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主编开放意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887(2001)06-0111-05
高校学报自1906年《东吴月报》创刊,掀开了中国大学学报的历史,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它始终以“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为宗旨,以反映各自所属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成果为主任务。作为教学科研的学术园地,以研究交流学术为目的,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毋庸置疑,学报近百年的办刊史,也足以证明它存在的必要。但是,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大体相同,这种学术园地的办刊形成过程,往往容易造成众多学报彼此雷同,形成千“报”一面。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数据:199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8187种。在这八千多种期刊中,高校学报就占了全国期刊总数的1/8。作为国家学术研究载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各高等院校学报由于一校一刊(报)相互封闭,致使形成学术质量难以提高的办刊模型,不同程度存在着发行量小,缺乏读者,内容重复,可读性差等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从而使信息、知识的传播转瞬即可实现,其结果是出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息高速公路将使人赖以生存的广阔空间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现代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给中国的新闻出版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此,中国高校学报的生存、发展更是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高校学报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把自己纳入社会文化出版的大系统、大格局之中,学报信息传播也应纳入国际化发展体系,加快学报的国际化进程。学报必须打破封闭性办刊模式,准确定位、开放视野、参与竞争。这些工作的具体实施,离不开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意识的学报主编。
学报主编是学报这个刊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行为、他的意识对学报的生存、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编开放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开放意识较强的主编会努力将学报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会将保守性的办刊实践变为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开放意识较强的主编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积极加强与国际合作,推进学报的国际化进程。
一、封闭式的学报定位需要具有开放意识的主编打破封闭式办刊格局
早在1906年,苏州东吴大学创办的学术刊物《东吴月报》,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能看到的最早的大学学报。《东吴月报》创刊号上刊登的汉文教习黄振元写的发刊词说:“东吴学堂成立者逾五年。西士谋刊月报,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这里虽然没直接说办刊的宗旨,但字里行间表露十分清楚。
从创刊时的1906年到今天的2001年,近一个世纪,绝大多数高校学报依然秉持着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立足本校,以内稿为主,充分展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的办刊宗旨。时到今日每每在给高校学报下定义时,人们甚至约定俗成地说:高校学报是以发表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园地。从学报的定位到办刊的宗旨看,学报封闭性、内向性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报主编开始意识到这种封闭式、内向性的办刊形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惟有开放、创新,打破学报封闭的办刊格局,才是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主编是学报的领导者和主办者。主编负责制赋予学报主编以重大职责和与之相适应的权力。主编有无开放意识,开放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学报的质量及整体品位和整个形象。主编的职能要求他制定编辑方针,把握办刊方向,确定选题组稿,终审签发稿件,甚至学报的排版装帧都由主编定夺。具有开放意识的主编会以他的开放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带动整个编辑部成员的行为,编辑部成员具有了开放意识,思想解放了、观念转变了,就会破除墨守成规的保守观念,改变抱残守缺的自傲心理,摒弃畏缩不前的消极态度。
主编开放意识的强弱影响着学报的开放程度,主编开放意识不够强的学报,他主编的学报大多是封闭得多,开放得少,或者是全封闭的。如有些学报反映在办刊方式上,除照搬国家规定的编辑方针外,不能从特定方面,特定角度来确定自己学报具体的方针任务、编辑理念,一味地因循守旧,死守着等米下锅,只发内稿等旧传统,致使自己主编的学报既无特色又与别家学报雷同。即使也约请了一些名家的稿子,那也只是向外打开了一线美好期待的门缝。而刊物出来,基本上限于相互赠阅,还未能进入市场。这样的刊物既无特色,又无创新,缺乏一种面向外部的渗透力、辐射力和感召力,实际上也就缺乏一种生存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如学报界不止一家师专学报给自己的刊物定位都是“学术性、师范性”,从这一过于宽泛、缺少创意的定位,既看不出它与普遍高等师范学校学报有何区别,也看不出它在同级同类学报中有何个性。说到底,这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是缺乏开放胸襟、读者意识和市场意识的表现。
