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企业论文,上海论文,应采取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上海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状况
1.1994年末上海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状况
1994年末上海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构成状况,由表1可知。
上海国有工业企业1994年末的负债总额为1533亿元,资产总额为248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6%,其中流动资产负债率为92.1%,长期性资产负债率为29.9%;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54亿元, 负债权益比率为1.61。上海地区国有中央工业企业1994年末的负债总额为426亿元, 资产总额为106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9.9%,其中流动资产负债率为71.2%,长期性资产负债率为16.8%;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41亿元,负债权益比率为0.66。上海国有地方工业企业1994年末的负债总额为1107亿元。资产总额为142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8%,其中流动资产负债率为103%,长期性资产负债率为47%;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3亿元,负债权益比率为3.54。
2.1994年末上海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状况的特点
(1)从总体上来看,上海国有工业资产负债率正常, 负债权益比率合理;但中央与地方国有工业差别较大,中央企业权益资本充裕,资产负债率偏低;地方企业权益资本不足,资产负债率偏高。根据世界银行在工业项目评估中,一般要求权益资本占总投资的30~40%,即按资产负债率为60~70%之间或负债权益比率达1.5~2.3之间的标准来比较;上海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1.6%,负债权益比率为1.61,接近低限,说明总体负债水平适度,权益资本比较充裕。其中,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为39.9%,负债权益比率仅为0.66,均大大低于经验标准;地方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8%,负债权益比率为3.54,均高于经验标准。
(2)流动负债过度,地方企业呈现出资不抵债的状况。 根据世界银行工业项目财务分析的要求,流动比率数值的经验标准一般要求能达到2来推算,流动资产负债率应为50%, 而上海国有工业企业总体达到92.1%,其中,中央企业为71.2%,地方企业为103%, 分别超过经验标准42.1、21.2、53个百分点,说明流动负债过度。尤其是地方企业不仅超过1倍而且是流动资产总额不抵流动负债总额达24亿元之多。
表1 1994年末上海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状况表 亿元
1.根据上海市统计局1994年度工业统计年报资料编列;
2.长期性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其他资产=资产总额-流动负债。
(3)长期负债水平偏低。 长期负债是企业长期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对应的资产构成是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及运用资本。长期性资产的负债水平可以根据资产负债率经验标准和流动资产负债率经验标准来推算。如前所述,资产负债率应为60~70%,流动资产负债率应为50%,则长期性资产负债率应在30~70%之间。表1 列示的上海国有工业企业的长期性资产负债率为29.9%,其中中央企业为16.8%,地方企业为47%,均处于较低水平。
