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区域我管理 幸福成长我自在
——七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唐彩霞
【关键词】 身体区域;管理;心理辅导
【设计理念】
学会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管理,学会自我保护,是青春期学生的一个重要话题。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心的巨大变化,学生会对自己和同伴的身体异常敏感且好奇,有时会采取一些不太恰当的方式进行探索,比如偷窥别人的身体、拿生殖器开玩笑,甚至因为不明晰身体的禁忌区,而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侵犯,造成身心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人际交往是有距离的,身体区域是有所划分的,对于让自己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的身体接触,无论对方是谁,都可以拒绝触碰或靠近,懂得自我保护,同时学会尊重他人。
一、导入活动:我们一起问个好
教师:请全体同学起立,与至少5位异性同学握手并微笑问好。
学生们非常踊跃,纷纷离开座位与异性同学握手并微笑问好。
教师:你完成任务了吗?若完成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若没有完成,是受什么原因影响?
学生1:完成了,主动出击,觉得握手很正常,属于正常的社交礼仪。
从表2的数据统计来看:游览次数分布比较平均,占比最多的是2次,占35.03%。游览时间最多的是周末和自由时间,均占比39.25%。游览目的首要的是陪伴小朋友及家人,占比53.7%;其次是休闲放松、舒缓压力,占比37.85%。信息获取渠道主要通过熟人介绍、网络信息、旅游宣传册和电视广告,四项合计占比87.45%。
学生2:没完成,不太好意思,不习惯。
教师:假如任务由“握手”改成“拥抱”,有多少同学可以完成?请说一下你的理由。
学生1:拥抱太亲密了,男女授受不亲,不舒服。
学生2:在国外,拥抱是一种礼仪,所以轻轻拥抱也没什么,可以接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交通信号灯进行讲解,更加形象,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以学生创业进行实景模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可更多地进行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导出课题,让学生更感兴趣、更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
二、主题活动1:身体红绿灯
教师:假如把我们身体部位的敏感程度按交通信号灯来划分(绿灯行、黄灯停、红灯禁止通行),该如何划分?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前面汇总的内容。(要求:前面的小组分享过的,其他小组不需要重复,只要补充不同的内容。)
5.为便于文中插图的编辑处理及排版,由数据利用软件绘出的柱图或曲线图,要以原图的形式插入(双击能够进入做图软件),不要以图片形式插入,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s的作图数据。图表和参考文献一律用英文表示,中文期刊(书籍)的中文名称放在括号中。要求图表自明。
教师:当“握手”改成“拥抱”时,很多同学不能完成任务,那是因为接触的身体部位不一样。我们在平时交往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界限?这就是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教师分发印有人物图像的卡纸及彩色笔。学生结合前面的思考,在人物的相应部位涂上绿色、黄色或红色,并在事先分好的六人小组内交流分享。
学生思考:哪些身体部位是可以在社交场合,如班级集体活动、上体育课时被他人接触的(绿色区域)?哪些身体部位只能被亲密的人,如同性同学、朋友接触(黄色区域)?哪些身体部位只能被至亲至爱的人,如父母及以后的亲密爱人接触(红色区域)?
学生1:我们大多数同学认为绿色区域为手和脚,但也存在个体及性别差异,有好几个女生说脚很敏感,是不能乱碰的。
学生2:我们小组的大多数同学认为黄色区域为脸、头、脖子及大腿等,也存在个体及性别差异,有些女生认为大腿和小腿都是黄色区域。
(2)“调pH”控制溶液的pH=10,室温下该溶液中c(NH4)∶c(NH3·H2O)=____。[已知:K(NH3·H2O)=1.7×10-5]
学生3:我们小组大多数同学认为红色区域有腹部、胸部、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及唇部等,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女生认为大腿也是红色区域。
H(1,n)是由2度点和3度点组成的,其中n2=2n+4, n3=2n-2。它的边组合度当θ≥5时,而当n≥2时,都有θ≥5成立,因此对n≥2都成立,于是π(H(1,n))=「⎤k。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较对照组75.0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教师:请同学们用1~2句话描述上完这堂课的感受和收获。
平时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自己身体的禁忌区域被侵犯?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yellow discolouration of skin 12 36
教师:根据刚刚介绍的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以及大家的分享,身体开放区域可以划分为三种:绿色区域,一般包括手、脚;黄色区域,一般包括脸、头、脖子;红色区域,一般包括腹部、背心及裤衩覆盖的地方。当然还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互尊重的。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的身体向别人开放的区域是不同的,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小结阶段介绍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这样的划分是有科学依据的,增强课堂的科学性。
为保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对光滑管从0.5~2.0m/s的入口流速进行模拟,由于研究流体为无相变流体在光滑管管内作强制流动,可将模拟得到的摩擦系数fA与Blasius公式计算理论值对比[9],从而判定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如表2所示。
三、主题活动2:我的身体我做主
教师分享情景故事:小琰是一名初二的男生,长得很可爱,个性温和,班上有些同学喜欢开他的玩笑,时不时会捏他的脸、摸他的胸,还会扯他的裤子。他为此非常苦恼,甚至萌生不想上学的想法。家长发现这个情况与班主任及时沟通,通过各方面努力协调,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PPT展示问题:
我们的身边存在类似的情景吗?请举例说明。
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侵犯别人身体的禁忌区域?