主编开放意识较强的学报,主编就会有意识地去打破封闭式的、内向性的办刊格局,从现实出发,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在学报的定位和栏目设置、选题和组稿计划、封面和版式设计等方面都会根据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办出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风格的学报。像这样的学报名牌大学有之,一般院校有之,甚至许多地方师范院校学报也走出封闭式办刊,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尽管这些名牌大学科研实力很强,整体水平也高,优质内稿不缺,但他们也依然改变以往内向性办刊,开始向社会敞开大门、欢迎外稿。而像《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这样的一般院校学报,虽然学校地域偏僻,名气不大,但解放思想,开放意识较强的学报主编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打破以往的内稿为主,扩大版面的内外稿比例和该学科外来稿,学报多年来公开向外征稿,坚持突出数学学科,使该学报发表的数学论文90%被世界著名检索期刊——美国的《数学评论》所转评,1998年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引证报告中,按学科影响因子排队,该刊在综合类科技期刊中名列山东省第一。
又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以前学报完全是内向型、封闭式的办刊,学报开设栏目也大都是那些与他刊雷同的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等大众化的栏目,毫无特色可言。所刊载的稿件绝大多数是内稿,并且满足于自然来稿,编辑每期组稿也大多是等米下锅,刊物出来后,也只是限于相互赠阅。这样既缺乏开放胸襟、又无读者意识和市场意识,更无特色可言的学报,它的质量,它的形象可想而知。1995年以后,具有较强开放意识的主编上任伊始,便敏锐地察觉到学报作为反映本校学术成果的窗口,竭尽全力刊发本校教师的文章,这样的封闭式、内向性是违背社会文化出版规范,使学报编辑出版游离于社会文化出版的大开放系统之外,人为地拒斥了学报的社会性、开放性,惟有打破封闭性的办刊定位,才能使学报逐步焕发生机和活力。
主编为了充分发挥本刊作为“民族学类核心期刊”的作用,结合广西民族学院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把刊物定位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具体是民族性,即突出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尤其要突出本院具有优势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民族民间文化、民俗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地方性,即突出对广西社会、历史、人物和文化研究,尤其突出本院具有优势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桂系军阀史、太平天国的研究。区域性,即突出大西南通道中关于民族经济的研究。
这样的刊物定位一改以往的只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竭力刊发本院教师的稿件,而是把刊物定位放在关注现实,研究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上,努力参与社会实践,依靠社会力量办刊,广吸优质外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二、保守性的学报实践需要具有开放意识的主编改变保守性的操作方式
学报办刊宗旨的封闭性定位,必然导致办刊实践的保守性。具体表现在:(1)作者队伍的保守性倾向。毋庸置疑,高等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都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是办好学报的基本力量。但如果把作者队伍仅局限于此,特别是仅局限于本校的力量,则必然导致研究的封闭性。(2)选题范围的保守性倾向。由于我国许多高校性质相同、学科相容或相近,高校学报多为综合性学术理论类刊物,大多是来稿照登封闭式的办刊宗旨,导致学报选题大多囿于本校的教学科研,致使学报选题存在严重的模式化倾向。形成千报一面局面。在栏目的设置、稿件的内容方面产生惊人的相似。(3)组稿的保守性倾向。由于学报以反映本校科研、教学成果为主的性质,决定了许多院校学报在组稿时,眼光朝校内看得多,朝校外望得少,即使有来自外校或社会上的自由来稿,这些外稿以探讨各个领域的普遍问题,热点问题,有些稿件在思想创见,文采结构、语言表达方面都显得比较成熟,但就是因为它是外稿而无法刊发。因为许多学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内外稿的比例问题,如二八开,即内稿占8成,外稿占2成;三七开,即内稿占7成,外稿占3成;四六开,即内稿占6成,外稿占4成。具体到某个学校内外稿的比例是多少,则因学报主编开放意识强弱程度而定。从而造成组稿的保守性倾向。(4)出版装帧的保守性倾向。学报办刊定位的封闭性和内向性,办刊经费的拮据,致使许多高校学报不讲究装帧设计,许多学报封面设计陈旧、呆板、色彩单一,使学报庄重、朴素有余,而新颖、美观不足,形成千“报”一面。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开放办刊的观念越来越成为学报界的共识,但由于许多学报的运行机制和经费来源都依附于主办学校,学校的教学科研任务和行政命令与学报自身发展规律使学报编辑部处于两难境地,所以许多学报依然在封闭的轨道上蹒跚前行。而一些具有较强开放意识的主编正在积极进取,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努力突破学报封闭性的“围墙”。
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殷都学刊》地处安阳,这里是中国最早的都城殷商都城故址,是甲骨文的出土地。这是一块世界瞩目的文化宝地。而甲骨学、殷商史、夏商周考古。也是世界瞩目的大学问。毫无疑问,安阳当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出版资源。但要认识和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办好期刊,如果按照传统、封闭的办刊方式定位,采用保守的办刊实践,单凭该校自身的科研实力和整体水平,是无法唱好这台戏的。也不会有《殷都学刊》今天的影响和名气的。具有强烈开放意识的主编带领该刊一班人冲破传统学报封闭式的办刊思路的束缚,借鉴社会期刊的优长,经历了从在校内寻找优势到在学术界寻找优势而最终在社会上和地方上寻找优势的视角转移,在栏目设计、选题、组稿、作者队伍的建设等方面都对“学报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性质作出了质疑,打破封闭保守的操作方式,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办出的“殷商文化研究”栏目,形成了国内外任何一家报刊都无法比拟的规模优势。该栏目始终站在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引导这一学科的走向,推进这一学科的进展。《殷都学刊》也成为在全国甚至在海外有一定影响的、开放性的学术期刊。