(4)行业间水平均衡。上海国有地方工业部门1994 年末的资产负债状况,由表2可知。 从测算的资产负债类比率可知:资产负债率最低的是建材工业达69.3%,最高的是医药工业达86.3%,大部分高于经验标准5~1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负债率最低是机械工业达93.1%, 最高的是纺织工业达113.9%,均高于50%的经验标准以上; 长期性资产负债率最低的是冶金工业达35.5%,最高的是医药工业达64.9%,均低于65%的经验标准均值。
(5)企业间负债水平悬殊。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上海经济信息咨询公司数据库所存1285户国有工业企业资料,可知1994年末企业资产负债水平。
表2
1994年末上海国有地方工业部门资产负债状况汇总表 亿元
注:①根据上海市地方财政局1994年末统计资料编列;
②长期性资产=资产总额-流动负债;
③各部门加总不一定等于总计。
资产负债率最高的是上海大明造纸厂,达189.4%, 最低的是上海标准件材料一厂,仅为16.33%,两者相差达10倍以上。 根据该库列示的资料表明,在1285户中,资产负债率达70%以上的共926户, 占总户数的72.1%,其中负债超过资产总额的有146户,占总户数的11.36%;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的为359户,占总户数的27.9%。
流动资产负债率最高的是上海新型发酵厂,达1066%,最低的是中联色织厂,为-7.8%,即无负债。根据该库列示资料表明,在1285 户中,流动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有1253户,占总户数的97.5%,其中超过100%的有754户,占总户数的58.7%;流动资产负债率符合标准的,即低于50%的仅32户,占2.5%,其中2户无流动负债。
固定资产长期负债率〔1〕最高的是胶鞋公司,达2755.6%, 最低的是上海铁合金厂,为无负债。根据该库列示资料表明,在1285户中,固定资产长期负债率超过70%的有332户,占总户数的25.8%, 其中超过100%的有160户;无负债的128户,其中固定资产净值超过1000 万元没有长期负债的共17户。
二、解决上海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负债过度的对策措施
1.目标要求
在论述解决上海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负债过度的对策措施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要求,然后才能有的放矢。要设定目标,首先必须科学地确定适度负债权益类比率,其次是结合1994年末的资产负债存量状况确定合理的负债额度和权益资本额度以及增资减债目标,最后是设定期限要求。
(1)适度负债权益类比率的确定及其依据。 一是适度负债权益比率期望值为1.857,适度资产负债率期望值为65%。 这一期望值的确定依据是:前面提到,世界银行在评估项目时,一般要求权益资本占总投资的30~40%,即负债权益比率为1.5~2.3之间,由于我们的分析对象是数千工业企业这样一个总体,为此取中间值,即权益资本占总投资的35%,负债总额占总投资的65%,则负债权益比率应为1.857(65%:35%),资产负债率为65%。二是适度流动资产负债率期望值为50%。这一期望值的依据也是以世界银行财务分析的经验标准为准,即流动比率为2,则流动资产负债率为流动比率的倒数,即1/2或50%。三是适度长期性资产负债率的期望值在48~58%之间。根据上海近几年流动资产总额占资产总额约50%的特征,以及上述适度流动资产负债率期望值为50%的目标,可以推得适度流动负债总额约占资产总额的25%,长期性资产总额可占资产总额的75%;再根据上述适度资产负债率期望值为65%的目标,则可推得适度长期性负债总额可占资产总额的40%,长期性资产负债率约为53%(40%÷75%);最后,我们确定上下各浮动5 个百分点,则适度长期性资产负债率的期望值区间约为48~58%。
(2)适度负债额和适度权益资本额的确定以及增资减债期望值。 第一,上海国有工业企业1994年底的适度流动负债额应为611亿元, 其中,中央企业应为208亿元,地方企业应为403亿元;与1994年底的存量相比,减少流动负债的期望值为515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应减少89 亿元,地方企业应减少426亿元。第二,上海国有工业企业1994 年底的适度权益资本额为870亿元,其中,中央企业为373亿元, 地方企业为497亿元;与1994年底的存量相比,权益资本总量已满足要求,但由于中央企业超额268亿元,故地方企业应补充184亿元。第三,上海国有工业企业1994年底的适度长期负债额应为1006亿元,其中, 中央企业应为486亿元,地方企业应为520亿元;与1994年底的存量相比, 调高空间尚余599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可调高357亿元,地方企业可调高242亿元。
