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然性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6)03—0016—05
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是一伟大的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伟大创新。社会主义对市场体制的选择,不仅仅是因为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可以同市场经济结合,更重要的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和需要的,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必然性。
一
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首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列宁曾指出:“所谓商品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个生产者专门创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1] 旧分工以及在它基础上产生的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是商品经济存在发展的一般条件,这个条件在社会主义经济范围内仍然存在。在这里,旧分工既是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特点的关键,又是认识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体制选择的必然性的枢纽。[2] 而与旧分工紧密联系的落后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全过程都必须实行市场经济的最终根源。
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私有制下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产生了社会共同利益。但是,由于生产力落后,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完整性的特点:在社会范围内,公有制经济并没有囊括整个社会经济成分,既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也有与其共存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也还存在着公有程度不同、范围不同的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公有制经济的两种不同形式之间,经济利益独立,经营独立,具有商品关系存在的完全条件,它们之间只能借助商品交换建立联系并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不仅如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或国有经济内部,也仍然具有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条件,市场经济内生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这是因为:
第一,旧分工决定了国有企业是具有独立性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属于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所有,但是,由于旧分工存在,这种属于社会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还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联合占有,只能采取具有独立性企业这种特殊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各个具体的企业内部同劳动者结合。这样,公有制在占有关系上就不可避免地具有间接性、局部性的特点。在企业内部,劳动者存在着生产者、管理者这样的旧分工,存在着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的重大差别。在社会范围内,国有企业也存在着旧分工,每一个企业固定使用某种生产资料从事某种产品生产。企业劳动方式不同、产品制作过程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使用价值也不相同。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还必须时时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从企业的自身条件和生产的特殊规律出发,及时改进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变革劳动方式,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独立性,国有企业是具有独立性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性为市场经济的构建创造了微观基础和市场主体。
第二,旧分工的存在还决定了国有企业及其劳动者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有等量劳动互换的要求和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架起了由此及彼的桥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占有关系上间接性、局部性的特点,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还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各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劳动者的局部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程度。由于旧分工的存在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劳动者必然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要求社会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和物质利益上的差别,要求实行等量劳动互换。劳动者物质利益上的差别也必然反映到由劳动者协作劳动组成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各个企业由于生产技术条件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不同,职工集体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客观上必然产生经营成果上的差别,它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矛盾,还存在着严格的利益边界,有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它们之间也必须实行等量劳动互换,严格计算各自的劳动耗费,要求得到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公有制经济还具有等价性的特点。在这里,公有的生产资料只是劳动者、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个别劳动不能像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那样,不经过曲折迁回的途径而无条件地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
第三,旧分工的发展还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只有保持市场经济关系,利用市场机制,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各企业日益成为一个以市场为依托、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客观上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面对众多经济门类、生产企业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和经济联系,在企业劳动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性,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社会联系不够透明,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条件下,计划体制无能为力,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运用行政手段,采用行政干预、计划命令的方式去配置资源,为千千万万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决策。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规律。社会主义的生产仍然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改变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地位,但改变不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不同经济实体之间互相交换劳动产品,是社会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对立,并不妨碍社会主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然要遵循共同的经济规律。相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生产社会化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自觉顺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按照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选择最能达到资源配置优化和最能充分发挥生产要素效能的经济运行形式,促使国民经济协调有序地运行。
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永恒现象。但人与人之间被固定于某一生产领域、不能自由择业,不能全面发展,不得不“奴隶般地服从”的旧分工则是一种暂时的历史的现象,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清楚地阐述了这一点。他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充分涌现,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消失,劳动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个人实现了全面自由的发展,——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 旧分工是否消亡是社会主义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别的确切标志。旧分工作为社会历史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最终消亡,建立在旧分工基础上的商品关系和市场经济也终将随着旧分工的消亡一同消亡,为产品经济所代替。正是在最终意义上,我们说旧分工赖以依存的落后的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都必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原因。在这点上,“不发达说”或“初级阶段说”很难让人苟同。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设想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之上的一种经济模式,而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国家里,尚未具备建立计划经济的条件。换一句话说,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公有制经济也还不成熟,在它的周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非全民所有制经济,甚至非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原因。这种观点难以令人信服。其一,这种观点的前提是确认彻底的“一大二公”才是公有制的典型的成熟形式,坚持这一理论,不仅是理论上的倒退,而且也会使我们重犯过去的失误。其二,这一学说的要害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外在的东西,看成是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权宜之计[4],因而是错误有害的。只要有旧分工及其决定的企业形式存在,商品关系就不会消亡,它就会作为社会经济的联系方式而发挥作用,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永恒主题。
二
社会发展既是自然历史的过程,也是人能动选择的过程。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既是合乎规律的历史必然,也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按照自己的目的作出的选择。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市场经济优越的资源配置功能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和需要,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必然途径。
