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奖励获奖项目侧记
文/刘毅
3月27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两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要求,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部署推进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大会颁发了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宁生宣读通报。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出突出贡献奖2人、自然科学奖2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0项)、技术发明奖14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奖133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103项)、科技合作奖5人,合计176项(人)。
正是那几天,我们在一则新闻上看到泰国有个女孩,因病去世后父母将其冷冻的消息。作为一名儿童文学编辑,妈妈萌生了同样的念头。
深入推进全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
2018年年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总体要求,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遵循激励自主创新、支撑战略发展、鼓励开放合作、突出价值导向、坚持质量优先原则,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奖机制,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着力构建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符合我省发展实际的科技奖励体系,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重要支撑。
结合智慧园区总体构想,借助现代化技术推动园区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遵循信息化全生命周期建设原则,建立对应的智慧园区标准,为后续的智慧园区建设奠定基础。智慧园区建设中,其中包括智慧园区规划、建设、运维、服务和保障多方面。智慧园区建设路径如图2所示。
改革方案提出9项重点任务:重组科技奖励体系、实行提名制、创新评审制度、调整奖励对象要求、规范科学技术奖设置权限、优化专家评审机制、健全公开透明的科技奖励诚信制度、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奖励和大力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
华堂村桃形李没有后续的加工工业,还停留在销售食用鲜果阶段,期间只有8月上旬10多天的上市期,难以贮藏,由于农药残留量等原因,目前还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现场
按照国家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精神,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省科学技术奖的奖种设置,在原三大奖种基础上增设突出贡献奖、科技合作奖,即新的奖种包括突出贡献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合作奖五大类别。同时,方案还将现行由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推荐方式,改为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提名的制度,进一步简化提名程序。提名者应遵守提名规则和程序,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有效性负责,并在提名、答辩、异议处理等工作中承担相应责任。
按照改革方案要求,新的评审制度实施定额的原则。每年的科技奖励评审控制奖励数量,提高奖励质量,授奖总数由不超过264项减少到不超过185项。同时鼓励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进一步优化奖励结构,逐步提高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的授奖数量比例,并适当提高奖金标准,强化科技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所以把窗户关上不但不是坏事,而且成为必须要做的事。如果想做一个保有巨大创造力和思悟力的人,还是需要想想这两个字:清寂。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美国那个梭罗跑到湖边林子里封闭自己的奥妙,他种地写作,想些事情,清心寡欲。这果然使他聪明了许多,比别人特殊了一些。他知道的事情都是城里人闹市中人所不知道的,而那些人知道的,大致都是一些重复了无数遍的东西,所有那一切都登在报上印在书上,知不知道、早一点知道晚一点知道都无大碍。
全面展示我省高质量自主创新成果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现场
2018年是我省落实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精神的首个年头。该年度共受理省科学技术奖提名743项(人),其中突出贡献奖7人、自然科学奖83项、技术发明奖41项、科技进步奖603项、科技合作奖9人。经形式审查,受理有效提名680项(人);未通过形式审查63项,主要存在成果重复使用、知识产权不明晰、重要材料不完善等问题。经网络评审、学科(专业)组会议评审、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与异议处理等程序,完成了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评审工作。此外,在原有的省直部门、地市科技部门等提名推荐基础上,2018年增加由具有提名资格的学会、行业协会以及专家提名省科学技术奖,有效拓宽了提名渠道,丰富了优秀项目成果来源。2018年共受理学会、行业协会及专家提名项目40项,占全部提名项目的5.4%,其中获奖11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6.2%。
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大多是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的优秀成果,基础研究项目周期一般长达10年左右,技术进步、产业创新项目周期一般达到5~8年左右。总体获奖率从2017年度的40.7%下降到2018年度的25.9%,评审竞争更加激烈、获奖难度明显加大、获奖项目(人)含金量更高,获奖项目成果充分展现了我省大力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强省取得的突出成效。
此外,本年度的青年科学家获奖群体同样引人注目。年度获奖项目(人)中,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有62人,占比达34.8%,其中一等奖项目13人、二等奖项目49人,充分说明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步成长为我省科技创新中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前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突出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坚持宁缺毋滥、优中选优的原则,充分体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解决“卡脖子”问题政策导向。在2018年度176项获奖项目(人)中,技术发明奖有14项,占比达7.9%,奖励数量和占比同样为历年来最高。从2018年度获奖项目看,有一批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也使我省自主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杰出科学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起榜样
在通常情况下,约90%的患者可在受累皮肤处观察到网状青斑、紫癜、青紫色团块,典型的情况为双足受累,一般累及多个脚趾;同时会感到灼烧样疼痛[5]。病情严重会出现足趾局部溃疡甚至坏疽。
2018年度突出贡献奖两位获奖者之一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李立院士,在我省努力耕耘近三十年,潜心研究西电东送关键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建设大电网现代仿真平台,有力推动了我省能源电力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乃至世界前列,在多个领域引领我国能源电力技术的发展,并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另外一位获奖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致力于鼻咽癌这一号称“广东瘤”的中国高发肿瘤治疗研究三十多年,将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由60%提高到84%,他的研究成果使我国鼻咽癌临床研究由“跟跑者”变成“领跑者”。同时,这两位杰出科学家现在还活跃在科研一线,他们对科学的执着和追求、永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川西北江河源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与西藏藏族自治区、青海省和甘肃省交界(图1)。包括石渠、甘孜、色达、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共7个县,面积共73 495.63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 15.12%。 川西北江河源区植被类型以草地为主,作为中国八大牧区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向高原过渡地带,是长江、黄河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该区海拔较高,平均海拔3 500 m以上,年均温-2~4℃,年平均降水量在500~800 mm,生态环境脆弱,属于高寒气候,加上多年来过度放牧,沼泽和草地退化严重。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主力军和企业生力军作用,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对接国家基础研究重大布局,着眼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及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创新成果重大突破。在2018年度176项获奖项目(人)中,自然科学奖有22项,占比达到12.5%,奖励数量和占比均为历年来最高,对比2017年度实现了翻倍式增长。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充分展现了我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潜心攻关奋力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