(3)期限要求和年度目标。 根据上海加快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规划要求和上述减债目标要求,我们把期限定为3~5年。其中,中央企业为3年,每年调整长短期负债结构量约为30亿元;地方企业为5年,每年调整长短期负债结构量约48亿元,每年增资减债量约37亿元。
2.对策措施
根据上海国有工业企业1994年底流动负债过度、长期负债偏低、地方企业权益资本不足的特点和上述目标要求,作者个人认为解决上海国有工业企业过度负债的对策是贯彻“调整结构、增资减债”八字方针。调整结构是指以调高长期负债的比重来减少过度的流动负债水平,此举可降低流动负债331亿元,完成目标要求的64.3%。 增资减债是指以增加权益资本和减少流动负债额度的办法来减少过度的流动负债水平,此举可降低地方企业流动负债184亿元,完成目标要求的35.7%。
关于调整结构的措施。
(1)调查落实部分企业短贷长用情况, 对确属企业(或项目)需要长期性投资的(包括运用资本不足)可发放长期贷款,并收回相应额度的短期贷款,或者采取签约方式把短期贷款转作长期贷款。
(2)在今后3~5年内,配合企业加速技术改造的需要, 适当增加长期性贷款,即通过增量结构的改变来优化以后年度的长短期贷款存量结构。
关于增资减债的措施。
增资减债措施主要是针对上海国有地方工业企业权益资本不足、流动负债过度而采取的手段。增资减债有两种含义或途径:一是通过增加企业权益资本用于清偿各种借款和应付帐款来达到减少负债的目的;二是债权人通过豁免企业债务、冲销企业资产坏帐或权益资本赤字来达到降低企业负债的目的。前一种是典型的增资减债,后一种是变相的减债增资。这里是不是直接冲减流动负债没有关系,因为如果直接冲减了长期负债,就可以为调低流动负债留出了空间。
(1)关于增加企业权益资本的措施。 增加企业权益资本必须依靠各种投资主体。在我国,现有的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主要有国家、部门、企业、集体、个人、外商等。但是,我们这里研究的是纯国有工业企业的实质性增资,因此,我们这里不讨论目前流行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吸引外资等手段,也不讨论财政发债券代企业偿还银行债务的虚拟资本意义上的债权转换,只讨论实实在在的增加企业权益资本的措施。从这种意义上说,国有工业企业的增资只能一靠自己,二靠国家。
首先,我们谈谈企业靠自己增资的措施。
一是盘活资产存量。据有关报道称,上海40%左右的工业企业分布在市区。近几年,许多企业实施了就地开发房地产业和易地生产大调整,获得了大量资本和发展空间。截止1994年底,通过批租、转让、出租等手段,上海市区共有481块、332.9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改变了使用性质。1993年9月,大隆机器厂批租出1.52万平方米的一块土地就获1.2亿元资金,其中用于补亏的达4000万元。目前许多重点解困企业正准备采取这一措施,作最保守的估计,仅盘活工业用地一项,今后5 年每年净增10~12亿元资金不成问题。
二是组建集团、债权转股权。上海企业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兼并一批破产或濒临破产的企业,以转换被并企业的负债为集团公司的股权。企业兼并从理论上说并不能减少企业负债总量,但由于主体合一,可以使企业间的外部债务关系转变为内部债务关系而使总体的资产负债对比结构转变为资产权益对比结构。所以,组建企业集团应该是债权转股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由于企业集团的组建尚处于试点阶段,不应给予过高的期望,所以,在今后5年间, 上海地区平均每年能转变2~3亿元的债权就是不小的成绩了。
三是制止效益滑坡。1994年,上海国有地方工业企业总体的亏损总额与利润总额基本持平。这就是说,数千地方企业兢兢业业经营了一年,除了给国家交税以外,总体上自身未增加丝毫积累。与1993年相比,1994年度利润总额降低了19亿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增加了8.5 亿元。如果从1995年起能制止效益滑坡,即亏损额不再增长,利润总额不再下降,则相当于一年能增加权益资本20多亿元。
四是组建国家控股的工业投资基金组织,实行体外增资。我们这里提出的“组建国家控股的工业投资基金组织”,目的是从社会吸纳资金后用于国有工业投资,即从国有工业体外组建一批机构固定地为国有工业增资服务。它与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的区别是投资基金组织与企业筹集的都是长期投资性质的资金。1994年上海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额约为390亿元,今后5年中,每年只要能动员1 %的储蓄存款增长额参加工业投资基金,则平均每年可动员4~5亿元用于国有工业增资。
