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大化医院 辽宁大连 116031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化学工业生产环境中及人们生活中,化学烧伤屡有发生,化学烧伤比热力烧伤更加复杂,除具有热力烧伤的共性外,同时具有化学腐蚀、中毒等特性,常常伴有眼部烧伤和呼吸道吸入性损伤,因此治疗复杂。现对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73例化学烧伤的住院患者,进行简要的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本组共573例,其中男性369例,占64.39%,女性204例,占35.60%。儿童3例,占0.52%;50岁以上58例,占10.12%;青壮年512例,占89.35%。烧伤面积0.5%~75%,平均烧伤面积18.48%,平均III度烧伤面积4.85%。无一例死亡。
1.2 引起化学烧伤物质种类主要为:(1)强酸烧伤273例,占47.64%;(2)碱烧伤147例,占25.65%;(3)热液态沥青烧伤61例,占10.64%;(4)其他化学毒物65例,占11.34%。
1.3 从烧伤部位看,以暴露部位为主,其中头面颈部267例,占46.59%;四肢部位281例,占49.04%;躯干部位17例,占2.96%;会阴部位8例,占1.39%。四肢以手足多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从化学烧伤事故原因看:(1)在生产中操作不当发生意外者501例,占致伤病人的87.43%;(2)实验室操作不当35例,占6.10%;(3)运输途中容器爆裂所致14例,占2.44%;(4)其他原因:在家庭中用化学物清刷卫生间、自杀、他人伤害等23例,占4.01%。
1.5 从职业因素与化学烧伤关系看:主要是化工厂、农药厂、制药厂的工人,实验室研究所的实验人员,农民,在校大学生及家庭妇女。
1.6 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中毒、呼吸道损伤、眼角膜烧伤、休克、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
2.早期处理与治疗
对于化学物质烧伤的急救与治疗,关键贵在一个“早”字,防治中毒和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2.1 立即去掉化学腐蚀物,迅速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20分钟,再用相应的中和液冲洗10~20分钟。常规消毒后,中和包扎三天。
2.2 对大面积化学烧伤病人在局部冲洗的同时迅速建立双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抗休克,并选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及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全身综合治疗。
2.3 对化学烧伤创面采用中和液包扎三天,但需每日更换敷料,并在中和液中加适量的庆大霉素液。
2.4 对有呼吸道损伤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并加强护理。
2.5 合并有眼烧伤者除冲洗、中和湿敷外,及时请眼科会诊处置。
2.6 对判定明确的III度焦痂创面,积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行焦痂创面切痂植皮术。
3.治疗结果
3.1 在收治573例病人中,住院15-93天不等,平均33天,全部治愈。
3.2 对于II度烧伤创面采用冲洗、中和治疗三天后,隔日换药,创面均无加深,自行愈合修复,平均住院天数13.47天。
3.3 对III度创面行早期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或采用生物敷料覆盖,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后,均痊愈出院。
3.4 对有毒物质化学烧伤,无论面积大小,均采用保肝、保肾的中西药及解毒的药剂,均未发生并发症。
4.治疗体会
4.1 本文我院10年共收治化学烧伤病人573例,占住院烧伤病人的5.89%,其职业因素起到绝对作用,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4.2 处理化学烧伤中,必须十分重视早期处理,伤者自救是早期处理的重要环节,立即用清水冲洗后及时到专科医院求治。
4.3 化学烧伤早期的中和液中和三天治疗,这样创面将不会加深,可降低手术植皮率。
4.4 尤其对头面部化学烧伤,特别要重视眼球的灼伤,除冲洗外应抗感染、散瞳、结膜下注射,减少后遗症。
4.5 对有毒物烧伤,补液量应大些,不限于公式的计算量,以利于毒物的排泄,同时应加强保肾、保肝及解毒的药剂。
4.6 对伴有呼吸道损伤者,应尽早做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功能,增加治疗效果。
4.7 对III度创面应尽早做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论文作者:姜明,岳成珍,马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烧伤论文; 化学论文; 创面论文; 呼吸道论文; 部位论文; 毒物论文; 损伤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