既是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社会目标,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最基本的总体价值目标之所在。换言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我们现实接近、并最终达到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正确合理的历史性选择。
2、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价值观,必然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中,并成为其存在的灵魂,发展的方向,此乃可谓形而上之“体”,社会制度和体制则可谓形而下之“用”,是具体的直接展开、可感的现实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这种“体用”的结合。
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且还由于同社会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因而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价值。舍此,则无以名、也无以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基本的政治制度,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的思想文化制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制度基础上建立的。不仅如此,这些制度,特别是基本经济制度还直接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例如,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公有制经济始终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和主导力量;在收入分配上,我们的市场经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力度也要比其他国家更强一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及其整个上层建筑,为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将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就其实质讲,社会主义的制度目标,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此,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层面上,也是直接相通和内在关联的。
3、市场经济的政府调控
在人类经济和制度文明发展史上,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因其费用高昂、代价巨大,而早已花谢果败,寿终正寝。现代市场经济既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基础,更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就不可能建立起统一开放、高效公平、协调有序、文明健康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也无从谈起。我国市场经济运作中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主要由经济社会政策、经济社会法规、计划指导、社会保障、质量监督和其他必要的行政管理等内容组成。它们的基本职能,是通过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保持社会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搞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而创造一个稳定公正、乐利祥和的经济社会环境,以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毋庸讳言,由市场价格、竞争和利益制导而形成的市场自我调节,也许在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率上可达至令人心悦的境界,但是,经济功利价值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经济增长并非完全等同于社会发展,况且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也需要有规则,有秩序,社会还需要化解其酿造的诸多消极后果,故非有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进入市场不可。毫无疑问,政府宏观调控特别是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但追求经济目标,而且还追求广泛的社会发展目标,保证社会公正合理、文明有序地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
4、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
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土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一种高文化品位的经济。因为,它不只赋予了经济发展的功利性目标,更承诺着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理想的实现,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建设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环境文化,另一方面又需要培育市场经济运作本身的自体文化。市场文化就是这种环境文化和自体文化的统一。诸如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科学理论、宣传舆论、文艺作品、社会公德、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优雅空间等,它们构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文化;而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商业文化、商业道德、职业道德、经营作风、服务公约等,则形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自体文化。显然,积极营造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化,为其良性运作提供内在的“润滑”、精神的动力和积极的文化氛围,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
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注重市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之一。换言之,我们的市场经济需要和塑造的是文明的现代社会和文明的现代人,追求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它的最高价值目标,因而它需要更多的文化关照也必然要孕育着更多的文化意涵。可以说,文化价值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我们认为,就市场经济中的自体文化建设而言,应主要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展开:一是倡导社会责任意识,以引导经济活动主体自觉意识到其行为不仅是经济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不但是个体的,同时也是群体的,因而必须有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道德意识,自觉谋求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二是树立合法正当意识,以引导经济活动主体确立合法正当的目标,坚持做到利用合法正当的手段,采取合法正当的途径,获取合法正当的收益。三是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意识,以引导经济活动主体既讲物质利益,又重视精神文化追求;既发挥物质的效能,又重视发挥人的潜能;既讲生产效率化,又注意生产的“人道化”;既创造物质产品,又塑造新的人,努力实现企业的经济收益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相结合。四是重视科技文化投入意识,以引导经济活动主体努力依靠降低土地、资源、能源、财力、物力、人力等有形投入,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等无形投入来提高产出效益。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人才和文化竞争。现代企业只有实现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拓进取。
总而言之,通过市场经济的社会目标、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和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等环节,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互为关联,而且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因而它们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当然,我们的探讨还将继续向前推进,即通过分析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与道德价值的关系——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难解之题,以期进一步开通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结合的关键路径。
四、塑造“经济人”与“道德人”相融共通的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因为它是市场活动的发动者和调控者。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否顺利铺设通向市场经济之“桥”,并内化为市场目标和市场规范,其关键就在于市场主体的完整设定和素质培养。