其次,我们谈谈企业靠国家增资的措施。所谓“企业靠国家”,我们这里指的是地方企业靠地方财政。
一是地方财政拨补或调节。由于上海发展的迅速,这几年地方财政收支也高速增长。1994年上海地方财政支出近200亿元,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34亿元、企业挖潜改造支出14亿元,可见财源充沛,实力雄厚。但是考虑到财政有财政的难处,所以我们考虑了三种方案:第一, 今后5年内,每年为国有地方工业企业拨出4~5亿元解困基金;第二,在今后5年内,适当调整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支出的比重为3:2,这可以使老企业每年获得5~7亿元的资金;第三,新建或大型改造项目不留流动资金缺口。
二是所得税返回或降低所得税率。可考虑在统一实行33%的所得税率后,对部分经济效益和利润水平低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再适当给予优惠。上海国有地方企业总体利润总额不大,1994 年应交所得税总额才5亿元,按18%计才减征46%约2.3亿元,仅影响地方财政收入1.3%。
三是“拨改贷”债务改投资。“拨改贷”债务实质是财政用于拨款项目的建设资金改由建设银行实行贷款管理,现在再改为投资理所当然。目前上海地方“拨改贷”未还金额约4亿元,我们期望今后5年每年能有1亿元改为投资用于转制企业增加资本金。
其他如“地方财政发行地方债券”、“减免企业欠交的税利”等措施也可一试。
(2)关于减轻企业负债的措施。 减轻企业负债必须依靠各种债权主体。目前,国有工业企业的主要债权主体是银行、非银行信用机构、事业单位、往来客户和地方财政。由于事业单位债权数量有限,上海企业客户往来的应收应付帐款规模比较合理,地方财政对国有地方工业企业的应交税利债权可以视同内部往来,所以我们将研究对象集中在银行和非银行信用机构对企业的债权上。
一是冲销呆帐准备金。这是理论界早就瞄准的热点。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潜力有多大?对象是什么?结余怎么办?先谈潜力,1994年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长短期贷款规模约900亿元,今后5年平均每年按1000亿元规模和9‰的比率,每年可计提9亿元呆帐准备金。再谈冲销对象,目前限于破产企业不尽合理,应扩大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报废造成的投资损失。最后谈谈结余怎么办?目前的问题是大量该冲销的未能及时冲销,以致造成可提取的额度每年不能提足,结果是虚增了利润返回国家财政,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恶化,地方企业负债不能减轻。实质是企业没有从国家财政的优惠政策中得到实惠,银行没有从国家财政的让利政策中净化资产质量。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用好用足呆帐准备金为企业转制服务,为银行转制服务。
二是贷款挂帐停息。这是银行扶持危困企业的常用做法。这里我们来讨论一下对象、承受力和影响。向上面一样,今后5 年平均每年按1000亿元规模,三类贷款比率按5~7%计,则每年有50~70亿元贷款需要挂帐停息;按年利率10%计,银行利息损失5~7亿元, 相当于年增300亿元贷款规模的纯利,这与1994年贷款增长额度相当。贷款挂帐停息,银行实际损失额占40%左右;坚持不停息,作应收未收利息处理,税利全额扣缴,银行贴息60%左右,且有全额坏帐的可能。因此,对危困企业应实事求是地采取部分贷款挂帐停息的措施。
综上所述,今后5年中, 我们期望上海国有地方工业企业靠自己每年增资16~20亿元,上海地方财政为它们每年增资7~8亿元,上海银行等金融企业每年为它们减债14~16亿元,那末,我们就有希望实现前述预期5年内增资减债184亿元的目标要求。
注释:
〔1〕由于长期性资产数据一时不易加工整理, 故只能用长期负债与固定资产的比例来说明。
标签:资产负债率论文; 长期负债论文; 央企论文; 负债权益比率论文; 长期资本负债率论文; 资本总额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权益比率论文; 负债融资论文; 流动资产比率论文; 资产总额论文; 权益资本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长期资产论文; 长期资本论文; 企业增资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