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双向渗透”发展模式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市论文,双向论文,大城市论文,农村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127.71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重庆市的基本市情特点,客观上呼唤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农村反向辐射大城市的“双向渗透”发展。
1.1 自然现状
众所周知,面积8.2万km[2]的重庆市是京、津、沪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4倍;人口3002万是前三个直辖市和总人口的83%,且重庆市有2400多万农民,占总人口的81%;所辖43个区县中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且还有21个贫困县,他们均是农业县,90%位于三峡库区。
1.2 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历史上,重庆曾经历三次“直辖”、三次计划单列的建制变化,并且解放后一直做为西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建设和发展,应当说,重庆市的工业基础还是较发达的,不论从技术装备水平、规模、管理水平还是总的生产能力在大西南乃至全国均具相当的实力。而与此不相称的是较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粗放、农用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人均收入与城市形成较强烈的反差。
1.3 劳动力配置极不合理的客观现实
土地、劳力、资金、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四大基本要素,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前文已述,新重庆最突出的问题是3002万人口中,81%是农民,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067hm[2],大量的农业人口滞留于农业,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奔小康的步伐。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比较了世界60多个国家的相关统计资料后得出结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1000美元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约为17%:45%:37%。这也提醒了处在世纪之交的重庆,任劳动力资源壅集在第一产业不仅对农民增产增收无益,而且可能对脱贫奔小康工程构成较大的威胁。
1.4 自身发展的需要
重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差,统计资料表明,重庆市与上海相比,其差距显而易见。
这种差距的客观性迫使重庆市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尽早与其它先进地区靠拢。但任何地区的发展仅靠局部的发展是无能为力的,同时也不能让劫富济贫式的“片面共同富裕模式”重蹈覆辙。从世界许多国家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互补,工农齐上,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从重庆市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功能,促成大农村的“后发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路子显得十分紧要。
2 可行性分析
2.1 资源市场状况是双向渗透发展的客观基础
据资料分析:拥有丰富资源的万县、涪陵、黔江与工商业基础雄厚的主城区将在一个区域经济内强化资源市场的互补。重庆主城区具有工商业与市场体系较发达的优势,重庆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医药化工和冶金为支柱,辅以机械、建材、电子信息等一批具有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的工业体系;市场体系也日渐成熟,如以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观音桥农贸市场、重庆人才和劳务市场、重庆产权交易市场为代表的要素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区域性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万、涪、黔自然资源较丰富,初步探明有40多种矿产资源,尤以天然气、岩盐等优势最为明显;有植物4000多种,动物8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一至三类保护的动、植物就有500多种;一批优质农林土特产品如桐油、生漆、蚕茧、中药材等在全国优势明显;且分布相对集中,便于开发。这种资源与市场两方面优势互补,是城市与农村双向渗透发展的基础。
2.2 三峡库区的开发与建设为双向渗透提供了契机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库涉及重庆市18个区县,且它们均在重庆21个贫困县之列,面积和人口均占重庆市的50%左右。从一定程度上说,三峡库区几乎包容了重庆市经济和社会所有的问题,完成百万移民工程和库区的开发与建设是重庆市今后15年的首要任务之一。李鹏总理曾高瞻远瞩地指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为此,中央给予了较充分的支持,包括政策优惠、协调兄弟省、市对口支援、优先发放移民专项基金等举措,这无疑是库区开发与建设的“催化剂”。作为重庆市自身来说,主动创造机遇,灵活把握机遇将库区的建设放在整个重庆市发展的历史轨道上来,通过项目带动、市场引导、产业优化等有力手段,把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距缩小,走城乡一体化道路也必将随着库区的开发与建设的深入而逐渐变为现实。
2.3 城市、农村的网络式分布是双向渗透的细胞组织
目前,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群已初显轮廓;以重庆为中心城市,万县、涪陵、永川为三大卫星大城,以黔江、江津、合川等为中等城市,以及其他各县城有机地连接成一体,层次分明、规模适度的长江上游城市群镶嵌在农村之中,相得益彰、互助有力,正如一个生命力强大的细胞组织,为双向渗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3 基本模式构想
3.1 点轴模式
即以原重庆市城区、万县市为基本的两点,沿长江为一轴。虽然重庆城区与万县这两点不具对称性,但通过长江为纽带可以把重庆的技术、工业优势有效地转移至万县,而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万县又可将丰富的资源优势传递给重庆。两点表现为经济上存在梯度的两级,两级的优势明显互补。
3.2 两个经济小圈
3.2.1 重庆城区经济圈。(1)核心层。包括重庆市的7个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培区。这一层主要是重庆工业、商业较发达的区域,是扩散功能的主要源动力。(2)传递层。主要包括涪陵市、合川市、永川市、江津市、南川市、万盛区、双桥区、綦江县、璧山县、铜梁县、长寿县11县市区。这一层主要是城郊结合地,是大城市与大农村的过渡区域。(3)辐射层。主要包括:潼南县、大足县、荣昌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及黔江地区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等11个县,它们是农业大县,是重庆市远郊农民的栖身之地,是被辐射的主要对象。
