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配电网规划方案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适应性,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智能电网技术,继而由此形成安全的配电网运行环境,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满足其生活质量。本文就从智能电网概念分析入手,详细的探讨了智能用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用电技术;配电网;运行规划
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配电网方面,由于人们对配电网运行安全和效率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配电网智能化成为新形势下配电网规划的新需求。在无数专家学者不断的研究下,智能配电网技术问世,在解决配电网存在问题的同时逐步带领电力行业稳步发展,使得供电效率和安全性都大为上升。而且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研究的深入,必然会进一步在电力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智能配电网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现阶段电力能源的需求在逐渐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和配电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智能配电网逐渐成为重要的配电方式,不仅能够提供高效优质的电力能源,同时还有效保证和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有效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现阶段仍然处在发展阶段之中,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智能配电网技术进行全面研究,将能够积极发挥其在配电网规划中的作用和优势。
1.1智能配电网的内涵
智能配电网充分应用了现阶段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安置配电网终端设备,有效形成了可视化的配电网管理形式。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为现阶段配电网的良好运行提供有效保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更为注意鼓励电力用户全面参与到电力监督工作之中,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从而积极采用有效方式加以改进,促进配电网的良好运行。从本质方面来说,智能配电网拥有较多技术方面的优势,智能化程度高、综合性强,同时故障判断及电网自动恢复能力较强,在日常工作中,供电可靠性更高,安全性能更强。同时智能配电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终端设备方面、管理工作更加趋向于可视化。这种运行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够保障电力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为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水平,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针对智能配电网的日常运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能够直接面对用户,在和用户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方便的用电体验。
1.2配电网的运行管理现状
由于智能配电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直观地给用户带来用电方面的便捷,还最大化地提升了综合电能供给的质量水平。但就配电网的运行管理现状而言,在相关方面仍旧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细节问题,具体如下:①在建设过程中,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的地区性搭建架构中存在相对滞后现象,局部受限,从而导致电能供给的质量无法得到更为有效的保证,无法满足用户需求;②目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的配电网存在着电能损耗较大,电网设计规划不合理,南北方负荷差别大,网内的负荷随意性大分配不均,造成用户用电质量不均匀等现象的发生。③在现有的管理及运行进程中,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远远落后于输电网的,从而导致了供电质量的整体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2.1智能自动化技术
随着配电网规划的不断发展,智能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实际运行中,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实现了对配网自动化规划方案内容的有效规范,并带动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智能调度信息一体化功能,构建相应的配电自动化主站,且形成主站、子站等有效供电网络子母系统。继而便于系统操作人员开展相应操作行为。此外,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也逐渐实现了智能预警运行模式,继而促使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测信息的观察及时发现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最终将故障损失降至最低。另外,智能自动化技术也逐渐实现了实时调度、远方监控、分布式等功能,并基于安置用户终端配电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用户信息的有效采集及处理,最终由此保障了骨干网络通信需求,且提升了信息整体利用效率。
2.2参数测量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参数测量技术是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数据表现形式,它能够将系统的固定数据和运行数据通过测量以参数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某地区的固定时间段用电量的变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查看该地区用户的用电需求,以便在管理上做好准备工作,也能通过异常参数来确认是何种故障现象怎样快速处理,这对管理来说能够极大地提升管理的效率。另外,参数测量技术还在电量和电费的计算上有着显著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配电网在用户用电量需求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用电量较前十几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些地区使用的电费计量工具还是电磁表,难以满足高峰状态下的电费计量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参数测量技术实现与用户的沟通,解决电费计费问题,可见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2.3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
近年来,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配电网规划中,而其技术的应用源自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合理应用为用户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条件,即通过在用户周围安置分布式发电的方式促使用户可利用用户端平台对系统运行方式进行操控,最终达到配电网平衡调节的目标。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分布式发电可被划分为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光伏发电及海洋能等几种类型,其缓解了传统配电网技术层面的问题,且实现了不消耗化石燃料发电过程。同时,并网方式较为灵活也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凸显出的优势。为此,应强化对其的合理运用。另外,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控制保护、监控、测量一体化技术得以实现。为此,强化对其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并就此合理解决能源消耗不平衡问题。
2.4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的利用方式也更加多种多样,电动汽车就是其中一种,较之传统汽车,它的优势在于使用能源的清洁性、便利性,为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专门为此颁布了技术规范,各级政府对电动汽车也进行了大力推广,旨在提升电动汽车在汽车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电动汽车作为新型的移动储能用户,对于配电网的运行来说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它可以实现一定的削峰填谷目标,因此,电动汽车充换电项目必须作为新形势下配电网规划的重点项目推行。但规划中一定要注意其对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而国家要求在电动汽车的交换电使用中要安装滤波设备,这不仅能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也能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
3、结语
充足可靠的电力能源,对于现阶段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和进步,配电网需要积极开展有效的规划工作,更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供电能力,这其中积极使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将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充分应用了当前多种技术,将配电网的运行和先进科技进行良好融合,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效果。智能自动化技术、参数测量技术方面的应用、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应用,是当前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主要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浩民.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167.
[2]陈绍佳,张新影.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8):145.
[3]张荣荣.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09.
论文作者:史寿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配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用户论文; 能源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