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大明宫及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况
1.1唐大明宫
唐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月,竣工于玄宗开元初,前后历时七十余年。大明宫本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李渊消暑而选长安城北禁苑中的龙首原高地所建,后经多次扩建,成为唐代三大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壮丽辉煌的宫殿。大明宫再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毁废于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存世达270年,它见证了唐王朝的兴衰更替。大明宫南北长2500 米,东西宽 1200 米,平面似锲形,面积约 3.5 平方公里,为明清故宫的四倍,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
1.2唐大明宫遗址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位于西安市的东北部,明城墙以北Ikm处,处于自强东路—玄武路、太华路—建强路和坑底寨之间。距市中心约3公里。
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大明宫遗址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勘探发掘。大明宫内的遗址,绝大部分埋在现在地面以下,截止2012年底,能确定的遗址共30余处。现已基本探明了大明宫遗址宫城的范围、形制、门址的位置及主要宫殿分布及位置范围,并重点发掘麟德殿、含元殿、三清殿和玄武门、重玄门、右银台门等多处遗址,并陆续对己探明遗址实施保护措施。
1.3唐大明宫遗址公园
2003 年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了《唐大明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随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园区暨国家遗址公园工程相继启动,围绕着唐大明宫大遗址的全面保护开发工作正在逐步地展开。
图1 遗址公园范围图
据《西安唐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规划》确定,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范围为:南至规划拟建的自强东路,北至重玄路及玄武路,东至太华南路,西至规划的建强路,总面积为3.84平方公里(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唐大明宫主宫城区遗址、翰林院遗址、北夹城遗址和部分东、西夹城遗址,遗址面积约3.28km2。
二、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概况
2.1空间处理
规划具体的空间处理手法为:大轴线景观体现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宏伟气势.显示出大明宫辉煌的历史。将遗址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区域建成开放式的城市商业和绿色文化休闲空间,使公园与城市相对独立而不孤立实现两者的过渡和融合。园内总体上延续原有的三大功能格局,即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各自塑造不同氛围的景观空间(图2)。
图2遗址公园功能分区及景观空间结构图
2.2遗址保护
规划对待遗址的态度是拒绝为了发展将一切推倒重来。拆旧建新也反对将遗址、文物单独隔离出来作为文化的象征物.成为一个僵化的木乃伊的做法。城市遗址在时代演变中应赋予新的功能、新的生命尤其是城市心脏地带的城市遗址。
2.3文物保护
规划从地形地势保护、大明宫历史格局的保护、重点遗址的保护三个方面考虑,强调重视文物保护工程的示范效应.强调保护与展示工程的先进性和探索性。规划还建议对遗址公园内非唐代的历史遗存,若存在文化价值及利用价值,并且对唐大明宫整体格局和主要遗址不起干扰和破坏作用者.在进行深入调查和鉴别的工作基础上,同样应予以保护和利用。
三、得失分析
3.1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成功之处
3.1.1考古工作先于规划设计,坚持了考古研究为基础、遗址保护展示为主体的原则
遗址保护与展示必须以考古成果为基础,兼顾全面性和有效性,坚持最小干预、可逆和可识别的原则,确保考古和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规划设计前,对遗址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探掘,但不是全部都进行考古发掘,因为发掘也是对遗址的破坏,只是最大限度揭示遗址的格局,为持续保护和遗址公园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1.2积极探索土遗址展示方法,营造真实可感的文化景观
鉴于土遗址可视性较差的实际,遗址公园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遗址展示手法,如:地面标识、植被标识、局部复原等展示手法。地面标识展示是大明宫遗址广泛运用的展示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有宫墙遗址、浴堂殿等。宫墙遗址在地面覆土保护后,采用了以草本植被绿化和石条勾勒边界的展示方式对宫墙的平面位置、宽度等历史信息予以显现。浴堂殿等宫殿遗址则采用了仿夯土矮墙、矮柱、地面铺装等方式对其建筑格局进行了标识展示。此外,虚拟展示、整体展示、考古过程展示等新的展示理念也进入了展示体系,并得以逐步实现。如:大明宫中轴区域的宣政殿、紫宸殿运用意向展示方法。
3.1.3注重与遗址的安全距离
工程与遗址要避让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在实施中不会损害真正的遗产。任何建设,包括展示保护厅、诠释性构建物、服务设施、道路、绿化、水面都与遗址保留了足够的安全距离。如规划在太液池岸边设计中新岸线退老岸边分别为5m-10m丹凤门、玄武门等均对遗址线做了安全的退让。
3.1.4景观设计符合历史环境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以唐大明宫遗址的文化内涵为主导,通过空间布局、建筑构造、植物配置等,以景观形式体现遗址公园的主题形象,使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盛唐文化的魅力,了解到古代帝王宫廷生活的景园环境。
3.1.5 单体遗址保护尊重原貌
大明宫遗址在单体遗址的保护展示中尊重了遗址本体原貌,减少人为干预,坚持了可逆和可识别的原则。现存于地面上的遗址夯土台基,用砌体封闭工程保护方法(亦即保护性复原工程方法)应是较为稳妥的方法。因为它既保护了原有遗址不再受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又基本再现了该建筑使用时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具可逆性,它是一种对残存于地面上的土遗址将保护与展示有机结合的工程保护办法。同时,可逆性还体现在除丹凤门等特别重大的工程外其余都符合临建的原则,同时允许遇重大灾害结构可修、可补,适当降低抗震设防等级提倡以单层钢结构为主采用便于拆卸及重复使用的新型建材。
3.2.4坚持最小触动的原则
规划对于必须跨过的小遗址点或片,都进行了完善的保护,同时给予充分的标识。如在宫苑区的东西干道上,规划将道路两侧的遗址做了覆土标识,道路下的原有夯土遗址在路面上也用黄色的砾石面做了标识,坚持了对遗址最小触动的原则。
3.2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不足之处
3.2.1部分区域与历史格局不符
东内苑和宫区中北部的三面夹城区域,是大明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相关规划中,东内苑被分割在规划范围外,夹城区域未规划任何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相关史料和考古成果表明,该区域内分布有大量遗址,如翰林院、藏库、龙武军和神策军及御林军驻地、飞龙厩、内重门、龙首殿、龙首池等,除西夹城南端部分外夹城其它区域均未进行详细的考古勘探和发掘。遗憾的是,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在此区域没有作任何遗址展示却设计开挖了与历史不符的水系,缺乏科学与谨慎态度。
3.2.2遗址保护类标识尚不完善
目前缺少遗址保护类标识,仅有一般安全警示和秩序引导标识,应增加警示、引导游客 行为的遗址保护类标识。
四、结语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遗址保护形式,在传统“博物馆”的保护模式的基础上,将遗址本身及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妥善的保护、还原,并以有效的方式展示出来对社会开放,是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的统一。
保护近现代遗产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对促进全社会的幸福与和谐,保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健康心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笔者希望本文的探索能为近现代遗产的保护、遗址公园的保护发展模式及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带来有益的思考。
论文作者:梁园芳,吴欢,马文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遗址论文; 公园论文; 大明宫论文; 标识论文; 国家论文; 工程论文; 格局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