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教育与教育的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知识素质教育到人文精神教育
中国的大学人文教育在世纪未包含着诸多的隐情,使人文教育一开始便可能陷入一种进退维谷、迭遇伏兵、不得不行又行之艰难的尴尬境地。
首先,各种代表官方的意见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关于人文教育的问题,只是在素质教育中含糊地包含着人文教育,而这是两个完全不等同的概念。素质教育包含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被统辖于素质教育的巨大战略下,没有自己独立性的意义。但对整个学校状况和社会而言,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比素质教育更加具有核心的地位,具体原因将在后面谈论。按眼下字面意见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主要地倾向于知识素质的教育,即将学生作为一种将来适用的良好工具而发挥作用,因此强调各种知识的全面性、联通性、实践性、多样性、发挥性和创造性,一句话,为知识的更好使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这里面始终放在中心位置被加以关注的,是如何用知识发展经济、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建设小康国家,这与对知识经济的注重和发展是一体化的。然而,这里并没有以任何一种方式来专门强调人文精神教育,同时,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一种知识教育方法,而不是对于人的本质关注,是一种实用性的观念和策略,因此不怎么提到特殊的、适应时代的精神素质和人文品质的教育,而只是在按惯例提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之后,再加上“美育”这样一种提法,然而美育在这里又被转化为文学艺术知识方面的培养。
第二,明确提出人文教育是一种民间的知识分子意见,这实在是那些对社会整体的人文精神和大学生群体的人文教育焦约地关注已久的知识分子的借题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是某些知识分子和某些大学生的一厢情愿的行为,而大多学生和学校的反应则既平淡又模糊。人文精神的坚持者或者说当代中国的新人文主义者,并不是要进行政府行为所规定的那种人文教育。这其中的人文知识他们从来没有看得很重,而放在首位的是人文精神,但此时要草船借箭,借助国家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东风,来培养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和教育人员,以为社会的精神支柱。然而,国家教育的转向目标,是为下一世纪的经济发展做准备,是要培养下一世纪的知识经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续航力,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一种要求。因此,素质教育虽然包含人文教育,但却是一种发展社会经济教育的具体政府行为,而人文主义者们注重的人文教育,则可能是与这种经济教育不一致的精神行为,他们注重的,恰好是对在这种经济教育观念下产生的物质欲望的担忧,是要克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某些邪恶本性的发挥,但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但要社会在经济富袷同时也精神美好健康地发展,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和经济的发展。因为,实际上笼统的精神文明要求,在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并没有起到制约人的精神品质的作用,所以要寻求新的精神出路。在新人文主义者看来,培养一批社会经济栋梁的同时也培养一批社会的精神支柱是必需的,以保证社会持续经济发展的文化续航力。一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规范,以及民主和法制条件的不完善,都是对一个社会从根基上的致命摧毁,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贪官污吏的事实,已证明了精神素质的低劣可能是对经济的最大破坏。新人文主义者倡导的人文教育,是想在下一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挽救社会淹没在物质主义中的文明品质,铸造21世纪新的民族灵魂。而这与世纪初的情景很相似,那时的知识分子精英也是试图以铸造新的国民灵魂来改变民族的命运。