2.2 两组手术前后孕酮、VEGF及INH-A水平比较 两组手术前孕酮、VEGF及INH-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5,P>0.05;t=0.082,P>0.05;t=0.229,P>0.05);观察组手术后孕酮、VEGF及INH-A水平低于对照组(t=25.154,P<0.05;t=10.184,P<0.05;t=7.786,P<0.05)。见表2。
当我们身体的禁忌区域被侵犯时,我们可能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
PPT展示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公众距离,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事务中的人际距离;社交距离,一般公共或社交场所中交往的距离;个人距离,一般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亲密距离,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
教师: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1:如男生摸女生头发、男生间开玩笑袭生殖器、女生间开玩笑袭胸等。
学生2:生气、愤怒、屈辱、恶心。
学生3:尊重每个人的身体禁忌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生4:清楚人际距离,注意把握好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距离与尺度,当别人有意无意触碰时立即明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
教师:看来,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避免自己的身体禁忌区受到侵犯,也知道不能侵犯别人身体的禁忌区域。下面小结如下:清楚人际距离,尊重每个人身体的禁忌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意把握好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距离;当别人有意无意或触碰时,立即明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不随意跟别人开有关身体方面的玩笑;个人穿着避免过于暴露;远离歌舞厅等地方;不独自去人少的地方,特别是晚上;不独自在夜间乘坐出租车;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不熟悉的人到偏僻的地方;不将不熟悉的异性带进家中,不与陌生人约会,更不能去他人的住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进一步学会相互尊重每个人的身体禁忌区,学会自我保护。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技能,学会相互尊重、自我保护,达到幸福成长的目的。
四、结束活动:我心我汇
教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可以看出身体是有禁忌区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触碰的区域是不一样的,这与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提出的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不谋而合。
学生1:我意识到了人际距离的重要性。
学生2:我了解了每个人的身体都是有禁忌区的,要相互尊重。
推荐理由:近代历史哲学的奠基之作,启蒙时代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写作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百科全书。由我国重要学者朱光潜翻译。书中,维柯通过对庞杂史料的梳理,对各文明发展的比较与分析,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共性,首次提出和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概念。其理念与方法,对康德、孔德、叔本华、马克思等哲学家和思想家,都有重要影响。
学生3:我了解了当有不适感时要及时表达。
内畅方面,强化“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省内“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进一步畅通内部交通联系,完善各功能区域间、城乡间交通网络,形成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互通方面,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推动各类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努力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整体效能,把云南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教师: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会相互尊重,学会自我保护,幸福成长!
五、课后拓展
阅读绘本《不要随便摸我》。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选取的内容和活动方式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性较强;活动设计巧妙,设问有层次,紧贴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层层推进,不断内化;用卡纸对课堂主要脉络进行呈现,使本课的重点更突出,更易于学生理解。囿于时间限制,学生不能进行更充分和深入的探讨,这是本课的不足。
猕猴桃,又叫奇异果,基维果,KIWI fruit,胡桃,羊桃,其原产地在中国,在我国的文字记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然而到了是20世纪初才由野生植株转进为人工驯化栽培,也就是说猕猴桃至今仅有100多年的人工栽培时间。
【课堂点评】
本课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相关内容,采取切合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课堂把控力强,有教学智慧,热身导入活动趣味性极强,巧妙地切入主题;课堂指令明确清晰,语言精练。本课案例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重在挖掘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惑,课堂生成丰富深刻,师生、生生互动效果良好。
花叶型,新叶产生褪绿斑点,并有明脉,逐渐扩展成大块褪绿或呈花叶,疱斑状,瓜长不大,表面长有环状斑或绿色斑驳;黄化皱缩型,上部叶片叶脉周围失绿,具有黄绿斑点,发展至整个叶片黄化,向下卷曲、皱缩、坏死,甚至全株枯死,未死的病秧有的不能结瓜,或结瓜很小,瓜面产生许多小瘤或隆起皱褶;混合型,为害严重,常成片死秧,造成减产或绝收。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56-0073-03
【作者简介】 唐彩霞,海南省海南中学(海南,570100)教师,高级教师。
(点评嘉宾:邓婷婷,海南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