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岩[1]2001年在《广东地区城市经济适应住宅设计探讨》文中指出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问题。在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和科技 水平日益发展的今大,住房问题己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全球问题”。 我国随着住房改革的环境推进,我国的住宅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均居住面 积己经从1978年的3.6 m~2提高到1999年的11.4m~2,进入“十五”我国的住宅建 设将以每年超过5亿m~2的速度继续增长,我国的住宅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 段,同时,国家己经确定了住宅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 同时,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住宅也将逐渐从福利 分配转为货币分配,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并将渐渐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出和 消费热点。 面对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为尽快实现住宅的产业化,加快住宅产业的现代化步 伐,国家制定了以经济适用住宅为主体,带动整个住宅产业发展的政策。 本文针对我国推行住房体制改革较早、进程较快、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广东地 区,以对该地区的产业化进程、住宅市场运行情况以及政策法规的分析研究为背景, 通过对住户、设计单位、开发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的大量调查,面向该地区的经济 适用住宅,着眼于该地区近年米住宅户型设计的变化,总结出未来几年经济适用住 宅户型的发展趋势,力图找出在住宅产业化的条件下,经济适用住宅的设计与住宅 市场间的结合点,使户型设计在经济与适用之间,在使用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之间 达到平衡。
林建可[2]2002年在《根植本土——成都地区城市住宅设计的地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是对特定地方特定自然因素和特定人文因素的表达,体现了建筑与所处地域的必然联系。因而地域性也是住宅设计中所要反映、表达的重要物质和精神内容。决定住宅设计中的地域性表征的叁要素包括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经济技术状况。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复合式生态住宅是对当代地域性住宅的全面诠释。 成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自然环境和传统居住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近年来在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城市住宅的设计偏离了尊重地域性的创作的轨道,引发了生态危机、特色危机和个性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地方特色消失和环境文脉被割裂,以及居住者个性被忽略而带来的居住文化的单一。如何创造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而又具有地域精神特色的城市住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现代城市住宅设计理论基础上,运用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成都地区自然环境的重新认识、对传统民居的借鉴、对城市深层精神的挖掘以及对国内外地域住宅设计的理论和经验的引入,归纳了成都地区城市住宅地域性设计的原则——整体设计、有限消费和尊重传统;提出了设计的策略途径,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回应、地方人文的回归与创造和经济生态的完善与适宜性技术的选择叁个方面;并建立了具体的设计方法构架。最后,作者运用以上原则、策略和方法对目前成都的一些住宅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作者通过本文强调住宅设计必须根植本土的重要性,并希望由此建立一种新的住宅设计方法,以寻求本地区城市住宅回归自然、回归文化的创作道路。
肖敏[3]2008年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对策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历史性战略工程,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其意义在于将开辟中国改革的新局面,为中国经济打开更广阔的新增长空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新的发展观,而且是新的改革观,是我国农村新一轮历史性变革的战略决策。而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应该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而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地方性建筑材料、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所蕴含的场所精神的研究,来探索新农宅设计与规划的新途径。相比以往与实际脱节不同的是,笔者所研究的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将更具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通过对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历史因素来探索当地农村住宅形式形成的来龙去脉,来对当前住宅中合理的因素进行解释和继承;其次,将对该地区现在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行研究,以期设计出能符合当地农民的行为习惯的住宅和村庄布局;再者,通过分析该地区农村人口的构成来对住宅的功能进行优化,以符合不同年龄层及不同职业的需要。本课题研究的最大特色就是通过对当地场所精神的研究来提升农民对新住宅和村庄的认同感。在论文中结合武汉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选取了一个村庄作为自己的研究实例,利用文中提出的观点对其进行试点分析,试图找出符合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为今后的农村建设找到一个设计参考的依据。