第三,大学的人文教育被混同于从小学至大学一直在进行的政治课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似乎人文教育应是政治课应该包含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的,或是应该被社会的时代主题和经济主题规定约束在内的。但这里又一层误区产生了:(1)人文教育和政治课以及社会发展、历史主题教育并不一致,它们被混淆之后,人文教育的意义已被消解,一来学生对于政治课已习以为常,麻木平淡,二来人文教育变成了政治课之后,远离学生的实际,被学生仅仅当作一种课程或类似课程的任务来完成,而不可能深入学生的生命本质。(2)政治课和社会主题教育,例如对于改革措施的措施教育,都是政府行为,都具备实际的行为运作,而人文精神是针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品质来进行的引导,只能是启示和改造,不可能由政府来进行规范,强制规定个体生命该怎么做。(3)这种人文精神教育本是每个大学教师的天职和学生该接受的,但这样一混同,人文教育的品质就与意识形态的要求以及社会规范的要求一致,但实际上这是不一致的。例如,中国的当代人文精神执守者,一直反对人们对利益和物质的过分欲望,而曾有一阶段,国家政府鼓励人们追求物质消费以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
第四,素质教育的观念中包含的人文教育一方面被混同于政治课,一方面被混同于美育课。政治课不可能规定学生的单一生命品质,美倒的确是精神品质的最集中表现,美育课当然首当其冲。但是,一方面,美育课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在理工类学校,被等同于艺术知识、艺术作品欣赏课,但并非是开设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课程,就有了美育精神,而只是有了一些文学艺术知识;而国家素质教育的美育,似乎更加注重文学艺术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课常常被等同于美的知识教育,而不是美的精神教育。美不等于人文精神,美育也不等同于人文教育的全部内容。一个大学生,可能在具备了不少艺术欣赏知识之后,仍然不具备艺术的生存品质和精神,甚至可能由此仅仅将艺术品作为自己生活的一种工具性满足。一个人,可能在具有很多审美知识和艺术知识之后,仍然在现实中放纵发挥邪恶。因此,美的知识无法代替美的精神。
当然,艺术可以熏陶和增强人文精神,而且是最有效的,但若无法将艺术精神传递给学生,只有一些关于对艺术的概念和术语甚至欣赏的表述,一些鉴赏式语言,那么严格地讲,它们与学生的其他专业性知识的本质没有两样,它们只是增加了学生发挥自己专业知识或进行业余消遣的能力,它们使学生可能将艺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相贯通而产生的联想和创造能力,变成一种生产力,一种谋生手段或职业特长,但不一定会改善学生的人文精神状况。
教育是一种雅努神的形象,它必须在传达知识的同时,面对着物质欲望的同时,传达一种知识的精神、一种人类的优美品质和人性传统。
知识的物化与知识的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但在90年代语境中被加以分裂。科学推动人类文明,使人类富裕,并成为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发展并不平衡。科学的发展使社会更加富有,但同时也扩展和增长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追求财富的欲望,而人文精神正是对人类的过分欲望进行控制、保证人类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的重要制约力。人文精神在对人类过分欲望的控制方面,与科学精神并不矛盾,例如对于自然的保护,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一种共同意识和行为,科学和人文都追求真理和人类的健康发展,科学是人在外部的健康发展,人文是人在内部的健康发展。真理具有相对性,在某一阶段推动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发展,然而又破坏人性、破坏自然的科学并不存在,而是人本性中欲望的过分追求使人运用科学去破坏了人性身和本身自然生态。科学的发展,物质和享受的发展,是为了人生存得更快乐、更健康、更美好。追求物质富裕和身体健康,但自己肥胖却使别人瘦弱的社会和人是畸形发展,是人文精神塌缩、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人们具有了科学知识,却不一定具有科学精神。同样,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具有了历史知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却不一定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并不一致,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也不是一回事,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具有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是人类在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时的一种认识,但它们具有分类的不同;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一致性,它们都是人类对于真理的一种信仰。大学培养的知识分子,不论人文还是科学方面,应该比一般人群具有更多的知识,但知识分子却不一定具有知识分子的精神,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台电脑比一个知识分子储备的知识量大几百倍,但电脑不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意味,不仅是信息量和知识量的储存,而且要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知识分子的真正使命、责任和意义,是对知识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使用和解释,使其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推动现实向美好未来的转换。