3.2.2 三峡库区经济圈。(1)核心层。即万县市的龙宝区、五桥区、天城区,它们是库区的经济中心,有一定实力的工业基础和较繁荣的市场。(2)传递层。即开县、云阳县、梁平县、忠县,它们是万县市的近郊,既有一定的农业基础,又有丰富的资源。(3)辐射层,即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它们多是贫困县,交通、通讯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亟需开发与扶持。
3.3 中心城市的扩散功能和大农村后发优势的形成
3.3.1 中心城市的扩散功能含义有双重:一是指重庆城区经济圈、三峡库区经济圈的核心层→扩散层→辐射层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级差异而层层传递;二是指城区经济圈对库区经济圈的辐射。
3.3.2 大农村的后发优势是利用优先发展地区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来发展所在地区(大农村)的可能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后发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后发比较成本优势;后发精神动力优势。
4 实现途径
4.1 强化工业优势,完善大城市辐射功能
重庆市城区位于长江上游与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商业重镇,对外贸易口岸,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整体经济实力较强,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雄厚,以汽车(摩托车)、冶金、化工、机电等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同时,重庆还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基础工业变为优势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并为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发展起到导向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重庆要按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不断完善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增强其对大西南地区尤其是重庆市的大农村全方位、综合性的扩散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区域性资金、商品、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完善对大农村的综合服务功能。
4.2 基础设施开路,资源开发带动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一系列产业都发展不起来。位于巴山深处的大农村过去正是吃了“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苦头,资源得不到利用,经济得不到发展。笔者认为,“点轴式”发展模式既包含沿长江黄金水道这一主轴,还包括乌江河谷,318、319两条国道线,渝怀铁路、达万铁路等两纵两横的次级轴。主轴线是重庆市的大动脉,横贯库区,串连万、涪及沿江各城,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是今后重庆辖区内产业布局的核心区域,通过基础设施的启动,一方面对库区移民开发、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农村富集的资源优势,依托国家定点的大项目,发展以天然气、岩盐为资源的大化工,以各种非金属建材资源为基础的大建材(水泥、建陶等);次级发展轴线对发展乌江流域和重庆东南部的黔江区域经济,开发水能、矿产及山区林特产的资源,形成化工、食品、轻工等优势产业效果显著。
4.3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拉长农业生产链条,把农业生产延伸到加工和流通领域,形成系列化的经营形式,它包括布局区划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实践表明,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合理利用农村丰富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尤其是重庆市有2400多万农民滞留于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劳动力布局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和其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也是实现城乡经济融合、城乡优势互补的有力举措。
农业产业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以“龙头”划分,大体有以下4种:以农业企业为“龙头”的农工商一体化;以贸易企业为“龙头”的贸工农一体化;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工农贸一体化;以科技企业为“龙头”的技工农一体化。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公司+农户+基地”的组织经营形式。重庆市提出了“优质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产品链”等五大产品链,它们是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内容,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4.4 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
重庆市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亟待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一是重庆市的城市功能客观上要求城市与郊区农村配合;二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催促着重庆郊区农村;三是重庆市要对外开放,这绝不仅是城市的事情,而是城乡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为此,应做到:(1)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置于整个重庆市经济总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市内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乡镇工业的发展。(2)抓住三峡移民工程的契机,科学合理地规划小城镇。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标志就是农业人口比重下降,而农业人口的城市化最切实可行的渠道是就近转移。建好小城镇是引凤入巢的基础。(3)健全城镇功能,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集镇是缩小的城市。重庆市要注意发展沿长江、嘉陵江,318、319国道等两纵两横沿线的城镇,借交通优势,带动全市的集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