周予希[4]2016年在《基于近代建筑制度视角的中国室内设计转型研究(1845-1953)》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的独立性逐渐受到学界的质疑。一方面,这是因为传统艺术与设计史观不能清晰地解释室内设计史研究中“近代”与“古代”、“当代”的区别。另一方面,由于过度依赖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成果,导致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在这种学术背景下,从新的视角开展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领域的深化研究已迫在眉睫。因此,论文以近代建筑制度为特定视角,选取1845-1953年的中国室内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的深入研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室内设计”不仅是通常所指的物质化的室内设计形态,也是室内设计行业与室内设计活动。具体而言,论文将转型中的中国室内设计置于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中,基于大量当时的文献,注重外来影响与本土室内设计自身转型的结合,以近代建筑制度作用于室内设计的主要表现为依据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或权力体系的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特点,论文试图证明,中国室内设计的现代化转型与近代建筑制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近代建筑管理机制主导了室内设计与国家(或官方)权力之间的关系的转型;近代意义的建筑法规在对建筑活动进行管理的同时,也间接对室内设计活动、形制、技术进行了法制化管理;近代营造业群体与现代建筑师群体的出现,推动了室内设计行业社会分工的细化与职业化,尤其是1930年代大批相关行业纷纷涉足室内设计业务,并出现了早期专营室内设计业务的公司,反映了当时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已经初步呈现从建筑行业中分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建筑制度于1950年代初彻底终结,中国室内设计遂在新的建筑制度下继续转型。透过近代建筑制度的视角,中国室内设计在许多方面均进行了现代化转型,例如设计实践、理论研究、社会分工、材料与技术、法制规范、设计图纸、专业术语以及整个行业的运营模式等。由此,论文充分证明了近代时期中国室内设计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特点,并构建一个不同于以往视角的的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的研究框架。
叶晓燕[5]2004年在《商品住宅建筑策划方法研究——以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住宅产业作为新的社会经济增长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果与技术进步,商品住宅开发与建设的相关研究也积极展开。建筑策划的特殊工作模式与方法,一方面使其成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科学方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完善了商品住宅市场研究的内容、并提供了建筑学范畴内的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但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限定了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商品住宅建筑策划尚需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系统研究。本文旨在探索商品住宅建筑策划的科学方法,从商品住宅开发这一经济活动的本原出发,以资源配置的整体优化目标为建筑策划的基本价值准则,提出了符合商品住宅开发建设综合效益需要的科学方法框架,为其理论与实践方法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平台。本文分叁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现状研究。首先从我国商品住宅市场及房地产策划的发展状况入手,以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和商品住宅建筑策划实践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造成问题的内、外部动因。由此,提出了以经济活动整体效益为核心的商品住宅建筑策划研究发展的新契机。论文的第二部分是理论引鉴。首先引入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资源配置理论,从经济活动的本原出发对资源配置的特点、机制与方法进行了简述,以此作为研究的科学依据;进而,从资源配置与住宅产业、资源配置与住宅生产的影响要素、资源配置与商品住宅建筑策划叁方面的层次关系研究中,充分的阐述了资源配置理论对商品住宅建筑策划的重要指导意义。论文的第叁部分是方法研究。在资源配置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商品住宅建筑策划科学方法的研究框架,其中包括阐述整体性、效率性、模糊性的基本原则,探讨设计要素的资源分类与界定,介绍决策中的叁种基本方法及其模型,分析各环节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的产生与作用,重点研究概念设计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简易方法模型及实践意义。最后,通过设计目标预测过程,采用模拟案例的方法详细地介绍了资源配置理论指导下的商品住宅建筑策划方法的具体应用。
施瑛[6]2014年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叁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施梁[7]2000年在《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土地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是未来几十年内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基本格局之一;并且,这种土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将由于总人口不断增加,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进而向富裕型转变,资源需求量和消费量进一步迅速增大,而变得更加突出、更加尖锐。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土地紧缺始终是制约中国城市经济和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城市建设实践,对土地紧缺这一基本国情关注不够,往往脱离国情,超越国力,甚至不加区别地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1980年代之后,因非农业建设用地急剧扩张造成的耕地面积锐减和土地资产流失以及土地资源浪费,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鉴于上述情况,对各行业用地的发展及其标准进行深刻检讨和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意义重大。本文正是以江苏省为例,针对城市居住用地发展所展开的研究。论文共分八章,基本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即绪论,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和课题研究的意义,从对象范围的限定、重要概念的诠释、前提和假设的设定以及研究方法和基础资料的运用等方面为整个课题研究作了必要的逻辑铺垫,并扼要叙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第二章着重从土地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方面对中国特别是江苏省未来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的国情和背景条件进行了分析,从人/地关系角度讨论了我国同其它国家的类比;这些提供了贯穿于本文以后各章节分析、判断、立论、估测与评价的出发点和基本尺度。 