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单向度的、专科性的、片面的知识教育转化为综合知识教育。这里重视的仍然是知识素质而不是精神素质。这里,素质教育偏重于知识教育,并且没有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在知识上明确区分开,在精神上统一起来,而统一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始终是一个社会起飞的两只翅膀。
在知识教育中,我们有可能对于宇宙、自然、地球、人类历史和文明有了丰富的知识,但却不一定能成为一个文化资源,因为在一种功利主义和商业主义的环境,你的实际行为可能正是对各种知识形成为文化资源的破坏,包括对你自己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破坏。而且,你有了许多知识,也未必就能成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知识教给你认识世界,以知识为工具进入现实的物质世界,并没有直接提供精神自由,一个具有大量知识而将知识用于个人功利的人,可能也存在着最大的精神不自由。是人的精神自由,才使知识获得了自由,人类的历史、经验、文化都可以教给学生,但要看是当课程任务来完成、当课程任务来接受,还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和创造一种精神资源,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精神空间。一个拥有大量知识而仅仅当工具使用的人,其精神空间仍然非常狭窄。
由于强调知识经济和发展社会的物质因素,知识在这样一个时代,已不再具有古典的精神产品的意义,而具有商品化和交换化的意义,知识成为一个人可以用来向他人交换自己的物质利益与世俗生存的手段和形式,知识的本质被物化了。知识的物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因而,我们必须警惕我们的学校教育被物化,从知识的物化到教育的物化是更加可悲的一种教育、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命运。大学生可能在学校已经受到了这种知识物化的潜在影响,我们实际上正在不知不觉地从事着物化的教育,讲授着物化的知识。因为大学教师自己可能已经被物化,而他们的知识由于必须适应物质生存和商品竞争以及交换方式的教育和科研条件,因而具有了物化因素。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物的存在形式,它直接转化为可以产生效益的技术或产生可以用来交换自己生存的成果,知识的物化、技术化、世俗化,使知识的人文品质因素、知识变成纯粹的精神产品的可能,被大大减少了。例如,一位高校教师为生存必须拿到某项科研项目,这将是衡量他的工作能力的一种标准,而他所完成的这个项目可能根本不适应他,也不适应他的学生,而他因没有另外的选择来标明自己的价值,只好完成这个项目,只好将这个项目的内容讲给他的学生听,彼此都是为了生存而应付。在知识物化的情况下,知识教育本身已包含了反人文精神的危险因素,而不仅仅是缺乏人文精神,因为这种知识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教给他们适应社会的知识和精神,教给他们用知识换取自己的生存,这里的教和育是相互分离的,实际上有教缺育。学校本来是一个进行精神传统接力、精神品质发扬的地方,但缺乏精神导师的作用后,反人文精神的知识培养所带来的恶性循环结果将会在新一轮的教育中繁衍下去。知识的工具性作用与知识的精神性作用,本是一体化的,但现在知识已被分割开来,被分割为技术和社会零件加以使用。知识分子的凝聚性由此也被分割开来,知识分子本来依靠其共有的人文精神而凝成社会具有独特历史创造力和文明创造力的群体,于是社会的创造力受到阻塞,进而会成为社会经济繁荣所能达到的一个极限:社会的精神品质将会限制社会的物质发展。 悖离:获取职业特许证和使你认识自己
人们通常说近20年的最大失误是教育,然而更准确地说是对人文精神教育的忽视。因为单从知识讲,我们培养出的大学生源源不断供给了社会,而大学生的知识层次也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但精神品质教育是失败的,这种恶果在当时是看不出来的。
