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背景下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研究——以驻保高校为例论文_刘旭 王文博

宪法修改背景下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研究——以驻保高校为例论文_刘旭 王文博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本文基于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DXSKYY2017005

摘要:宪法意识是法律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公民对宪法、法治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实施的认识与评价;对于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等等。目前,大学生是践行和传播宪法意识主力,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以及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宪法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本文在宪法修改的大背景下以驻保高校为例研究目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提高大学生宪法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宪法;大学生;宪法意识

1.宪法修改

2018年2月25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我国家对国家根本大法——宪法进行了修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修改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一步,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国情出发,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战略高度,做出的有利于人民主权的正确选择。它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顺应时代潮流的,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

此次,宪法修改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共21条。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和完善发展是此次修宪的首要目的。同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宪法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部署,为宪法的修改提供了一个契机。尤其是国家根本大法中载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为宪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1宪法的重要性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更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内容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体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是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除此之外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等。成为国家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准则。我国宪法经过历史的沉淀,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宪法体现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它关系着人民的安宁和国家的未来,规定着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为此,大力宣传宪法,坚定不移的维护宪法的实施尤为重要。同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各项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仅是宪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应予以贯彻的重大原则。

2.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研究

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我们对宪法的认识比较深刻,为更好地了解宪法修改后学生的了解情况,我们面向广大驻保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宪法修改颇为重视,甚至一直关注法律修改情况,其中有50%的学生可以详细说出宪法着重修改的地方。有同学对修改宪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有人觉得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要慎重修改,有人说既然要改肯定是与时俱进改掉与社会现实不相符合的。宪法保障了我们享有的权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希望与力量自然要多关注法律动态。宪法的修改往小了说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的专业,往大了说则关系我们未来的人生选择。

3.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的意义

3.1顺应时代发展

习近平书记在十九大中再次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政策理念,强调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要建立法治社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但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忽视法律、蔑视法律,他们自以为自己离法律很远,不需要那高高在上的法律来约束自己,深不知他们错的有多离谱。宪法自每个人出生之日便划定了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并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我们的生活。宪法意识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更是其将来面对社会必须要具备的核心素质和基本能力。宪法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思维的提升,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必须意识到宪法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之栋梁,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3.2维护自身权益

宪法好比是太阳,它神圣不可侵犯,但温暖的宪法阳光无差别地普照在每一个人身上。这便可以体现出宪法贯彻了民主的精神,它使每一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平等的接受教育,平等的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社会主义建设活动。宪法精神走进校园,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受教育权,它虽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但同时也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用法律的盾牌维护自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大学生是宪法传播的有效载体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将会带着自己所学进行社会活动,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与法律接触。如就业要签订劳动合同,当公司侵犯他们的休息权、福利权等,法律可以依照规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大学生是宪法传播的有效载体,他们越是更好的了解宪法,就越能使宪法精神得到发展。

4.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对策建议

4.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我国一直重视“法治”建设,党在十九大上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加深化。“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明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有机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识一要增强尊崇宪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二要树立规则意识。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法治意识就要让当代大学生明确守法守规,这是法治国家中每位公民都应有的基本意识。当代大学生要坚持依法办事,严于律己,遵规守纪,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做到懂规矩,守规则,坚守法律底线;三要增强程序意识,明确“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学会依靠程序办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观念;四要增强平等意识,自觉维护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没有特权”,坚持公平正义;五要增强权利意识。每个大学生都应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同时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权利。做到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但在自身权利受损时,也要自觉维权,以法律为武器,勇敢与任何侵权和不法行为做斗争。

4.2加强宪法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宪法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基础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是一个长久性的工程。

首先,可以开设相关宪法课程,对宪法发展历史、详细内容、重要意义进行知识宣讲,利用高校学科、知识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宪法与法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推进专业化、科学化的法治教育建设与完善,润物无声营造学习宪法尊崇宪法良好氛围。

其次,不仅要对学生加强教育还要提高教师的宪法意识以及传播水平。面对专业法治教师缺乏的问题,可以集培养、培训、引进三位一体。一是深化高校法学专业建设,不断健全法学学科体系,加大服务法学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普通高校要依托高水平政法类院校,促进法治培训基地的建设。三是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吸引法学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同时,还要拓宽法治教育渠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到高校任教,并选聘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法律研讨会和培训。

4.3加强法治宣传

大学生社团活动相对较多,可以利用社团活动来吸引大学生,通过组织国家宪法日、全国普法宣传周等重要活动,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以案说法、以案普法,推进

宪法与法治的生活化、实用化、便民化,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宣传法治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制作宣传手册,将宪法发展史,宪法内容制定成册,在学校里进行发放,扩大了宣传对象,有利于大家对宪法的了解。

总体而言,宪法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它的实现要通过后期的培养教育,并且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形成要经历多重阶段,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提高大学生宪法理论水平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宪法修养与意识的重中之重。积极开设宪法选修课,突出宪法的重要性和宪法教育的核心地位;完善教师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动态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完善法律实践模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法律实践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提高大学生宪法修养与意识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提升策略探究——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刘丽霞,《法制与社会》,2017(8)

[2]《地方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索——以广西百色高校为例》杨海兰,《西部素质教育》,2018(12)

[3]《第五次修宪的意义、原则、主要内容及亮点》乔晓阳,《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4)

作者简介:刘旭(1999-),女,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人,河北金融学院,法律系2017级,本科。

姓名:王文博(1998-),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金融学院,法律系2016级,本科。

论文作者:刘旭 王文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宪法修改背景下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研究——以驻保高校为例论文_刘旭 王文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