如前所述,在认可物质利益、个人利益、经济效益、劳动创造、公平竞争、合作互利、科技文化等方面,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与市场经济的价值追求是明显有相通之处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困难之点,在于市场活动中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自利”与“公利”是否相通、能否结合。而坚持以集体、社会利益为重的“公利道德”,正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指向。当然,要疏解这一历史困结,并非轻而易举。西方学界至今仍有“经济人”与“道德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伦理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不过,我们不得不入“虎穴”,从市场经济运作及行为人的特性出发,以揭示市场主体自身内存或生发着的伦理价值之“光点”,进而为市场经济的价值关怀和道德关照,找到平坦之途,营造合适之所。
1、“经济人”的道德提升
同任何经济体制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内含着对人之本质及其价值取向的预设,即经济人的设定。这就是关于人们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体制运作最直接有效的动力源泉的哲学理念。
毋庸置疑,凡市场上的人,即是有自身独立利益并总是为着自己利益而行动的人。这是“经济人”的最一般内涵。更具体一点讲,经济人的行为特点,主要有:经济行为受自身的利益驱使;经济行为遵循“少投入、多产出”的效率原则;经济行为充满竞争和风险色彩;经济行为遵守国家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也理所当然地必须具备“经济人”的行为特性,但倘若只停留于此,则仍无以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的市场主体。
虽然我们无足够的理由将经济人的行为本身赞冠为一种美德,但经济人必须遵守国家法规和相互竞争的规则,确实已多少含有了一些社会德性的因子,这就为社会对“经济人”作价值的判断和道德的提升,提供了内在根据。此外,“经济人”的假设还远未勾勒出人性的全部本质,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质言之,“经济人”只揭示了市场主体的主要特性,并没有收摄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内含着的社会生活的全幅画面。何况,“经济人”及其市场行为,本身就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说,市场主体本质上是社会主体,是一种活生生的社会人。作为“社会人”和社会活动,市场主体必然要关涉到社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至于他是否自觉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关紧要的。然而,正是市场主体的“社会人”和社会行为的“角色”,有可能把“经济人”从经济利益的必然性“黑洞”中引导到“道德人”的阳光丽日中来。因为,作为“社会人”的市场主体,单一的经济实利并不能满足其全部需求,它还需要解决人生的终极意义、恒久的价值关怀和道德上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样,对“经济人”的道德提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市场主体的客观要求。还有,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制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以公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主体,只能是集体和国家,不是个体的人。而“公有化”的市场主体,不但要求得自身利益、还要创造集体的、国家的利益,承担社会的责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超越“经济人”、而更多地含有“道德人”意蕴的经济基础。所谓“道德人”,它既有良好的守法意识,又有善恶荣耻感、助人为乐和超功利的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排斥“经济人”,也不反对“道德人”,而是要求两者的统一,需要造就千百万有社会责任感、道德义务感的“经济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丰满成熟的市场主体。
为此,不但需要社会制度提供保证,而且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造就这样的市场主体。社会要始终不渝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市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主体。我们的经济法规和市场运作规则,要理直气壮地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特点和优势,例如要有利于塑造“有德性的经济人”等;我们的社会舆论也要更多地介入市场,对市场行为作出公正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倡导义利结合,张扬社会公理,鞭恶扬善,以教化市场主体,矫正其失范行为,提供道德营养,促使市场主体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2、“自利心”的道德润泽
市场主体的“经济人”特性,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事实,即对自身利益追求是人们从事活动的最深层的策动力。这就是所谓市场主体的“自利心”。
的确,市场经济会导致人们价值取向上的趋利性和自利性。虽然趋利性和自利性的价值取向,不能等同于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市场活动的自利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利己主义亦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市场主体的“自利心”更易导致某些人的唯利是图、个人至上、崇拜金钱和本位主义等消极现象。倘若缺乏法律管制和道德制导这两股平衡力量,市场主体的“自利心”和经济冲动,则会滋生个人利己主义,使物欲功利主义泛滥成灾,加害社会。
话说回来,市场主体的“自利心”离极端个人利己主义这个“黑色陷阱”,毕竟有着一定的路途。因为,市场主体是一种经济理性人,面对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利益,它通常不会心血来潮,任性行事,而总是经过理性权衡才会作出经济决策。市场主体的理性权衡,本质上虽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因直接关涉到了自身利益与对方利益乃至社会利益的郑重判断,它也就不能不有了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受理性权衡和道德理性牵引,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通常都是在双方自由意志的前提下展开,并总是以互利之结果而告终的。虽然“互利”还谈不上有多少道德高尚性,但确已背个人利己主义而去,比“自利”已有了更多的道德基础,包含了更多的道德价值。
社会主义价值观承认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自利”和“互利”,同时又提倡“利人”、“利他”、“利民”和“利国”。因此,要通过法规、政策、舆论和道德等各种手段,从市场主体的“互利”中导引出合作互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精神,提倡“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利义并重,以义统利”,“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富有更自觉的“利公”意识和品格。
3、市场规则的道德内化
市场经济海洋中的“经济人”及其“自利心”,确有掉入个人利己主义而作恶的倾向,在经济冲动和私利物欲前面,道德并非战无不胜的武器。因此,社会不但需要道德秩序,还必须同时借助于强制的外在力量,创设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订立制度,建立法规。
这就是说,市场经济自身的运作逻辑必然要孕育出相应的制度规则,为市场主体划定活动路规和空间界限,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保证市场有效运作。同道德规范的崇高性和神圣性相比,市场规则带有功利性和工具性。然而,市场规则也可以逐步内化为市场主体的“道德性规范”。这是由市场规则的基本功能所决定的:市场主体违抗市场规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强力制裁,也必将受到市场运作本身的经济制裁,还将受到社会舆论的道德制裁(因为公众从来就认同法规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秩序”)。这种制裁实际上是一种校正力量,促使市场主体接受、认同和履行市场规则,并逐渐消融市场规则的外在钳制性,而逐步转化为行为主体的某种内在要求,进而开启“道德良知”之门,领悟到市场规则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最终内化为“应当”遵守的一种规范。至此,市场规则转化为市场主体的道德规范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是现实的了。因为,这时候的市场规则既是市场主体的求利工具,又是市场主体超越功利而作为一种良知、义务和责任来履行了。当然,市场规则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熏陶,才能内化为市场主体的道德规范。
如此看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建设,不但不违背市场“经济人”的义理和特点,而且是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所必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可以超越“经济人”和“道德人”这个“二律背反”,而塑造出一批批兼备“道德人”和“经济人”风范的市场主体。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建设的又一个基本任务。由于篇幅所限,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的一些具体内容尚未论及,本人将在今后专文论述。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