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杨宁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杨宁

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杨宁

新课程提倡大语文教学,就是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在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就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谈谈自己的认识。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成了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正是“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等三个方面的错位纷乱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思考其本质,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来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1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数十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于是,许多人就狭隘地认为语文学科仅仅是一门工具学科,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有的人怎么也看不到活跃在语文字里行间的那个“人”,“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何为“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它的诞生说明人具备自我意识,标志人的觉醒,表明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超越自然则意味着人开始有了自由———创造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享受的自由。从人文精神这一视角来考虑,教育的合乎逻辑的结论只能是“培养独立个体”,这是中国当代教育的使命,更是作为人文学科———语文阅读教学的使命。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体系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近几年来,随着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精神的重整和回归,教学更贴近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打好基础,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这一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要力图改变把语文课上成纯语言知识的传授训练课,把语文课变成政治说教课的状况,要突出语文的文学性、审美性、生活性,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中还学生以阅读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语文阅读教学不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作家,但要以高品位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牛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是“人”的教学,应该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倡导对人的尊重,对生命个性的关怀,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它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

2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人文精神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应该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面。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如丧失了人文性,训练,训练,再训练,就会使语文阅读教学变为一种“技术操练”,教学内容变为以学生掌握语言规律为中心的训练,把学牛当成知识的容器。语言规律即语言知识,所以一提到语文的阅读教学内容,无非是十几个字: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听、说、读、写,甚至有人把听、说、读、写这些能力的训练也给忽视了,试想一下,连能力都不训练了,还谈何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精神?

“阅读首先是一种感觉活动。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了语言符号,这种语言符号反映到大脑中转化为概念,许多概念又组合成较大的单位,然后发展为更为复杂的思维活动:联想、评价、想象等”。这段话科学地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阐明了阅读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因为阅读的过程,是感知、理解、鉴赏、积累、评价以及创造的思维过程。它需要口、手、脑并用,听、说、读、写交错进行。加强语文阅读,就会丰富内部语言,增强语感。从阅读活动的本质来看,阅读教学内容从本质意义上已涵盖和超越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语言技术操练层面,它重在以人文思想塑造人,以人文精神感染人。

3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与人文精神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体系传播过程,教师要把阅读对象作为一种生命主体对待。作品就是生命的机体,它与人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从美学的角度看,学生阅读作品,就是在审美中观照自己的生命运动,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植根于体验的欣赏涵泳中,通过感知、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生命相互激动,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高,意志力得到增强。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贯注着人文精神,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教师与作品在人文意义上的对话,教师只是“导演”,他要使三者的感情相互交流、碰撞、激发,从而共同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境界———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的意义绝非使学生学点语文知识,甚至也不全是训练某项能力。

同时,在阅读教学课堂模式的建构上也应该体现人文精神,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得到鲜明的凸现,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和调控教学各要素,设计整个教学流程,使学生能自由、自主地学习。

学习主体在阅读中自觉探究、发现,能给主体带来全部真实的原生心理感受,尤其是阅读情感上的潜在感受,这种朴素的感受对于主体的个体经验而言是非常深刻和有效的。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把教与学的基点定位在学生的自由、自主地发展,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和交流,用教师自己的人文精神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论文作者:杨宁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杨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