当下有些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的依恃,现实功利已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于是没有了一种精神的边界,也就没有了现实行为的规范,一切都在利益操纵之下。教育本来应该帮助人们克服精神上的狭隘、软弱和不足,但目前这种功利化和工具化的教育倾向,不但无法补救这种缺陷,而且只会强化这种缺陷。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是为了得到一张获取职业的特许征。如果进一步读硕士、博士,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职业和身份的认可证。因此,他们进入大学的目的,往往甚至连学知识都不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至于接受人性品质的教育,培养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就更不是他们愿意考虑的,这种状况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越来越严重。一年级他们初人校时虽可能已有了这种拿文凭求职的目的,但还单纯热情,渴望理想和辉煌,还完全可能对这种思潮加以扭转,但功利化和工具化的教育倾向本身已在各学校程度不同地暗暗助长了这种情绪。四年之后他们毕业时,已十分冷静理智,甚至带着几分冷酷、非常现实化地进入了社会。他们已学会了冷静地运用知识去对现实中的工作进行计算,而几乎泯灭了浪漫和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并没有培养出真正符合教育目的的人。学生在学校不闹事、不对抗,即使不学习也毫无关系,照样可以拿到文凭走出校门,学校当局并不愿意学生给他们增添麻烦。对于学校来说,教育也只是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就是每年接多少学生入校,四年后送多少学生出门。这种学校教育的失败,在于培养了学生为工作、为职业、为生存而去拼命奋斗,此外并没有多教给学生什么。可以想象,这种学生在社会中若无经济动力,其创造性和奋斗精神便可能丧失殆尽。因此,人文教育应培养的,是学生在经济杠杆之外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是为了负起人生的和社会的责任而产生的工作热情,产生一种自觉的生命创造力。
精神上的空虚和荒芜是学生也是社会的普遍情况。它一方面来源于半个世纪以来的否定性历史,一方面来源于人文精神。缺乏根基。我们需要培养一种理性的人文精神。我们的现代人文精神主要来源于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也来源于古典士大夫的政治伦理在现代的责任。20世纪已不存在中国古典人文精神内容的社会根基,而西方的人文精神也不可能照搬。同时,一方面批判的人文精神传统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斗争中不断弱化,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坚持批判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这种人文精神只停留于知识分子的学理探讨和人格精神,始终没有付诸社会实践。80年代社会曾自觉地试图保持和维护一种深刻的社会精神,但那是五六十年代传统的一种延续和恢复,并不具备新的因素,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使五六十年代树立起来的个人信念失去依傍,产生动摇和空虚,难以适应变化的形势,因此迅速瓦解。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主要针对的也是知识分子内部的人文精神弱化。如今,追求人文精神教育,实际上是试图将人文精神转化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让大学生源源不断地将人文精神像输血一样带入社会。
其实,大学生由于其单纯性,更愿意接受和施行人文精神。大学生的单纯和年轻,使他们在走进高校之前大都怀着一腔热情来追求生命中的美好因素,但现状与理想产生了悖离,学校和社会的某些现状使他们的追求锋芒渐渐钝敛。大学生常将现实问题、社会的现实因素,拿来与光明的人文精神相比照,结果往往是对人文精神的发扬,甚至人文精神的存在产生疑问:其一是
整个社会有可能发扬人文精神吗?现状似乎并不乐观。其二是他们毕业之后要吃饭生存,他们拿人文精神能够当饭吃吗?现实需要他们适应生存的世俗或者说欲望精神。三是即使他们受到了文精神教育的深刻濡染,他们却常常是孤独的,能拿来与整个社会的世俗精神对抗并改变社会的媚俗状况吗?即使能够,能有效果、能够维持吗?实际上,可能招致的不是社会的净化,而是自己的尴尬。大学意味着一种特殊的科学和人文环境,但人们往往含糊地认为大学是一个进行知识教育的地方,而忽视了它更主要地是一个进行精神教育的地方。因此,不论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被含糊地理解为科学知识或人文知识的传递,来到大学是接受这种知识传递的,而不意识到是接受精神传递的。实际上,大学最有效的、最具有优势的是它非常集中和半封闭状态的精神教育,这一意识已渐渐被人们淡漠。
教育不但使我们认识世界,而且使我们认识自己,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对自我个体生命的认识联系起来,如果只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知识就仅仅变成了一种有用的工具。从小学开始的教育,将所有的知识都变是非常单一;考试,也将所有的人的精神变得非常单一;知识只能是有用的,而且只有一种非常现实的用处,并且必须对它的现实性加以非此即彼的选择。但教育要使你认识自己,才能使知识变成真正的生命支柱,这样的知识已经不仅是有用的,而且是精神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