第叁章对近二十年来江苏省暨南京市城市居住用地发展作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梳理考察,分别对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分析和讨论,进而联系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指出城市居住用地发展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些成为研究和分析未来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的先导。 第四章从纵向的、横向的以及多学科的视角对城市住房水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作了综合分析与讨论;在设定江苏省未来城市居住(面积)水平和居住模式的基础上,对住宅用地的发展提出了面积指标建议。 第五章围绕影响未来城市住区道路用地变化的关键性因素——私家车发展——展开了探讨,从小汽车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未来城市机动化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向富裕型转变等方面分析小汽车进入城市居民家庭的必然性,同时对未来城市居民小汽车拥有率进行了估测,在此基础上测算了相应的道路用地指标。 第六章分析了住宅区环境质量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对住宅区公共绿地的要求,在考察住宅区公共绿地现状及其与现行规范(规定)要求的对比基础之上,讨论了未来住宅区公共绿地的面积指标。 第七章分别对教育设施及其用地、医疗卫生设施及其用地、文体设施及其用地、商业金融等设施及其用地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考查和讨论,并对城市住区公建用地作了实态考察,从而提出未来公建用地面积指标的建议。 第八章综合第叁、第四、第五、第六及第七章分析研究的结果和推论,对未来江苏省城市居住用地的面积指标进行了测算,据此对国家现行规定和规范以及江苏省各种规模类型城市未来居住用地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韩君华[8]2010年在《亚热带地区高层住宅标准层优化设计初探》文中认为高层住宅的发展是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的必然形式,尤其在二十一世纪初,高层住宅的发展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层住宅的发展和推广是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种城市压力、人口压力、交通压力、居住压力等问题的必然途径,高层住宅的发展和推广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过大所引起住房问题,也为日后城市发展中,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住房需要提供了解决途径。高层住宅的推广过程中同样带来的许多问题。例如,住宅的节能与环保是否与该地区的气候特点相适应,建筑形式是否符合该地区城市的发展需要,公共交通部分是否高效并且节约,住宅的户型设计是否能够满足该地区人群的家庭成员构成和使用需要等等,只有深入的了解了高层住宅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加以研究,才能有效的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从而才能提高我国高层住宅的质量,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的居住条件,使得住宅既节约又高效、既安全又舒适、既满足采光通风等基本需要又能使户型达到最合理化的分配。文章首先阐述了高层住宅设计优化的出发点,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对高层住宅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分析。其次对我国以及外国的高层住宅的发展作了简要的概述,找出了国外和国内相关的成功案例进行必要分析,找出其成功之处在日后的研究中以供借鉴。其次分章节对高层住宅的问题及其合理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高层住宅与建筑形态的关系,找出了不同的标准层产生出的不同的建筑平面形式在采光通风等方面的优缺点,同时也探讨了不同的建筑平面形式所产生出的不同的建筑造型,高宽比的合理范围。高层住宅的水平、垂直交通体是本文的重点。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楼盘的例子,并对其进行定性的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水平、垂直交通体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对交通体的合理的布局形式、核心筒所占的面积、电梯及楼梯的数量位置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使水平交通体更加合理、舒适、便捷,竖向交通体更加高效、安全、节约。在研究中,标准层公共部分与标准层所占面积的比例的统计研究分析是本章的重点,这一部分关系到高层住宅的经济性和广大购房人民经济的可承受性。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集约型社会的口号密切相关。有着非同一般的实际意义。标准层的户型合理性研究也是研究的重点。户型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购房者的投资是否获得了最大化的收益,在这一章中,着重的研究了决定标准层户数的影响因素、决定标准层户数设计的原则以及户型面积的影响因素,并对套内空间的组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能够适应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消费习惯和经济能力的人的户型方案。科学发展观,建设集约型友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建设的主题,最后,标准层的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节约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户型的采光、通风方面、保温隔热方面、已经节能方面都对现有的高层住宅做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提高房间利用率、建设更加节约、高效的建筑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论文以全新的视野,从建筑的经济性,合理性,舒适度等方面分析了高层住宅标准层存在的一些设计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优化意见,这些意见对改进我国当前住宅水平有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为日后的继续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文献、数据资料。是日后理论研究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占芳[9]2018年在《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自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近代化历程中,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针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展开的系列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笔者在查阅大量翔实历史文献资料和对现存近代住宅实地调研踏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准确地考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区)的发展特征。