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索与研究论文_李绍福

明溪县职业中学 福建 三明 365200

摘 要:台湾职业教育相较国内发展时间更早,他们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形成了一套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份,本文结合台湾职教改革的经验和路径,提出我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以期促进我中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应用型研究生职业教育已逐步形成我国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组成部分,而中职的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基础、初步的层次,它不同于高职教育等其他类型、层次的职业教育,如何开展符合社会需求、企业用人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该层次教育需要思索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参观台湾的职业教育现状后,本人思索我省的中职教育应从办学理念、专业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师资结构等六个方面进行转变,形成新理念、新体系、新内涵式的人才培养变革,以适应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现就六个方面的改革简要阐述如下:

一、办学理念的转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应当从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三个层面寻求转变:

1.中等职业是应用型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突出教学密切联系实际,理论以适用为度,着重系统和完善中职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中等职业的地方性转变主要是突出服务面向的转变,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专业建设应当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模块化教学体系,增加专业在地方经济的适应性;素质文化教育应当是传承中国文化、地方文化;国际合作应当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引入国际合作项目。

3.国际化的合作应突出开放性的转变,不仅是引入国际化的合作项目,而应是重点引进国际化的理念和思路,搭建国际化的合作交流平台,将中国文化、地方文化通过合作平台项目向外输送。

二、专业结构的转变

在专业结构的转变中,应突出向“需求导向”进行转变,具体说专业设置应当以“服务区域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为重点,以增加模块化教学体系课程为突破口,增加专业社会的适应性。

结合本校情况来说,可及时调整设置国家紧缺的机械电子类专业;调整设置依托地方文化传承的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修订、增加诸如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增加适应理工、农业发展等领域的教学模块内容,增加专业社会适应性。

三、培养模式的转变

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首先认识到中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只有向突出“产教深度融合”的转变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为此应当给各地方中职院校放权,只要是围绕着“产教深度融合”进行的培养模式转变,就应积极鼓励,对取得培养模式效果突出的中职院校,应积极在全省范围内交流、学习、推广。

各中职院校应当围绕“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转变这一中心,从定位、目标等顶层设计开始调研、论证,从路径、方法等细节着手实施,走不同的产教融合之路,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改革转变。

具体来说,各中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路径虽然不同,但应当建立“全过程、一体化”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共建课程,如企业课程和双师型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融合;应当结合企业真实案例,建立项目库,将教学融入真实场景,多渠道开展实训等,实现实践教学和真实项目的融合;应当共建多层级校企合作组织,保障产教深度融合。

四、课程体系的转变

课程体系的转变应当突出“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转变,从现有的“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来组织教学、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的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逐步转变为“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以专业为导向,以职业或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具体操作中:

一是要清晰转变的理念,从以知识输入为导向(Input-Orientation)的教学理念,即“哪些内容我要讲授”,转变为以知识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ation)的教学理念,即“哪些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获得的”。

二是要定位课程建设思路,即首先基础课要适用,课时适当下调,其次,专业基础课要管用,理论要联系实际,要优化和整合课程内容,降低重复性,最后模块应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生修完某一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

三是要设计转变课程的方法。第一要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岗位、能力调研,确定专业核心能力;第二要分解专业核心能力,确定分解后的子能力对应的知识点;第三是根据子能力对应的知识点构建模块,最后组合各模块形成课程体系。具体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见图1。

图1 中职学校课程体系重构图

五、教学过程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从制度、方法、考核和保障上,系统构建教学新机制,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具体来说在理念上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对学生的考核由以往只关注对教师“教”的考核转变为更加重视对学生“学”的考核,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和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制度体系。

在制度上将过去以教师“教的工作量”为核心的学分计算方法,改为以学生“学的学习量”为核心的学分计算方法,有效规划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师资结构的转变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既要突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也要突出教师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既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广阔平台和凝聚专兼职教师向心力的良好载体。通过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和组织模式,有利于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有利于形成和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合力与整体优势,通过团队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共同开发专业和课程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实训基地建设和服务产业能力提高,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李绍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新理念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索与研究论文_李绍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