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慈善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慈善论文,课程论文,学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学校办学理念的实现、办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都要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笔者以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承载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过程管理和追求学生人格能力知识的和谐发展。慈善事业是爱心者的事业,爱心需要传递并发扬。为了宣传现代慈善理念,普及、提高公众的慈善意识,在青年一代心中播种“爱心”种子,宣传“仁爱”的理念,培育“向善”的心灵,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进行了慈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开发校本课程“慈善文化”过程中,笔者带领学校教师团队编写了有关慈善的教材《慈善是一种文化》,该书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本文中,笔者将对甘泉外国语中学慈善文化课程开发的动因、实践及成效等进行分析。 一、慈善文化课程开发的动因 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党工委筹办的本市第一个教育爱心慈善超市落户甘泉外国语中学新大楼的底层。由此,学校萌生了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开发慈善文化课程的想法。其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承载学校的办学理念。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民族情怀,国际视野”,学校既强调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强调善于理解和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慈善一直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为中国伦理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而西方文化中,慈善也是一种优良的传统。开发慈善文化课程与学校精神是互相呼应的。 二是奠定慈善事业发展基础。慈善事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和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知。教育的本质及特点决定了它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学校教育体系中还没有科学系统的慈善文化课程,这直接影响了作为未来公民的学生对慈善文化知识的把握和慈善理念的养成。 三是培养有慈善意识的青年一代。没有对青少年的慈善文化教育,就不会有中国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不仅有利于向孩子们普及慈善文化知识、提升他们的素质,也有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国家培养慈善事业的后备人才。 四是发挥学校在慈善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学校应是青少年学习、获得系统慈善知识、接受慈善理念教育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慈善教育课程,让学生有系统、分阶段地了解慈善事业的意义、作用、宗旨、途径等慈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慈善工作的感性认识。[1] 五是开发学校德育新的生长点。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施的方法和载体缺乏创新,导致其实效性不高。笔者认为,慈善教育是德育新的生长点,它可以推动关爱他人的道德追求,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提升学生的人生道德境界。 二、慈善文化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型 慈善文化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校为本,渗透基于平等尊重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为富者“仁”的财富观、利他主义、志愿精神等慈善文化基本价值观[2]。基于此,甘泉外国语中学在慈善文化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秉承学校“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慈善教育课程化,将慈善课程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初步构建了“一体、两翼、三支撑”的慈善文化课程实践模型。 (一)“一体”:打造慈善课程活动 普陀教育慈善超市和其他慈善超市显著不同,它的宗旨是实现“帮困助学”和“育人成长”的同步发展。一方面,要把慈善超市建设成面向全区帮困助学的慈善工作平台;另一方面,要承担起“慈善文化教育”的重任,培养青少年学生慈善理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促进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在普陀区教育局党工委领导下,甘泉外国语中学积极承办超市,让超市成为学校的“慈善教育基地”,让学生从这里了解慈善、学习慈善、思考慈善。学校先后面向学生开展了慈善宣传、捐赠钱物、义卖义拍等系列活动,宣传与推广慈善理念,积极配合学校慈善课程的实施。除了学生的捐赠外,慈善超市的很多物品都是学生亲手制作的剪纸、丝网花、画像等手工艺作品。在这块充满爱的天地里,大家一起分享着爱心的故事。如今,超市已经成为播撒爱心种子的沃土,莘莘学子体验、实践“爱的情怀”的课堂,困难学生感悟社会温暖的港湾,教师义工展现“爱的奉献”的精彩舞台。 (二)“两翼”:“微型课程”+“社团课程” 一是开发慈善微型课程。慈善微型课程包含4个课时,每学期在初一和高一开设4次,供学生走班选修。开课一年以来,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选修了该课程。[1]学校蒋雯袆老师的“慈+善=慈善”一课设计了很多体验互动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2011年12月19日,上海市政协主席、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率部分市政协委员、市慈善基金会有关负责人来到学校,观摩了蒋老师生动有趣的慈善教学,对慈善进课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是开发慈善社团课程。学校成立“志愿者协会”,因为慈善需要知识,更需要行动和体验。由于中学生尚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做慈善主要不是捐钱捐物,而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活动。学校实行学生志愿者学分制度,规定学生志愿者每学年参与慈善实践(志愿者)活动不少于6次,其中寒暑假各1次。学生做志愿者的成绩及经历写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拓展课学分以及评优的参考。[1]学校专设指导教师指导和支持志愿者协会的运转,同时经常性地邀请校外出色的志愿者讲解志愿者精神,培养学生志愿者意识。学校为志愿者协会提供一定物质保障和支持,同时依托教育慈善超市使协会有更多机会开展活动,走出校园,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他们全面、快速成长创造条件。例如,学校每学期末都评选10名左右的优秀志愿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三支撑:教材支撑+教师支撑+家长支撑 一是教材支撑。