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适应症选择。方法:收集我院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给予PECD治疗,通过对比患者颈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和病变椎间高度的变化,分析PECD手术的价值。结果: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32例患者手术时间79~121分钟,手术出血量47~172ml,术后住院时间4~8d,佩戴软性颈托1月,复查MRI后提示减压彻底,未发现颈椎失稳。结论:在掌握严格手术适应症后,颈椎后路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优势。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088-01
随着不良工作方式的增加,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颈椎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加。据统计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颈椎疾病中常见的病种之一,30~60岁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30%~50%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不适、上肢疼痛麻木等。手术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式之一,颈椎经皮内镜技术椎间盘髓核摘除(PECD)技术治疗颈椎病发展迅速,分为颈椎前路和颈椎后路,颈椎前路工作镜鞘建立在椎间盘内,会对椎间盘和上下终板软骨造成一定损伤,同时存在重要结构损伤的可能,颈椎后路具有创伤小、疗效肯定、颈椎稳定性佳的特点。通过国内外众多文献报道,发现颈椎后路在治疗颈椎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拟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析颈椎后路PECD手术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计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7~66岁,平均 (48.5±8.7)岁。所有患者为单节段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部位为C4~5、C5~6、C6~7。临床表现为17例麻木、22例疼痛、19例肌力下降。
1.2 入选标准
影像学提示无突出椎间盘未见骨化或钙化;神经受压节段与体征和症状符合;无手术禁忌证。
1.3 手术方法
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取俯仰位,颈部稍屈曲位,C臂机辅助定位下选择合适皮肤切口,穿入导针至椎板,建立工作通道,放入椎间孔镜。生理盐水连续灌洗,镜下用射频进行消融以及止血,磨钻以及椎板咬骨钳咬除责任间隙小关节突内侧3mm左右的上位椎板的下缘以及下位椎板的上缘部分骨质,进行开窗。行髓核摘除术。发现椎间孔狭窄时,行椎间孔扩大成型术,然后将神经根探子容易地通过椎间孔以确认获得足够的神经减压。确定为椎间根突出时使用神经根子索探查神经根腋下和神经根肩上,确定突出髓核位置,使用髓核钳逐步摘除突出的髓核,使神经根彻底松解。减压彻底,止血,缝合切口。视情况放置半管引流。术后常规脱水剂及营养神经,颈托制动2~3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
1.5 统计学
采取SPSS 19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对比
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
32例患者手术时间79~121分钟,手术出血量47~172ml,术后住院时间4~8d,佩戴软性颈托1月,复查MRI后提示减压彻底,未发现颈椎失稳。
3.讨论
3.1 颈椎后路PECD操作要点
手术中保证颈部尽可能前屈,以扩大椎板间隙,为手术创造空间;克氏针及扩张管时避免神经损伤。切除关节突时不要超过 50%,避免影响颈椎稳定性。进入椎管时避免硬膜囊撕裂。处理钩椎关节增生,保护好硬膜囊,使用细磨钻头,控制磨速,磨除骨赘应慎重。
3.2 颈椎后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势
(1)相对于前路入路需经过众多组织器官相比,后路入路手术风险低;(2)可直接摘除髓核和处理关节突,避免运动节段丢失。(3)手术通道安放合理。避免了开放手术的广泛剥离,减少肌肉扩张、牵拉的损伤。(4)术后颈椎稳定性佳,降低大部分患者术后发生颈肩部轴性疼痛的可能性。(5)椎间隙内残存的髓核可保留功能。(6)术后功能性颈椎生理曲度丢失得以改善。
3.3 颈椎后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适应症
(1)正规保守性治疗无效6周无效。(2)CT、MRI等影像学提示颈椎无不稳征。(3)椎间孔或偏向一侧的颈椎间盘突出症。(4)单侧颈肩部放射至手臂疼痛,椎间盘向头尾端移位,侧方位置固定,无手术禁忌证。(5)无OPLL、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严重。(6)无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
4.结语
本次研究发现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在颈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和病变椎间高度的变化上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在掌握严格手术适应症后,采取颈椎后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优势。
表1 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对比
【参考文献】
[1]王艳国,郭秀琴,张琪,等.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499-502.
[2]姚斌彬,蓉,于天源.于天源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1160-1162.
[3]黄皖生,潘长青.龙氏手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254-1256.
[4]卢笛,徐卫星,丁伟国,等.C臂透视引导下注射型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2):2677-2679.
[5]刘东宁,易伟宏,王尔天,等.颈椎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7):594-596.
论文作者:刘付军,燕益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颈椎论文; 神经论文; 手术论文; 颈椎病论文; 曲度论文; 后路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