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孙辉睿,赵晓明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孙辉睿,赵晓明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在临床上,术后认知发生功能障碍(其英文简称是 POCD)为轻度性认知障碍中的一种。其表现主要是患者发生精神错乱和焦躁或者抑郁。以及记忆缺损和性格的变化。同时也为老年病人术后于神经系统经常见到的并发症。虽然如今各类手术均伴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有关提高。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 POCD 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却没有减少。而且认知功能发生障碍不仅妨碍了病人正常的生活。而且其对疾病本身的恢复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目前为止,POCD 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也有研究认为是因为麻醉药物的原因,促使 POCD 发生。而且不同的麻醉方式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提示应该关注全身麻醉给患者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本文即通过对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给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为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 2014年 12 月到 2016年 1 月,我院诊治确定要实施手术的老年病人 13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65 例。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 35 例,女 30 例。年龄 61 到 87 岁。平均 72.4±4.1 岁。

对照组男 32 例,女 33 例。年龄 60 到 86 岁。平均 71.9±4.2 岁。两组手术的部位包含:下腹部 70 例。四肢 60 例。两组患者在以上资料统计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已经分好组别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治疗。治疗方式采用如下标准进行。观察组患者实施硬膜外的麻醉。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两组病人都于麻醉之前和手术之后的 6h 和 24h 以及72h。依 MMSE 法对病人的精神状态实施评分[4]。其中 MMSE 的评分结果若比基础值 2 分要低。则认为其发生认知功能的下降。同时观察及比较 POCD 的发生率。麻醉药的用量和手术之后病人疾病的恢复时间。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研究。在两组病人手术之前都使用苯巴比妥钠剂量 0.1g。以及阿托品剂量 0.5mg 进行麻醉。对照组用芬太尼的剂量为4?g/kg。异丙酚的剂量为 2mg/kg 进行静脉诱导。气管插管之后与麻醉机相连接。同时给病人吸入氨氟醚保持麻醉的状态。手术中可以看情况进行间断性地追加芬太尼药物。观察组则视手术的部位以椎体的间隙作为穿刺点。给予其 2% 剂量的利多卡因行硬膜外的阻滞,术中根据时间追加药物维持麻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 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两个组别 POCD 的发生率及麻醉情况的对比。观察组发生POCD 共 19 例,占比 29.2%。恢复时间为 16.2±2.1。而对照组发生POCD 共 24 例,占比 36.9%。恢复时间为 24.1±3.3h。故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个组别的 MMSE 评分对比。麻醉之前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MMSE 评分上相比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手术后 6h 和手术后 24h,以及手术后 72h 的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手术后 72h 和麻醉之前相比,评分无明显变化。而手术后 6h 以及手术后 24h 和麻醉之前相比,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所有时段和麻醉之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手术之后产生认知功能的障碍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一个术后早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 POCD 的发生,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同时作用所产生的结果[5]。有大量的研究说明,使用全麻类的药物能够影响到手术病人对于记忆的认知功能。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构经过实验表明。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之下。实施非心脏类疾病手术的老年病人于手术完成的一周之后 POCD 的发生率大约为 25.8%[6]。根据相关的研究,这可能是由于全身麻醉类药物会依靠影响到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从而损害记忆。最终改变或者损害病人大脑而引发[7]。不过也有其他的研究证明,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老年病人的手术之后的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不同。只不过原因尚未清楚。本文即通过对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给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观察组发生 POCD 共 19 例,占比 29.2%。恢复时间为 16.2±2.1。而对照组发生 POCD 共 24 例,占比 36.9%。恢复时间为24.1±3.3。故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之前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 MMSE 评分上相比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手术后 6h 和手术后 24h,以及手术后 72h 的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手术后 72h 和麻醉之前相比,评分无明显变化。而手术后 6h 以及手术后24h和麻醉之前相比,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在所有时段和麻醉之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麻而言。给老年病人产生的POCD 的发生率低。影响较轻。疾病恢复的时间短。而且对于不会增加麻醉药物的剂量。是老年病人行手术之前更为适合的麻醉方式。综上所述,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POCD 的发生率低。有益于患者康复。是适合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李凤英,龙绍祥.全麻合并腰一硬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15-116.

[2]孙成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34):50-51.

[3]吴文军.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创伤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494-495.

[4]宋瑞凤,程桥,田首元,等.不同全身麻醉方

论文作者:孙辉睿,赵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孙辉睿,赵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