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医院精神科 100042
【摘 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zmukler的照顾者体验问卷,对本院1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ECI每个条目百分比均大于 50%,其中对患者疾病感到沮丧、惧怕家中来访客、惧怕告诉其他人3个条目百分比大于 85%,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在对患者疾病感到沮丧、担心向他人解释患者疾病、感到羞辱三个条目上有显著差异(P<0.01);在惧怕告诉其他人方面存有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病耻感,对家属进行针对性干预,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
病耻感是指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耻辱体验,反应了患者的一种心理应激反应[1]。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不仅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痛苦,还给其家庭带来了病耻感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2]。近年来,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病耻感研究已受到精神卫生领域的普遍关注,人们普遍认识到,病耻感不仅给患者预后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给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3]。本研究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家属病耻感现状,提高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减少病耻感的发生,促使更多精神卫生工作者与社会大众关注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35例。入组标准:患者为精神分裂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家属为与患者共同生活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本人无精神障碍性疾病。 其中男 62名,女 73名,年龄 20-66岁,平均年龄(42.12±2.32)岁。 文化程度:初中40人,高中 52人,大专及以上43人。 与患者间关系:父母 65人,配偶 40人,子女24人,兄弟姐妹6人。
1.2 方法
1.2.1 应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完成对患者家属的一般资料收集。包含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患者的监护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了解情况。
1.2.2精神疾病家属病耻感评定采用照料体验问卷“照顾者体验问卷(Experience of Caregiving Inventory,ECI)”由Szmukler 编制,该问卷为由五个条目组成,包括:对患者的疾病感到沮丧;惧怕告诉其他人;惧怕家中来访客人;感到羞耻;担心如何向他人解释患者的疾病。 采取 0-1 级评分,是为 1 分,否为 0 分。
1.3统计学方法
对获得的问卷资料进行审核、整理,采用 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描述性分析 、t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家属ECI评分比较(表1)
表 2 表明,患者父母 、配偶 、子女及兄弟姐妹对患者疾病感到沮丧、担心向他人解释患者疾病、感到羞辱,3个条目上有显著差异(P<0.01);对惧怕家中来访客存有差异(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父母、配偶的病耻感程度明显高于子女、兄弟姐妹。由此可看出,病耻感对不同身份家属影响程度不一。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往往表现出行为怪异、甚至有攻击行为,对家属造成极大负性影响,产生自我歧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公众的认知与态度,精神分裂症患者承受着社会的偏见和不公平,人们不愿意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交往,其家属感觉到他人或社会给予的歧视态度,作为被歧视和排斥的家属常常在歧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将人们的贬低和歧视态度内在化,形成病耻感。
本调查结果表1显示,病耻感普遍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ECI每个条目百分比均大于 50%,特别是“对患者疾病感到沮丧、惧怕家中来访客、惧怕告诉其他人”3个条目百分比均大于 85%。家属病耻感的存在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最佳时间和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4]。病耻感降低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家属的耻辱感受和主观悲观反过来又会影响家庭关系和对患者的态度,进而影响到患者的预后[5]。
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社区卫生工作者要做好精神分裂症知识的宣传,了解管辖的精神患者病情,及时入户进行专业性家庭指导,做好患者及亲属的心理疏导,发现并纠正家属的异常心理问题,减少病耻感的发生,提高患者和家庭成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防止疾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1]狄峰,董毅,MiChael King,等.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本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5):343-345
[2]李艳,崔蓉,罗小年.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家属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3):227-229
[3]Anonynous.First person account.Life with a mentally ill spouse.Schiizo Bull,1994,20(1):227~229
[4]陈汝筑,黄守坚.治疗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3-176
[5]Tsutamoto T,Wada A,Maeda K,et al.Attenuation of compensation of endogenous cardiac natriuretic peptide system in conic heart failure:prognostic role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ymptomatic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Circulation,1997,96(2):509-516
论文作者:杨利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条目论文; 疾病论文; 家庭论文; 兄弟姐妹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