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杰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 315000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一论的新课改是高考先改,课标已改,教材还没有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课堂要变,关键老师教学行为要变,首先从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变起。第一层面,老师是“控制者”;第二个层面,老师意识到要做“引领者”;第三个层面,优秀的老师要做“隐身者”。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决定了新一轮课改的成败。因此,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把这一种创新改革的风险降到最低,如何来把我改革方向不偏离核心素养的培育轨道?我们应该以教学理念为依托,以教学基本功为支撑去适应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067-02
关于“课改”,如果也只允许我问一个问题,那么我一定还会毫不犹豫地问:“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它是方向性问题,也是关键性问题。一件事,方向如果搞错了,一切努力都不只是付诸东流那么简单,而是会让你离真正的目标渐行渐远!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性的道理,任何人理解起来都不会有难度,但是我们当下的教学亦或各类所谓的新教学真的找对方向了吗?其实不然!个人认为我们中的大多数在大多时候还是找错了的,因为“传统课堂”依然岿然不动,“知识灌输”依然大行其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物理课堂教学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物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新理念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永远是改革的主阵地,我们既不能否定“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接地气的可操作性、持续性效果的改革!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决定了新一轮课改的成败。因此,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笔者撰文和广大同仁一起探寻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物堂教学改革方向。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观念要改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一论的新课改是高考先改,课标已改,教材还没有改。把这些统一起来是课堂。今年北京高考文综卷有一道题,得分是最低的,考的是“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呢?”要求考生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谈历史对你有什么用?于是,我们自然会想到,学习语文对你有什么用?学习物理对你有什么用?其实,每个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科独到的育人价值。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相对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而言,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物理文化层面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但又是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形成物理基本观念,即从 “知识为本”转向 “观念建构”。
这种 “观念建构”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是当学生将具体的物理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学生的头脑中所剩下的东西! 应该是:形成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基本观念、科学思维、探究的意识与合作的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物理学科中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掌握”还是“实验的成功”“练习的完成”,更有“内容的拓展”“方法的掌握”“体系的形成”“对物理学家精神的感悟”等,都蕴含丰富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素!物理课的特点就在于
“物”和“理”。“物”即事实证据,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理”即理性思维,要以思维为中心。通过实验,创设情境,观察表象,通过理性思维抽象出具体的理论,再通过具体的原生态问题,得到建构和升华。
显然,把活生生的物理仅肢解为知识,而又把知识的获得归结为习题的训练,这样的物理是没有魅力的,这样的物理课背离了物理的本质和特性,不是没有魅力的问题,关键是不能形成物理学科素养。所以物理课堂理应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将真实的历史事件、感人的科学精神、不断创新的思维方法,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去,使科学求 真的理性思维与人文文化中那种至善、至美的追求相结合,促进真、善、美的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让物理课堂充满激情。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思考和生活,学会感恩和珍惜,学会探索和创新。这是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物理同仁的历史责任!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
物理学科,它的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价值观点所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与挖掘,必须让它来滋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我校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改革展示会有这样一个课例。课题是“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有这样一个环节——生活中的物理。给你砂石如何让砂石充满模具内每一个角落? 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为了把水泥砂石捣实,把振动棒放入混凝土中,让它不停地振动,砂石就不停地受到受迫振动,从而砂石充满模具内每一个角落.振动棒的振动频率可调,振动棒的频率调到多少赫兹最理想呢?这个可以从共振的原理去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也有这样一个环节——音乐中的物理。给你七个红酒杯如何用它弹奏音乐?往里面倒水做成音阶,可以弹奏音乐。倒多少水才可以做成音阶呢?这个可以从大型钢琴的弦长成等比数列中得到启发。
当时一个学生说,这些问题真有意思。 振动棒只会振动,它是如何把水泥砂石捣实的呢?老师难道还有我们不了解的原理吗?老师说:利用振动使砂石正压力瞬间消失从而克服摩擦力使砂石下沉。另一个学生说,我想在家里自己动手调制酒杯乐器,自己弹奏一首曲子,用手机录制成视频和同学们分享。
这节课,涉及物理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学效果很好。这节课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亟待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关于价值。要让学生感到所学的东西是有用的,而且能够在真实的情景当中发挥作用。现在高考当中区分度最好的题目就是陌生的、复杂的情景中解决问题。而在情景当中考察你的能力,就是PISA测试最重要的思想。如果学生觉得我学这个知识只是为了考试,我通过反复刷题才能考试,学习热情就会下降。
第二,关于过程。让学生感到学习过程的意义,所学东西不仅仅是结果有用,而且学习过程有趣、有情感、有态度。
第三,关于方式。学习知识的方式要改变,不是死记硬背,机械操练,而是结构化、条件化和情景化。
我们要落实这个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变革,具体如何操作呢?课例哪里来?
