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及其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表现形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需要(也称需求、欲望)原本是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由于其内涵的一般性和普遍性,早已超出了这些具体学科的领域,而上升为以人为直接研究对象的人学的基本范畴。成为研究人的问题的逻辑与历史的起点。探讨人的需要问题可以促进对人的问题、主体性问题、价值问题等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也有助于认识全球问题、“生态危机”背后的社会根源,对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需要概念
作为人学的需要范畴是指主体(个人、集体、社会)对促使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或因素的渴求状态;随着主体概念外延的不同,主体需要展现为个人需要、集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等具体形式。这一定义所揭示的是需要概念的“显”内涵,未表示出来的“隐”内涵是主体(个人、集体、社会)对促进自身退化和消亡条件或因素(否定因素)的预防、抵御倾向。“显”内涵是对环境肯定因素作用的渴求,而“隐”内涵则是对外部环境否定因素作用的拒斥;因此,对人学需要范畴的完整理解,应该是“显”内涵与“隐”内涵命题的合取。从本质上来说,需要是主体的根本属性,是主体内在矛盾运动的外在表现,是主体依赖于客观环境的具体内容。
人的需要内容是复杂的、多样的,事实上研究的角度不同,划分的依据不一样,对需要的分类也不可能相同。从主体需要起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前者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是作为生命体的一般需要;后者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是人这种高级生命形态的特殊需要,是人本质的主要特征。
从需要的功能及表现形式来看,主体需要的内容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别。物质需要是人生理活动的表现和要求,如吃、喝、穿、住、行、性等方面的需要。物质需要贯穿于人的诸多需要之中,是需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需要的内容和对象也在历史地变化着,经历了单纯依靠大自然的施舍到向大自然的主动索取的转变;精神需要是人精神活动的表现和要求,如对真、善、美、自由、幸福、信仰等的需要。正如生理活动是精神活动的基础一样,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前提和基础,并渗透于精神需要之中。精神需要是物质需要的补充和发展,是人所特有的需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发展,在有了一定的物质需要保证的基础上,人类文明的进步,精神需要将会逐步取代物质需要的主导地位,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精神需要的丰富和发展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需要的主体构成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体需要的主体是个体:个体的差异性,造成了个体需要的特殊性:个性需要的满足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群体需要是社会群体的产物,个体在社会中总是归属于一定群体——家庭、学校、党派、阶级、民族等,共同的利益是组成群体的基础。群体需要由诸个体的一般需要构成,无个体需要的满足,就无所谓群体需要的满足。社会是人类生存的方式,是在一定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形态中诸群体的共同需要构成该社会的社会需要。
从主体需要内容与客观需要对象的性质来看,可区分为显性需要和隐性需要,这是需要内涵的外延展开。显性需要是主体需要的内容之一,是对客体世界肯定因素的渴求,上述各种划分大都是从需要内容的这一方面出发。“肯定就是否定”,肯定中就同时内在地包含着否定,主体对肯定因素的渴求,同时就意味着对否定因素的拒斥,因此,绝对的显性需要是不存在的。主体需要内容与客体需要对象定向关系的另一个方面表现为主体对客体世界否定因素的抵御,现实生活中的预防疾病、加固建筑物以提高抗震能力等都是隐性需要的反映。预防重于治疗,主体隐性需要的觉醒,隐性需要对象范围的扩大是主体发展的标志之一。
此外,需要还有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可能需要与现实需要等等之别。
二、需要结构及其表现形式
最早从事需要结果研究的是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它着重从主体物质需要对象的角度提出了消费结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等一系列重要概念,反映了主体需要(消费)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我们研究主体需要结构的基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说明人的需要一般结构的理论先驱。他在理论上的贡献在于首先揭示出需要内容按重要性分级排列的特征,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实现的顺序等;其理论上的欠缺在于他对人的需要仅仅停留在抽象的、静态的描述上。马斯洛的研究工作对于我们探讨主体需要结构与现实表现形式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主体的众多需要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按照其内在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需要结构是主体需要内容的组织和表达方式。它是诸如知识结构等主体结构中最基本的结构,是决定其它活动结构的主要因素。按照现实主体的存在层次性,需要结构有个体需要结构、群体需要结构和社会需要结构三个基本形式。
个体需要结构是个体按其内在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及所处环境提供的需要实现可能性,而构筑的个体需要内容的结合与时空排列形态。它是个体指向外部环境的一种积极的摄取状态。个体需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个体需要结构的内在根据。
个体需要结构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动态结构。首先表现在随着个体与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的内容不断丰富,结构日趋复杂。构成个体需要结构的内容是个体的现实需要,而个体的可能需要只是尚未进入需要结构之中的潜在需要,是个体未来需要结构中的内容。其次表现在某一确定时刻不同个体需要内容在时间上排列顺序的变动性,需要满足以后会暂时消失,在时间上的排列位置会后移,原先的主导地位为跟随其后的需要内容所取代。所谓“饱汉不知饿汉饥”就是对这一动态性的揭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未能对需求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从人类起源及社会发展历史来看,个体需要是通过个体活动方式实现的。个体需要的不断丰富与个体能力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到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迫使人类走向分工协作,选择了群体与社会的生存方式,借助于群体与社会的力量来解决个体的这对基本矛盾。
群体是个体的基本生存方式。个体之所以选择群体,就在于群体的组织结构具有实现个体需要的功能。事实上,群体结构就是按照个体需要实现要求形成的。个体需要在群体中被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通过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彼此交流可以得到满足的需要,它主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如在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体贴关怀,使各自个体需要的一部分得到实现;另一部分是群体内部无法实现的需要,如家庭对食物、住房等物质需要。这部分需要通过群体内在结构转化为群体需要的内容。因此,群体需要是那些在群体内部不能实现或不能充分实现所有个体需要的总和。它在需要质的内涵上小于个体需要,在需要量上是各个体部分需要的总和。同个体需要结构一样,群体根据其内在结构要求及外部环境实现的可能性,而形成的群体需要内容的组织结合方式就是群体需要结构,它是群体指向外部的一种积极的摄取状态。
同样,社会是个体现实的生存方式,是一个最大的群体,它是众多个体通过多种群体的结合方式构成的。社会结构具有实现群体需要的功能,事实上,社会结构是按照群体需要的客观要求形成和发展的,个体需要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社会各部门都是围绕着个体需要的实现而组成和运转的。同个体需要在群体中的表现方式一样,在社会内部不能实现的群体需要,构成了社会需要的基本内容。这些需要根据社会内在结构要求及客观世界实现的可能性而形成的组织和结合方式,就是社会需要结构。它是指向社会外部(主要是自然界)的一种积极的摄取状态,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是社会需要的主要实现者,事实上,社会产品结构、社会产业结构与社会需要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它是由后者决定的。社会需要比群体需要的内涵更贫乏,而需要量更集中、更大。因此,社会需要是通过群体需要的中介表现出来的个体需要。社会需要为个体需要、群体需要奠定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然而社会需要又不能替代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
个体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从需要的质上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需要的量上来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群体需要是个体需要的体现,社会需要是群体需要的体现。从需要的表现和转化形式上看,个体需要可以通过群体需要的中介上升为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