《慈善是一种文化》一书有力地促进了慈善课程的实施。该教材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图文并茂的慈善故事讲述。全书以活泼生动的文字、丰富翔实的资料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慈善知识、慈善历史、慈善故事、诠释慈善文化内涵。它不仅可以作为普及慈善知识的读本,也为兄弟学校开设慈善课程提供方便,为提高公众慈善意识提供新的形式。第二,深入浅出的慈善热点探讨。全书从热点新闻事件“巴比晚宴”导入,引出“慈善只是富人之举吗、‘慈’+‘善’=‘慈善’、慈善文化溯源、社会慈善机制、认识慈善组织、慈善救助、走进慈善行列”等专题。在内容上,该书不仅有与慈善教育和社会生活相关的知识链接,也有引发思想、文化、价值观等宏观问题的思维交锋。第三,新颖巧妙的慈善“七巧板”:全书似一块块巧妙拼接的“七巧板”、“慈善达人”讲述慈善家的行善趣事;“温情写真”充满着感人的慈善故事;“真情感言”记录了精彩的慈善言语;“快乐魔方”让学生在开怀一笑的同时了解慈善的意义;加入“头脑风暴”的讨论,展现学生对慈善热点的思考;点击“温馨贴士”,丰富学生有关慈善的知识;打开“爱心传递”,投入到慈善的行列中去。阅读此书,徜徉在慈善爱心之海中;阅读此书,体验美好的慈善生活方式。 二是教师支撑。主要是指提升教师慈善教育能力,包括教师的慈善素养和教学能力。首先,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慈善意识、利他观念、帮扶弱者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让教师开展慈善教法的研究,如慈善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多的是缘于学生身边的素材,教学方法上采用体验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三是家长支撑。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慈善教育光靠学校还不够,必须家校合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甘泉外国语中学通过三级家长委员会,面向家长和社区大力开展慈善文化的宣讲,引导和鼓励家长支持并参与孩子以及学校组织的多项慈善活动,引导家长对慈善课程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以提高家长教育素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总结家长在培养学生爱心方面的切实有效的经验。 三、慈善文化课程的创新之处及成效 (一)慈善文化课程的创新之处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开发的慈善文化课程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探索并总结了“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实践模型。此外,慈善文化课程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材的创新。作为国内第一本慈善教育普及读本,《慈善是一种文化》一书的出版为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文化进课堂、慈善文化的社会普及作一份贡献,为广大学校开设慈善课程提供了方便。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为本书撰写了书评《慈善事业的号角——喜读〈慈善是一种文化〉》。他认为:“慈善理念的确立要从娃娃抓起,让青少年从小就懂得做善事,把慈善变成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一种自觉。经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特别推荐的《慈善是一种文化》,是一本很合适的教材。”教材在编写上也力求新颖,有图文并茂的慈善故事讲述,有深入浅出的慈善热点探讨,有巧妙拼接的“七巧板”叙述方式,可读性强。该教材被评为华东地区的优秀图书。 二是实践的创新。一是活动平台的创新,即充分发挥慈善超市的育人功能。二是课程实施的创新,将慈善微型课程并入学校拓展型课程包,供学生走班选修。三是教学方式上创新,在慈善课堂上,教师采用体验互动式的方式,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思维的碰撞。四是课程评价的创新。学校实行志愿者学分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慈善和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规定,学生每学年参与慈善实践不少于6次,其中寒暑假各1次。担任志愿者的经历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拓展课学分及评优的参考。 近几年,学校的慈善文化课程也进行了一些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例如,慈善文化课程走进兄弟学校,先后在甘肃、奉贤和嘉定的学校开设和实施,深受学生欢迎。又如,课程走进高等院校。学校应上海市同济大学学生处的邀请,向来自于同济新生成长学校、同济学生志愿者总队及各院分队、同济爱心屋管理团队、同济大学团委学生干部作慈善文化的讲座。再如,课程走进街道社区。受市慈善基金会的推荐,学校开发的教材作为市民慈善文化的普及读本,走进了各街道和社区。 (二)实践成效 1.课程提升了学生境界 学校每学期在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开设4次微型课程,供学生走班选修。一个学年结束时,几乎所有的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都选修了慈善课程。从这个方面说,课程受益面是很广的。对于慈善文化课程实施的效果,学校曾开展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慈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判断与评价,学生对慈善的态度,学生日常的慈善行为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具有较强的慈善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慈善公益活动,在学生中间也培养了一批热心慈善的小志愿者。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慈善活动,如参加为甘肃渭源、云南澜沧糯扎渡捐衣捐物,为敬老院的孤老献爱心活动,参加教育慈善超市的“爱的使者”社会实践服务,参加“蓝天下的挚爱”大型义卖捐款活动等,学生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了大家爱的真谛,传播了爱的力量。 2.课程深受各界肯定 一是领导认可。2011年12月,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带领市政协和市慈善基金会的领导到甘泉外国语中学专门调研慈善进课堂的情况,观摩了一节慈善课。冯主席专门为学校题词“用心传播慈善理念,用手传递慈善温暖,用情播撤慈善甘泉”,这对学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是很大的鼓励。在2011年的上海市慈善论坛上,市慈善基金会给每位与会者赠送了学校编写的《慈善是一种文化》一书。 二是专家肯定。2012年4月,学校承担的“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市级课题顺利结题,慈善课程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三是媒体报道。《新民晚报》《素质教育大参考》《至爱》《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都报道了学校在慈善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学校慈善文化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_慈善论文
学校慈善文化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_慈善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