无独有偶,具有较强开放意识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主编,上任伊始,就召开各种座谈会,集思广益,探讨广西民族学院这样既非名牌大学,又非重点大学,科研实力又十分有限的学校。如何才能办出一流的、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刊物。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惟有开放,打破以往的封闭性办刊定位,重新确定开放性的办刊宗旨,准确定位,改变以往办刊实践的保守性,发挥自身优势,借助社会的力量,才有可能办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自1995年改版确立了较为开放的办刊宗旨后,在编辑实践上,变保守的办刊实践为开放的办刊实践。如在作者队伍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内向性。过去作者队伍往往只局限于本校内部教师和科研人员,由于本校自身科研实力有限,这样必然导致学报办刊的封闭,限制了学报的质量提高。实行了开放办刊,作者队伍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作者队伍。经过6年的努力,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稿源充足,不但拥有大批的国内作者,而且还拥有了多个国籍的作者群。在选题组稿方面,由原来的保守性向开放性转变,更加关注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研究。在重点栏目“人类学研究”、“民族学研究”的选题组稿时,紧跟学术发展,关注学术前沿,大量刊发适合本栏目的优质外稿,自1995年改版至今已刊发人类学、民族学文章二百多篇。在出版装帧方面,改变以往学报陈旧、呆板,不讲究装帧设计的保守做法,聘请专业美术设计,配合本刊人类学、民族学的特色,别开生面,在封面上刊登彩色人物照片,一期推出一位人类学、民族学界的权威学者。如2000年全年6期的封面学者是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民俗学家,他们分别是钟敬文教授、段宝林教授、(台湾)娄子匡教授、过伟研究员、(台湾)金荣华教授、陈勤建教授。为了配合本刊人类学、民族学的特色、扩大信息刊载量,常常别具一格,增加彩色插页,介绍人类学、民族学界的动态和发展,如介绍各种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实况。在版式设计上,也讲究形式的别致和美观。如今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已成为中国人类学学科的一个重要阵地,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学者甚至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作为重要的参考刊物。
三、期刊国际化趋势召唤具有开放意识的主编推进学报国际化进程
21世纪的今天,期刊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开放办刊是时代的召唤和历史的必然。学报封闭式办刊方式同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相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封闭。封闭性的矛盾是现有的“为校办刊”的学报宗旨及与之相应的保守的编辑实践。开放的战略,要求学报广吸外稿。而开放意识较强的主编会通过吸引与学报办刊宗旨相符的优秀外稿,从而扩大学报的影响。
如《清华大学学报》,办刊方式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内外稿源,吸引国际合作论文。为提升学报质量及在海外的知名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又如前所述的《殷都学刊》就是以质论稿,广吸优秀外稿,扩大《殷都学刊》的知名度。这里说的优秀外稿,不但要有国内的优秀外稿,还要有国外的优秀外稿。学术繁荣不仅需要国内交流的支撑,更需要国际交流的带动,扩大国际交流也会启动国内交流。具有较强开放意识的《殷都学刊》主编为了有效地利用社会学术力量,使刊物对国内外学者都具有吸引力,使海内外学者们感到,《殷都学刊》不仅是发表学术论文的地方,也是进行学术交流的地方。真正感到,《殷都学刊》是殷商文化研究的一个基地,他们除了建立殷商文化研究所,还参与发起主办大型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吸收国际同行的论文,扩自身的影响。
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一种既便捷又广泛、全面地了解掌握国际间不同地域作者对某一领域课题的共同关注,这样既可以揭示出版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也预示着所得成果具有权威性。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才能打破文化传播和学术信息沟通方面的垄断局面,以期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知识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期刊的国际化,世界名刊成功的经验之一就在于高度的国际化。高度的国际化涉及稿源的国际化、审稿的国际化和读者的国际化。
具有较强开放意识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主编在编辑实践中同样十分注重学报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向全国开放,吸收国内一切与本刊宗旨相符的优秀外稿,如哲社版的特色栏目人类学研究所发稿件80%是外稿,这些外稿既有中国人类学开拓者费孝通老先生的,又有七八十岁的老教授容观先生、阮西湖先生的,还有一批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中坚力量,如周大鸣、庄孔韶、王铭铭等等,更有大批学术新秀——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
