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开采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论文_胡晓斌,王巨

金矿开采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论文_胡晓斌,王巨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成都 610015

摘要:本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的相关要求,针对金矿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特征,在对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必要的水文地质试验获取了相关参数,选用“瞬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模型预测了项目运营期对地下水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关键词:金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志码:A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防治地下水污染,国家环保部于2016年1月7日发布并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以下简称“导则”),对规范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金矿开采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探讨,供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人员参考。

1. 建设项目概况

金矿开采项目位于海拔4200-4700m的高寒地区,矿区属中高山-中低山侵蚀地貌类型。项目年开采原矿13.5万t/a。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矿山服务年限21年。

2. 确定评价等级及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根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级。根据导则附录A 中关于有色金属采选项目地下水影响评价类别划分规定,项目矿山建设有排土场1处,属于I 类项目。矿区周边无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无村庄饮用水源井,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据此确定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以矿区所在水文地质单元为界,面积11 km2。

2. 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现状调查

2.1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1)含水层

评价区内地下水根据其赋存条件可划分为两种类型:松散岩类潜水、三叠系上统层状裂隙水、三叠系中统层状裂隙水、块状基岩裂隙水。其中,三叠系上统层状裂隙水广泛分布于矿区,含水层岩性多为火山熔岩、凝灰岩,厚度大于200m、岩石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差,单泉流量0.022-0.033升/秒,属于HCO3-Ca-Mg型水。

(2)地下水补径排情况

区域上冻土层普遍发育,形成稳定隔水层。季融层中含冻结层上水,季节性变化明显,水量随季而变,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区面积小,受地形及岩性影响,迳流条件较差,以泉的形式泄出于近山地带。冻土层以下的基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凝灰岩、花岗岩、砂岩岩层,迳流较弱,地下水露头很少,区内未见明显之补给区及排泄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地侵蚀基准面海拔在3850m左右,而矿区的主要矿体均在4100m以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条件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补给条件差。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本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二类一型,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

2.2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按照导则要求共布设5处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

2.3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

根据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及现场试验,矿区含水层主要为火山熔岩、凝灰岩,平均厚度为128.8m,有效孔隙度为0.003,含水层渗透系数K=0.0064m/d,纵向弥散系数12.15 m2/d,横向弥散系数1.215 m2/d。

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矿山运营期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排土场淋滤水。按照导则的规定,地下水二级评价预测方法可以采用数值法或者解析法进行。由于工程场区所处位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故选择解析法进行预测,能够满足二级评价的要求。

3.1预测模型

考虑到区内浅层孔隙水水位埋深不大,且包气带强透水,当项目运转出现事故时,含有污染质的废水极可能沿着孔隙以捷径式入渗的方式快速进入含水层从而随地下水流进行迁移,为此本次模拟计算过程忽略污染物在包气带的运移过程,不考虑包气带防污性能带来的吸附作用和时间滞后问题,这样使计算结果更为保守,符合工程设计的思想。

场区地下水流场较稳定,为一维稳定流,因此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可概化为瞬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的一维稳定流动二维水动力弥散问题,预测选用导则附录D中的“瞬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模型。

3.2预测结果

淋滤水中的各类污染物主要有Cu、Pb、Zn、Cr、Cd等重金属离子。选取浓度较高的Pb、Zn作为预测因子,选取典型的几个时间段100d至3500d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在预测时段内淋滤液中Pb在地下水中的浓度随着地下水的稀释不断降低,影响范围先增大后减小;在3500d时最大运移距离为2940m;在运移100d至3800d各时间段,中心点最高浓度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标准要求。

4 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1)矿井涌水、生活污水在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严禁随意排放;

(2)加强各类废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防止跑、冒、滴、漏;

(3)严格按照导则确定的防渗技术要求落实分区防控措施。

5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导则》对地下水环境评价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在金矿开采项目环评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金矿开采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作为此类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郁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节能环保,2016.

[2] 楚波,布日古德,郭倩.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用到的几种方法简介[J].环境与发展,2016.

[3] 刘光武,王滢,赵志勇.铁矿开采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

论文作者:胡晓斌,王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金矿开采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论文_胡晓斌,王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