经济体制恰当、优劣与否,除取决于社会客观经济条件之外,还取决于体制自身内在的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5]。 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市场经济体制选择的必然性,前面已经论述,不再赘言。就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而言,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都表明,计划体制在这两个方面有着先天性的致命缺陷,完全通过计划体制,很难有效配置资源。信息是计划决策的根据。从信息机制看,在计划经济中,计划包揽一切,它要求把巨量的、分散在社会各个方面的、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收集起来,层层传输到中央计划机关,使之迅速掌握并及时正确地处理和反馈。无论从技术上或是从计划者信息处理能力的角度看,这都是不可能的,而且受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传输中信息还可能扭曲、失真或滞后。这样,计划配置方式势必常常引起产需脱节,造成资源浪费,反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本想按比例发展的国民经济严重失衡。从激励机制看,计划体制下,企业、生产者、消费者等微观经济单位和个人丧失了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努力与报酬分离,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经济缺乏活力,效率更是无从提高,低效益、高成本、高浪费是传统计划体制的必然结果。而市场经济的优势则在于,市场经济以价格为信号,以外在的竞争压力和内在的利益追逐为动力,较好解决了计划体制信息僵滞、激励机制不全以及由此带来的集权化倾向问题和企业创新乏力问题。虽然不是所有市场主体的活动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市场经济突出、强化了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激发和调动了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它们各自行动的结果则会有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早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这种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生产,……包含着一种不断发展作用的趋势,要把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缩减到当时的社会平均水平以下。力求将成本价格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的努力,成了提高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6] 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也为近百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所证明。
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要求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工业化的客观要求,但这一模式更多、更主要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的计划经济思想。因此,计划体制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的自身优势。但计划体制只是对抗西方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有效体制,是特定历史情况下的恰当选择,不是、也不应该是社会主义普遍适用的经济运行方式[7]。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冲破对计划经济的迷信和对市场经济的禁忌,全面解读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形态”理论,第一次破天荒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他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8]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8](P.373) 邓小平在解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利用市场经济这个手段的问题。他提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认为以往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一直没有“制定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8](P.148)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基本价值取向,表明了社会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和意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离开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共同致富,经济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但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没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前提,不仅共同富裕的目标会落空,而且社会主义制度也势必难保。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并未终结,而是任重道远。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此,列宁早就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资本主义造成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9] 毛泽东也明确指出“社会生产力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现在,这个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我们的国家(上层建筑)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深刻反思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基础上也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0]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0](P.313) 他还说,“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8](P.149) 社会主义若死守僵化的思想、僵化的体制,拒绝改革,拒绝市场经济,那就是自甘落后,就会挨打甚至垮台。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就能把最有效的体制与最优越的社会制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使社会主义重新走向辉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需要。
三
我国改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有力证明了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选择的必然性、正确性。
第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1986年到2005年的2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比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3至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较稳的良好局面。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神舟六号载入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与200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7.3%。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而1978年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平均工资是644元。
第三,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继续加快,外贸总额大幅度增长。2005年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我国外贸总额在世界的排名已跃升至第四位, 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日本,而1978年只有355亿元。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1978 年全年外汇收支平衡,略有节余,1998年也只有55.5亿美元,到2005年底已增加到8189亿美元。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4001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03亿美元。
第四,我国财政收入不断提高。1993年只有4349亿元,到1999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377亿元,2005年达到3万多亿元[11]。我国的财力日渐雄厚,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大大增强。
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的结果,不仅为公有制提供了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和合理组织社会生产的有效方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公有制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还进一步促进了公有制的完善,为更好地坚持公有制开辟了新天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促进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调整和完善,从而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和推广,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都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了公有制经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经济将会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更高的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有效形式和必然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将有利于人的主体精神的觉悟,有助于人的理性精神的培养和理性能力的提高,市场经济中的自由原则、平等原则也有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当然,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选择具有必然性,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社会经济,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并不是要把商品关系从表层关系变成社会主义深层的本质关系,更不是要滑向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而是要恢复商品关系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经验,把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结合起来,把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无疑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但人们已经看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不会再走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肯定了中国20多年的改革成就,明确提出“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决定》对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05—12—01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