一个刊物如果只限于国内稿源的办刊模式,不利于期刊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拓展。反之一个刊物如果稿源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积极面向世界就会形成“如虎添翼”之势。所以必须开放办刊才能加速期刊国际化。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1998年8月在美国威廉斯堡召开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14届世界大会还邀请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及学报主编参加,就是因为树立较强开放意识的主编除了注重学报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外,更注意学报的国际化。
主编积极加强与海外及港奥台地区学者的联系和交流,关注世界各地学者对人类学研究的动态及前沿,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经过努力,主编与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一些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密切关注他们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利用大陆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田野资源,吸引他们来大陆作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有时还和他们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人类学研究课题。如主编和香港浸会大学人类学教授余振先生合作进行的大型课题“中国民族团结报告”。有了共同的课题,主编应台湾、香港的大学或研究机构邀请到香港、台湾等地讲学、交流也就成了常有的事。这样将香港等地学者高质量的论文吸引过来,及时刊发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上,促进了交流,也扩大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国际影响。
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改版后,特色栏目——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应首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乔健先生的《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和前景》(1995年第1期),这一前沿性文章一经发出,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新华文摘》(1995年第7期)全文转载,北京的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就乔先生的文章进行座谈讨论,为此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问题成了1995年的中国学术热点之一。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关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之后,读者时常可以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上了解到港台学者,如香港的乔健、谢剑、陈志明、张展鸿、吴燕和、谭少薇等,台湾的李亦园、庄英章、陈益源、高怡萍等人的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及动态。1998年全年4期的封面学者分别介绍了港台最有影响的人类学家:李亦园、庄英章、吴燕和、陈志明,并配发他们的人类学研究的成果。通过吸收港台地区学者的研究成果,来扩大学报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在大陆和国际之间,不论是商贸,还是学术,香港都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如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经常邀请国际知名的资深人类学家作访问演讲和执教,并且致力于促进中国人类学界与国际人类学界的学术交流,该系每年都举办若干次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经常邀请并资助中国内地学者赴会交流,使中国的人类学界能保持与国际人类学界广泛接触。因故,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被人们誉为中国与国际人类学界交流的桥梁。具有较强开放意识的主编看准香港人类学界与国际人类学界这一桥梁作用,以香港为依托,从而逐步打开境外稿源的渠道,所以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上除了经常看到港台学者的大作外,还不时可以看到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挪威的、越南的等多个国籍作者的研究成果。石家庄作者陈静在论述期刊国际化程度时说:期刊拥有多国籍的作者群(包括引文作者),说明其国际合作广泛,国际合作通常意属影响面广的期刊。主编除了注意吸收国际上的高质量论文外,还注重在自己的学报上宣传国内、国际一切有关人类学研究的动态发展,开放意识较强的主编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时常亲自出马,亲临现场抓拍第一手资料,作为学报的封页或插页介绍出去,如在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封三上,介绍了1999年在南宁举办的“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活动情况,2000年第5期介绍了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会2000年中期会议”,2000年第1期介绍了“'99南宁国际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这样不但扩大了学报的刊载信息量,同时也是自我宣传,吸引国外专家重视本刊、扩大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在国际上的影响。
高校学报改革是多维、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报信息传播要纳入国际化发展体系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可能成就的,但是也不是坐等就来的,它需要有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主编,带领编辑部全体同仁努力找准目标,精心策划,突出特色,胸怀祖同,放眼世界。那么,这样的学报一定会在学报界、学术界乃至国际期刊界引起较大反响,赢得广泛赞誉和亲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