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浅析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论文_李育雷

ap浅析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论文_李育雷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也逐渐的加强,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技术与管理,同时园林绿化景观的施工建设也是考核城市绿色建设的重要指标。园林绿化工程可以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园林景观,减少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园林工程的建设。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相关单位需要加强技术管理,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建议;绿化景观

前言:在我国经济基础建设增强的同时,园林景观绿化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促使了国家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园林景观绿化通过绿化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对实现城市绿色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城市的绿化程度,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与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技术与管理应当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园林绿化景观施工技术的特点

1、施工随意性较强

园林景观艺术的主要宗旨就是突出园林绿化的观赏性能,为了能够使此项功能被充分发挥出来,需要相关人员在设计园林的过程中,以艺术家独到的目光和艺术天分,充分结合临场发挥能力,设计出使人耳目一新的绿化景观,切忌不要拘泥于陈旧的规章制度,避免园林绿化景观的单一性。

2、施工自然

施工的自然性就是能够使观赏者感觉绿化景观是一种天然形成而非特意建造的景观,这对于施工者来讲无疑是一项较大的挑战,要求施工者掌握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并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思广益”,才能建造出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并且做好实地考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并充分发挥创造精神,才能够使园林景观自然化。

3、具有良好的协调性

在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做到使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以及每块景石都具有较好的协调性。而且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类植物的协调搭配、物种配置以及群落植物等,防止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二、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种植前土壤处理

为确保绿化质量好,达到预定的要求,在种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处理,先化验理化性质,再根据化验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施肥、换土等。不同的园林植物,其生长所需的条件也不同,包括其种植土壤层的厚度、理化性质等的要求均有不同。当种植土壤层的土壤含有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或遇强酸性土、强碱性土、盐碱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规定,进行换土或进行土壤改良。园林绿化的区域在施工前还需按设计要求,根据区域特点构筑地形。为提高种植植物的成活率,均应做好底肥的施放、翻耕、去杂等工作,这些工作做的好,也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在种植树木采购时,需要供应商提供《植物检疫证书》,严禁使用有检疫性病虫害的植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苗木规格和选种

园林工程中的苗木规格是有一定标准的,其误差要控制在30%以内,依照规定去选择苗木是很重要的,要特别注意选择的范围。如果选择的是乔木,其球径和包装都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于土球球径大小的选择,要保证它能达到植株胸径8倍左右,只要不超过10倍都是可以的。对苗木进行包装的时候,要选用草绳和蒲包,保证土球不会松散就可以,并对苗木枝叶进行修剪,这样能有效保证水分不会被蒸发太多,对苗木的成活率有所影响。

3、加强节约型园林的设计园林植物不仅在防止污染、减缓热岛效应、防风吸尘、净化空气、修复土壤、净化水源、降低噪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宜居度及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建设节约型园林,实现园林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科学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法。

园林植物是园林空间各要素中较廉价的材料,而且它具有其它要素不能与之匹敌的生态功能,所以,首先应尽量提高城市园林的植物覆盖率,除了在设计中控制硬地铺装和建筑物、构筑物的面积比例,还应积极推行建筑屋顶绿化和道路、桥梁、墙面垂直绿化等绿化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才是对土地的最佳节约方式。其次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整体的空间骨架。

三、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3.1保证图纸和设计的传递

设计单位在进行图纸交底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设计创意进行详细的介绍,使施工单位能整体的领会其中的精髓所在,以便达到预想中的效果。由于现场的实际因素和地形对设计产生的影响是图纸上不能体现的,所以施工单位要充分的理解设计创意,在后续的施工中灵活的发挥。

3.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关乎着园林景观建设的成功与否,其良好的专业知识、职业操守和艺术创意是成功实施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施工经验,才能将设计单位的思想创意完全的发挥出来。因此在园林景观建设工程开展之前,一定要选择一只优秀的施工团队。

3.3严格验收

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工作在整个园林景观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的验收才能保证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工程监理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进行监督和验收,其要在全程的工作中进行跟踪发现,及时的找出不合格的材料和产品,保证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后期管理和养护技术合理浇水。新栽种的树木要保持湿润,常常浇水可以让树木的根部及时补充水份,因为刚刚栽树的树木根部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环境,吸水能力比较弱,所以要保证水份的充足。但是不可盲目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根据不同的树木种类,及时补充和控水处理,如对于常绿树种的耐寒树种,在雨季要进行疏水控水,以免水份过多造成根部溃烂的情况发生。修剪树枝。树木移栽成活后,大量的枝条随着万物复苏疯狂成长,如果随着其疯长会降低树木的美感,树木有顶端优势,生长素分布在顶部枝叶比较多,多余的枝条还会吸取大最的养分,造成树干养分流失,为了美观和抑制植物徒长剪掉顶端枝叶。一般在修剪的时候可以从各个角度保留适当的主枝,每根主枝上保留5个左右的侧枝,比如小苗木或者一般灌木根据时机考虑在移栽之后再进行一些必要的修剪。防止病虫害。在冬季,害虫一般会躲藏在树木的枝干中,隐而不发,对树木的危害降低,这些是防止病虫害的最佳时期,所以不定期的为树木喷洒高浓度的杀虫剂就可杀灭大部分的虫害。春天万物复苏,病虫害也随之成长,尤其到了夏季是苗木旺盛生长的季节,也是病虫害繁衍、危害的主要季节,这时需要采用先进的装置对园林进行大面积的农药喷洒,有效减少树木的被病虫侵蚀的概率。

小结:园林绿化工程有着多项施工环节,只有加强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期的工作质量。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施工单位应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减少矛盾与冲突,加快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这样才能保证园林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还要加强对后期养护的技术管理,做好浇水与除草除虫工作,防止病虫害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大群,潘和明.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究[J].中华民居,2016(02).

[2]陈丽金.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栽培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7(03)

[3]宋燕.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16(05)

论文作者:李育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ap浅析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论文_李育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