如由南方医科大学高天明等人完成的“抗焦虑新靶点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属于基础医学领域,病理性焦虑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阐明病理性焦虑的发病机制,寻找抗焦虑的新药靶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研究团队针对当前病理性焦虑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上抗焦虑药物治疗有效率低、副作用大及高复发率等问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在国际上率先发现BDNF-TrkB 信号通路在青春期社交隔离导致的创伤性记忆持续保留中的重要作用等系列成果,主要科学结论、学术观点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相关研究成果为病理性焦虑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新药靶,为焦虑症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如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等人完成的“超导磁共振快速成像关键技术、系统与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长期以来磁共振高端医疗设备极度依赖进口、医学影像核心技术缺乏的现实情况,通过历时八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制成功国内首款联影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创立了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体系,打破了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和临床应用,系列超导磁共振产品累计销售400余台、进入上百家三甲医院,实现产值逾30亿元。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稳健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等举措,持续优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稳健。在2018年度176项获奖项目(人)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总数达到119个,占获奖项目总数的67.6%。从牵头项目看,由企业或依托企业牵头完成的有61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4.6%;由高校或依托高校牵头完成的项目有60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4.1%;由科研机构牵头完成的有31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7.6%;由卫生医疗机构(含高校附属医院)牵头完成的有18个,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0.2%;企业牵头完成项目数位居首位。此外,2018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中共有167家企业,107家为民营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等,国有企业66家(其中中央驻粤企业有28家),各类企业在创新热潮中竞先迸发,成为推动我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健全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明确提名者、被提名者、评审专家、组织者等应遵守的评审纪律。同时,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实行诚信承诺机制,为各奖励活动主体建立科技奖励诚信档案,纳入科研信用体系。
科技进步奖主要表彰技术创新性突出、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或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改善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是体现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应用的奖项。2018年度科技进步奖共有133项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103项,这批获奖项目成果在转化应用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据统计,成果转化应用后在完成单位新增销售额累计达到1682.7亿元、新增利润累计达到293.0亿元,在应用单位新增销售额累计达到1638.7亿元、新增利润累计达到212.0亿元,充分展现了我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黄辉等人完成的“双级压缩变容积比空气源热泵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针对常规热泵空调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使用时制热量不足、能效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在-35℃~54℃范围内高效可靠运行的三缸双级变容积比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形成了多项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寒冷地区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近三年应用项目相关技术的热泵空调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达25.4亿元,新增税收2.9亿元。
如特等奖获奖项目“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重点解决跨境桥岛隧集群工程在建设管理、运营管理、跨境通行、防灾减灾、职业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减排、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120年使用寿命保障等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成果已经全部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与运营管理,降低碳排放36.8万吨以上,节约运行费用约6亿元,研究成果也已在虎门二桥、深中通道、费马恩海峡通道等国内外类似工程及“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广应用,标注了我国工程建设新高度。
The effects of STAT3 and VEGF on gastric cancer have been reported.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STAT3 acti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anges in gastric mucosa from chronic gastritis to gastric tumor via the STAT/VEGF pathway.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港澳机构或人员参与的项目分布于多个领域,参与机构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知名高校。此外,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产业变革前沿,大力吸引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有省外单位参与的项目达到40个,占获奖项目数的22.7%,参与项目研发应用的省外单位分布于北京、上海、浙江等10余个省市。
如由中山大学赖剑煌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阮邦志教授等人历经十余年研究攻关合作完成的“视觉鲁棒特征提取与非线性分析”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在人脸鲁棒特征表达机理、非独立特征融合理论、高维特征的紧致鉴别分析等模式识别理论上获得重大发现与开拓创新,部分成果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与转化,在2017年全球财富论坛人脸身份验证、广州市高考考生人脸身份验证、广州市地铁人脸识别等多行业的典型场景均取得重大应用成效。
对外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我省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有着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四十年来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成果,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到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创新创业,已成为促进我省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为表彰对我省科技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省外个人或组织,2018年起我省重点面向粤港澳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等设立了科技合作奖。2018年度评选出的5名科技合作奖获奖人来自荷兰、英国、乌克兰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均长期与我省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为我省引进技术、合作研发、培育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彰显我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
如科技合作奖获得者乌克兰籍科学家郭瑞·弗拉基米尔(Korzhyk Volodym yr)自2011年被正式聘任为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乌方院长以来,积极推进中乌研究院的建设,在引进乌克兰创新团队、先进焊接技术装备、促进我省科研院所、企业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成果应用于我省核电重点装备、大型水面舰船制造等战略领域,为我省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赶追国际先进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科技合作奖获得者荷兰籍科学家周国富教授,从2005年年底开始与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为我省牵线引进了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内的6名发达国家院士等国际顶尖专家,促成了我省高校与海外高校合作共建多个科研平台,联合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促使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快速发展并顺利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梯队,带领的国内外团队在绿色光电子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有力促进了我省绿色光电子产业技术进步。
总体来说,2018年度获奖项目体现了我省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这些成果令人倍感振奋,有力推动了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省科技工作者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各项决策,以获奖的优秀集体和个人为学习榜样,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广东省论文; 获奖项目论文; 科技奖励论文;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论文; 科技创新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习近平论文; 粤港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