第一步,就是老师拿出课例,说一千道一万,一个课例作用四方面:第一以例说事。通过课例把课堂里面的故事说出来;第二以例说法。通过课例阐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讲出来;第三以例说理。讲道理、讲原理、讲规律;第四以例说人。我们所有教学包括分,但不能全为了分,最终还是为了培养人。
第二步,备课组要基于课例的经验概括。这一些成功的课例到底有哪一些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抓手。
第三步,教研组和学校则要善于用理论框架反思老师们的经验,将优秀课例加工为学校组织学习的素材。最后,问题概括一下,课堂教学到底要变革什么呢?一是从课堂教学目标来看,体现一个统整取向,从分解割裂到融会贯通。从全面覆盖到深度理解。二是从课堂教学的内容来看,要突出核心取向:从全面覆盖到深度理解。三是从课堂教学方式来看,强调实践取向,从单向传递到建构分享。四是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强调个性取向,从整体划一到多元开放。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改
课堂教学怎么变革?还想从一个课例谈起。我们每天都在上课,惯性运转以后,有一些问题就被遮蔽了。我们曾经对教师课堂提问进行实证研究。有两个老师做同课异构,第一步从数量来看,每个老师在一节课上基本不到30秒就会问一个问题。现在,“满堂问”是课堂教学的一大表征,问一个东西答对了,大家都会往下讲;问一个东西不会,这个问题就是你不会,咱们单练,如果在这儿纠缠这节课就讲不完,因此还得往下讲。进一步地研究,课堂上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就是老师把问题切分得太细太小了,问题没有多大价值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问要将问题结构化并设计适当的问题跨度。我们再回到质上,进一步研究你就可以发现,专家教师在概念的引入、形成阶段,精致化占了90%的问题。而普通教师在这一阶段则不到一半或一半稍多。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舍得把问题投放在概念的引入、形成及精致化阶段。此外,专家教师概念的引入和精致化花时间比较多。专家教师的高级问题占到80%,而普通教师高级问题只是一半左右,质就可以比出来。
总结一下,有效的提问应当注意:第一,要注意问题的结构化和适当的问题跨度;第二,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第三,要注重高质量问题的提出;第四,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到底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的原理可以指导我们教学行为呢?第一是情意原理,要让学生迫切要求下去;第二是序进原理,按照知识发展的逻辑线索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结构;第三是活动原理,就是积极组织发挥学生各类的自主性的深度学习活动;第四是反馈原理,运用反馈调节,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发展。
我曾经问过美国同行一个问题,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最大区别是什么?经过很长时间,他给了我一个答案:你们中国老师善于处理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我们美国老师善于处理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课堂要变,关键老师教学行为要变,首先从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变起。第一层面,老师是“控制者”;第二个层面,老师意识到要做“引领者”;第三个层面,优秀的老师要做“隐身者”。隐身以后把工夫花在课外。第一就是提高设计学生深度学习活动的能力,这个能力目前是我们普遍比较弱的;第二就是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的一致性的设想、判断、矫正的能力。这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最需要的能力。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决定了新一轮课改的成败。因此,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把这一种创新改革的风险降到最低,如何来把我改革方向不偏离核心素养的培育轨道?我们应该以教学理念为依托,以教学基本功为支撑去适应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 全球教育展望,2016(03).
[3]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的深度学习研究[J].教育研究 2016(07).
[4]程平源.《中国教育问题调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周长生.《为不教而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资深物理高级教师,物理奥赛金牌教练,物理学会会员。从教30 年来,自编校本教材20多本,其中有高三复习教材,有选修课教材,有物理竞赛辅导用教材。出版教育教学论著12本,撰写教学论文150多篇在物理教育国家核心刊物《中学物理》、《物理教学》、《物理教师》、《物理教学参考》、《教学与管理》等报刊上公开发表。自制教具十余件,其中《变压器的动态演示仪》获得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课题《走班制+导师制:特长生和谐发展的双翼》获得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微课、翻转课堂也取得了应有的成绩,充分利用智慧校园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良好。
论文作者:王平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素养论文; 物理论文; 核心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老师论文; 知识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