笔者在研究中翔实地考察每一历史阶段内住宅建筑本体特征、住宅区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住宅制度与规章策略等,并以住宅建筑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主线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发展演进形成整体性认识,即南京近代城市住宅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论文主体内容共由七个章节组成,各章节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其划分为叁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第二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第叁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第一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由第一章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第二章南京近代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两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由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等四个章节组成,分别是针对1840-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和1945-1949年等四个历史时段内近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与发展变化的综合考察;第叁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由第七章节构成。
陈力[10]2004年在《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文中指出当人类迈入21世纪,人居环境及其建设程度早已今非昔比。而中国当代集合住宅,作为当下建设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与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密不可分的居住建筑,亦在人们不懈努力下为营造更人性、更完善的人类栖居空间和场所而孜孜以求。如果从更深远更本质的意义上说,人类的现实生存乃至人的心灵状态与居住空间及其本质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本文则立足于现今集合住宅的未来发展这一关怀核心,以现代人的精神和情感等深层人类意识与居住场所的关系为引入,着眼于居住空间的本质意义的深刻思索与探寻,尝试性提出“集合住宅本土化”这一论题和观点。试图从人与居住空间的本质关系——“空间情感性”角度出发,在客观剖析当今中国集合住宅居住空间其本质意义和传统住宅居住空间内涵与理念的基础上,依借“本土化”这一特殊手段、途径和过程,探寻现代居住空间物质条件与古代空间精神和内涵新的契合节点,思考并探索一种在现有居住空间物质形式基础上的“情感性空间”,即试图从居住空间更本质的意义上去把握当代集合住宅的空间改善与转变乃至进步,以期为中国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性探讨和另一种角度的新思路,也为未来的集合住宅道路找寻新的启迪和思维参考。 本文首先在阐述和透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及建筑等诸方面的现实状态后,对现代人的精神与情感进行冷静反思,并深入思索人类生命的存在意义与居住现象本身、住宅中居住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人类栖居场所的日后发展,在不断满足人类居住生活物质条件的基础下,或可从空间本质乃至人与空间的关系等深层意义上做出回应。而本文则尝试性提出“集合住宅本土化”的论题,试图从居住空间的深层意义上去把握其发展途径。之后,本文对论照本身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必要介绍和阐释以表明,本文提出的“本土化”,不过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也是达到我们所要追求的居住空间本质意义上一种可能性发展的方法和过程。进而,文章通过对集合住宅的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的详尽论述剖析,论证并指出中国集合住宅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光辉业绩的同时,亦存在其自身深刻的矛盾,即物质条件的完善和丰富与居住空间的单一僵化、缺乏表情及缺少对居住空间本质意义的深刻探求,同时指出其深刻原因在于对居住建筑的理解倾向单纯物质技术层面而忽视居住空间最深层的含义:空间情感性,即人与空间的诸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今天的、终极的问题关怀出发,并以现代理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居住空间进行重新解读和深入剖析,论证传统居住空间形态其客观而积极的意义在于,其间凝结的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本体的意义内涵以及空间生成理念等隐型的空间精神,而并非在其他诸如物质形式的材料质感、符号构件抑或其单纯的审美价值。从而论证,传统居住空间之于今天集合住宅的价值,在于对居住空间本质的精确把握,对空间←→人的互动关系的注重,借以说明,这种凝结在传统住宅空间中的深刻内涵无疑可成为现代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在居住空间本体意义方面的有益启迪。最后,本文尝试性对以上论述加以补充,通过类型学的思考与设计方法,倡导并提出以“本土化”的手段和动态过程,对传统空间其抽象的“原型”意义,还原于集合住宅居住空间的现实形式中,寻求一种历史的空间意义与现代住宅的空间物质条件的合理契合“节点”,并就此“本土化”的方法对某些必要的把握原则进行说明,同时简要阐述其具体操作方式,以期为集合住宅的发展从空间形态角度,向人们表明另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 广东地区城市经济适应住宅设计探讨[D]. 黎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2]. 根植本土——成都地区城市住宅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 林建可. 重庆大学. 2002
[3]. 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对策初探[D]. 肖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4]. 基于近代建筑制度视角的中国室内设计转型研究(1845-1953)[D]. 周予希. 东南大学. 2016
[5]. 商品住宅建筑策划方法研究——以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D]. 叶晓燕. 清华大学. 2004
[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7]. 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研究[D]. 施梁. 东南大学. 2000
[8]. 亚热带地区高层住宅标准层优化设计初探[D]. 韩君华. 重庆大学. 2010
[9].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D]. 胡占芳. 东南大学. 2018
[10]. 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D]. 陈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室内设计论文; 商品房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设计公司论文; 规划条件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