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统计教育之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国情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统计的地位远远不如在工业化国家那样受尊重。按照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统计定义:“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统计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应该是一门供不应求的热门领域。只要有数字就有统计的用武之地。强调任何其他比这个狭隘或者仅限于统计个别应用的统计定义,都必然引起国民对统计的误解;使得本来由于前苏联影响而被歪曲的统计学概念无法得到彻底纠正。什么人还会感兴趣于“统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注:刁明碧主编《理论统计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之类的概念呢?中国统计的唯一出路是在统计研究和实践上和国际接轨。当然,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很不一样;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我们需要根据中国的现状,摸索出自己的经验。
一、统计教育的若干方面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在各领域的作用,首先必须从统计教育入手。统计教育有几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即1.统计普及、2.数学基础、3.统计应用以及4.根据应用领域的需要去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训练。
1.统计的普及是确保有人们用统计和学统计的必要条件。如果各领域的实际工作者连统计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够期望他们利用统计呢?普及除了在中学课本里面介绍有限的基本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非统计学科开设本科和研究生的统计公共课。对于不同的学科,这些课程内容和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通过这部分教学,学生应该了解基本的统计思维;要通过统计软件来强调以数据为中心的从数据到结论的全过程。其目的是:1.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统计;2.知道如何用统计解决一般的问题:3.当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知道从什么地方或什么人得到帮助和咨询。这第3条实际上会促进统计学科本身产生新的方法和理论:因为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这里要避免不必要的数学推导;完全放弃以定理定义为基线的教学方式。
2.数学基础课是为培养统计专业人才所设置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等课程在造就严格的逻辑思维方式、奠定向更深的统计方向进行持续研究的基础是必要的。没有这些基本数学的训练,未来的研究领域绝不会宽广和深入。除了目光短浅的人之外,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学的平面几何给人们以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训练。而这些高等的数学训练,又在更高的层次武装了人们的头脑。要注意的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等课程应该有习题课,没有习题课是很难学好的。美国统计系招收的研究生中很多是没有学过多少统计课程的数学专业的本科生。他们一般认为,受过严格训练的思维能力是第一位的:而有了这个能力,那些原先没有学过的统计课程都是很容易补上的。
3.统计应用方面的教育是指统计专业的本科生以一些成熟的标准方法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比如多元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非参数统计等课程。这些方法都适用于各个不同领域,但由于对象是未来的统计学家,这里的教学应区别于非统计学生的教学;而要让学生理解每一种方法的统计原理。数学推导过程绝不等于统计原理,但模型的数学描述有助于理解统计思维。这部分教学的目的在于:1.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准确地掌握各个标准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2.对于不同形式的数据,知道用什么方法处理;并能够解释计算机输出;3.通过阅读能够自学课堂之外文献上的统计方法,为今后的发展创造基础。我们目前的统计本科生的课程,大体上相当于美国统计硕士生的训练内容。
4.高端理论和方法教育既涉及本科生高年级课程,也涉及统计研究生课程。这部分的教学效果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水平。即使是内容很简单的统计课程,不同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完全不同的体会。创新并不完全等价于数学推导的复杂:如果能够解决用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数学再简单也是创新。但是,水平较高的论文,模型中的数学表述也往往比较复杂。应该习惯于理解式地阅读各种文章。避免背诵式或核对承认式的阅读习惯。这时的教学参考书应该以专著和新发表的文章为主。应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最好是在有检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习有关文献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对于一些新的方法,要用编程软件自己实现。实践表明,利用计算机软件去分析一个复杂数据,往往比读上百页书更有收获。中国的统计硕士课程和本科课程严重重合。而博士专业课程又相对太少。除非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否则无法解决。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
在教学方法上,含有数据的实际问题、统计模型的数学表述、计算机实现和结果分析应该贯串于大多数统计课程当中。非纯数学的统计类课程如果仍然以数学推导为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已经实行了十几年的专门的统计计算课程,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也应该完全融入到各个统计课程之中。课堂上的黑板教学需要和多媒体教学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即使是考试也要避免传统的仅用纸笔的闭卷方式。而增加开放式的、讨论式的、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图书馆等各种资源的新型的不拘一格的创造性的考察方式。目前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逐渐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我国的学期普遍比西方学校长。这是一种浪费。学期长,必然有许多可有可无的内容加到教学之中。减少每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减少每门课程的时数,就可以有时间增加一些精练的短课。一些最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成果就可以有机会介绍给学生;也有时间让学生处理实际问题,以得到根据实际数据建模的训练。当然,这些都不要硬性规定。
目前教学(不仅仅是统计)的“婆婆太多”:教育部有指导性的规范;各学校又有硬性的各种课程搭配的条例。就连考试方式也规定得非常具体。基本没有给最基本的教学科研单位以任何余地。实际上,各个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千差万别,即使是一个学科的不同方向也往往非常不同。没有理由要求所有的鲜花有一样的颜色,一样的形状和一样的气味。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课程安排,教学方式,以及人员的考核和提升主要由各系根据客观条件决定;而上级单位仅仅是为此提供资金、方便和服务。目前我国的这种压在各基层教学科研单位身上的互相矛盾的条条框框是教育发展的沉重包袱。其后果是:对于有能力的单位,束缚了学科的发展;而对于没有能力的单位,则客观上鼓励了弄虚作假。
三、对教师的要求
搞好统计教育,教师是关键。照本宣科,即使背得再熟,也仅仅是书本的复制品。要想讲好书,就要完全理解(而不是背诵)要讲的内容。如果能够用简单语言把复杂的内容解释给学生,就是好老师。在课堂上,不但教师要动脑筋,更重要的是引导同学思考。这样才会有收获。
知识是必要的;但好的教师不但教授知识,还要训练学生的能力。只有获得了理解式阅读的能力、做初步研究的能力和动手使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将来进行独力的工作和研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以身作则。很难想象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可以很好地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这样的教师,即使教基础课,也难免不误人子弟。
教师自己一定要搞科研,自己动手分析数据,自己使用计算机软件,特别是编程软件。不会搞科研的教师很难带出优秀的学生。有些教师完全依靠学生来思考和计算;这样极易失去对问题和对学生状况的把握,也失去自己能力的更新。教师知识更新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对于同样课程,每次都重复同样的内容是对学生的不负责。虽然,不同类型课程更新的速度不尽相同;但不需要更新的课程是没有的。
四、需要的是脚踏实地
现在我国教育界急功近利;对于所谓“业绩”的追求正在妨碍长期有深度的科研。那些对论文数量的要求,对第一作者的要求,对各种“奖励”和“头衔”的追求,再加上各种不断的“考核”并没有缩短我国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中国的大学数目、统计系数目、每年产生的统计博士和硕土的数目和统计教授的数目恐怕在世界位居前茅。但是,谁都明白中国的统计在世界上的真正地位。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些虚幻的光环,而是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