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的四大原则--访叶光君_生孩子论文

性教育的四大原则--访叶光君_生孩子论文

性教育的四个原则——访叶广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教育论文,原则论文,叶广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春期出现新困惑

孙:叶老师,您好!你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及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研究成果卓著,我们杂志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生的父母,他们非常迫切地想了解当前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关于青春期教育,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的现状也与当年有了很大不同。您能否分析一下当前对少年儿童进行青春期教育与以往有哪些不同?

叶:当代少年儿童生理发育比较快,而心理发育滞后一些,这样就导致了当前少年儿童出现一些新的困惑。比如,10年前,孩子们关注的是“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太问这样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好像“悄悄地”解决了。现在的孩子想得更深了,问的问题也更加复杂。

一位母亲曾告诉我她女儿问她的话。那个10岁的女孩子说:“妈妈,我是自然产出来的还是剖腹产出来的?”她妈妈说:“是自然产出来的。”孩子又问:“自然产是怎么产出来的?”母亲说:“从产道出来的。”女孩又问:“产道在哪里?”她还对妈妈说:“我不想自然产,我想剖腹产。”那位母亲说:“你已经长这么大了,怎么剖腹产啊?还能再生一次吗?”女孩说:“我是说我将来可不想自己生孩子,我要剖腹产。”这说明现在的孩子遇到的困惑已经和10年前少年遇到的青春期困惑不同了。

现在家用电脑多了,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在他们的内心里很难消化,也无法真正理解其含义,所以常常形成一种信息错乱。而这时,如果家庭、学校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跟不上,仍停留在老一套上,许多信息就在孩子的内心变成了困惑。尤其是那些街头传单更是对少年有很大的影响。男孩担心自己将来的性能力,女孩惧怕将来生孩子,皮肤上有一点红肿就以为是性病、艾滋病等问题。

孙:那么小的孩子就会担心自己的性能力吗?

叶:是啊,街头传单上到处都是壮阳广告,电线杆上也有。有的男孩子看了以后就认为凡是男人都需要壮阳。这使那些男孩子也开始怀疑自己将来的性能力,担心自己将来是否也需要“补肾”。当我们问一些女孩子为什么想到剖腹产,她们说是因为看到电视上的女人生孩子太难受了。这一代孩子面对的信息空前多,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空前快捷,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成年人足够的关注。另外,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需要成年人特别注意。

孙:您认为互联网在青春期教育方面存在哪些负面影响?

叶:5年前我们曾经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在500多名高一、高二学生中,有93%的学生认为,接触黄色淫秽书是导致性犯罪的重要原因。现在许多孩子在网上聊天,引发了所谓的“电子性爱”。有些人通过语言、文字、图片对少男少女进行诱惑,也有很多的黄色网站内容不堪入目,这对青少年的毒害是非常大的。因为“电子性爱”是互动的,它对具有极强好奇心的青少年诱惑力很大。

适时、适量、适宜、适度

孙:您提出要对少年进行适时、适量、适宜、适度的性教育,并视为性教育的四个原则,请您为父母详细解释一下。

叶:适时就是要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适量就是说性教育的内容多少要合适,在一定的阶段有一定的内容,不需要给他们超越年龄的内容。比如,现在许多女孩子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来月经了,对她们来说,小学五年级就应该开始正规的性教育了,而且在内容上要着重于生理卫生方面的教育;等孩子到了初中,就要着重于行为方面的教育;等到了高中,则要对他们进行性的价值观、责任感、道德方面的教育。

孙:您认为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应该进行正规的性教育了,那么在五年级以前呢?不需要性教育吗?

叶:很小的小孩子也应该对他们进行性教育,但要点到为止,因为许多内容他们还不能理解。过去,有的人带孩子,总说些敏感的话,如“你的小鸡鸡怎么样”等等,这些都是不合适的。这时,只要给孩子各种器官正确的称谓就可以了,同时告诉他们怎么注意外生殖器的保护。也有的女孩问妈妈“为什么男孩站着撒尿”,有的母亲就对孩子说,“你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就行了,别管人家的事情”,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特别不好。对于低幼儿童来说,要偏重于生理卫生方面的教育,对大一些的孩子要进行责任、道德方面的教育。

孙:什么是适宜呢?

叶:适宜是非常值得父母认真学习的,这是性教育的重要技术或技巧。记得有一次,我去某国考察。在一所中学里看到了“哺乳室”,是对“未婚妈妈”进行教育的。老师会告诉这些未婚妈妈怀孕期间应该吃什么、喝什么,将来生孩子的时候应该怎样用劲,怎样对孩子进行母乳喂养。我问那些老师为什么要搞这样的辅导,那位老师说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这些未婚妈妈身体健康,二是为了使这些少女不辍学。这些活动对他们国家的少女来说,可能是合适的,因为她们正处于怀孕阶段,很需要这样的内容。当时他们的一位大学教授问我:“你回去以后是否要在中国做这样的哺乳室?”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在中国是不适宜的。

孙:看来性教育是否适宜,还要看周围的环境、文化、国情以及时代特点等。

叶:12年以前,我在国外的一个电视节目上看见一个青春期性教育节目。当时,电视里的老师正在向一群13岁到17岁的中学生讲解安全套的使用知识。那位老师先是问那几个学生,在上个月内谁有过性行为。几个少年举手了。老师又问:“你们在性行为中是否使用了安全套?”几个少年摇头。这时老师拿出一个安全套,套在手指上,告诉那些少年,这就是安全套,然后让每个少年都摸一摸,并说:“记住了,下次再有性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套!”并向学生讲解了为什么要戴安全套。当年,那个国家艾滋病很盛行,不进行这样的教育也许是不行的。但这样的教育内容我们不太适宜引进,我们无法告诉学生“下次要戴安全套”,我想这样直白的教育是不符合我们的文化背景的。因此,讲究适宜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教育内容要符合我们国家的文化背景。

孙:对我们国家的孩子的确是不能照搬外国的教育内容。请您再解释一下适度的原则。

叶:适度就是性教育的内容深浅要有度,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只需要讲到他能够理解的程度就可以了,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这就像不能对小学生讲高等数学一样,讲多了他们听不懂,也消化不了。比如,有的孩子问妈妈“我现在能不能结婚”,母亲这时就可以告诉孩子,等你长到爸爸妈妈一样大的时候就可以结婚了。这样的解释很简单,孩子就不会再去追问了。性教育也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科学性教育不是“惹”孩子

孙:现在一些学校在进行性教育的时候,反对上课堂,或采用个案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有问题单独去找老师咨询。这样做是否合理?

叶:这样做不完全合理。这样做事实上不是预防为主,而只是当问题发生以后才去找老师咨询,比较被动。这就好像一个人生病了才去医院看病,是没有达到预防的效果。当前比较提倡“促进健康”这个概念。什么叫“促进健康”呢?就是在基本健康的状态下。你要寻求一些个人的、社区的、经济上的、法律上的等等的帮助来增进健康。当前儿童、青少年存在很多性困惑,学校、课堂是他们接受性教育比较合适的场所。

孙:可许多父母比较顾虑,他们总觉得对“半大孩子”要少“惹”他们,不提“那些事情”还好,如果老师或父母再去讲“那些事情”的话,不是引诱孩子犯错吗?

叶:其实这是父母们的一个误区,这不是科学的、现实的态度。这是采取了回避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青春期困惑。父母们也是从青春期过来的,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就知道了,父母不提“那些事情”,孩子也有自己的困惑。更何况,现在孩子的困惑比以前还多,还深。父母对孩子越回避,孩子越觉得神秘。万物生长都有自己的规律,人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胃、肝、肺,也需要保护生殖系统。当父母跟孩子提到生殖器官,如果能像提到胃、肝、肺一样坦然就可以了。

孙:也有的父母认为性教育要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进行,那时孩子没有性意识,不会让孩子产生什么“邪念”;要么等孩子上了大学以后,能特别理智地看待一些事物的时候再讲。而孩子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或初中,比较容易冲动,这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太合适,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叶:一个人接受性教育,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只要是科学地认识性教育,就不会带来过分的冲动。举个例子,医学生上大学的时候,要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妇产科学,要观看男女外生殖器的结构,但是医学院的学生在所谓的性罪错方面,并不比理工学院、文学院方面的学生高。因为医学院的学生是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为什么刚刚说学校、课堂是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就是因为学生可以把性知识当作一门课程来学习,了解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性教育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事情。曾经有一位博士在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性教育后,进行追踪调查,没有发现一例由于接受了性教育而发生问题的。

孙:您认为对于中小学生的父母来说,在家庭中更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叶:父母与孩子共同生活,要对孩子做细致的观察,孩子有问题父母最容易发现。一个男孩子,进入青春期首次遗精,早晨起来发现以后他有些慌张。这时,妈妈发现了孩子的紧张情绪,就对孩子说:“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说明你长大了。赶快洗洗换了干净内裤就可以了。”在母亲的引导下孩子健康地成长。对女孩子也一样,孩子来月经是否规律,是否懂得经期卫生等,都是母亲观察的内容。另外,对于可能发生的性侵犯,也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更好。过去我们总是教育孩子防备陌生人,但现在发现很多性侵犯发生在熟人之间,这就需要父母心中有根警惕的弦,不然难以觉察。

标签:;  ;  

性教育的四大原则--访叶光君_生孩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