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建立综合企业协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_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组建综合商社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社论文,中国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是形成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国际化和功能综合化的跨国企业集团,这一发展目标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形成的。为了实现中国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就要使中国综合商社的实践大厦建立在一个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市场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伴而生的,商品经济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欧洲封建社会末期开始萌芽到18世纪确立,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市场经济经历了自由竞争为主导、垄断竞争为主导和寡头竞争为主导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商品经济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

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自由竞争阶段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新兴的商品经济社会形态要取代自然经济形态,两种经济形态的更替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次,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都比较低,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不受约束的自由竞争有利于这种经济形态的成长和壮大。但自由竞争理论到了18世纪70年代才产生。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系统地阐述了自由竞争理论,建立了自由经济学体系,这就是著名的利用市场供求关系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的理论。

工业革命的发生,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机器大工业得以产生。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分散的、小规模的自由竞争式的小手工业生产方式已不再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已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批大型和超大型的企业集团在主要的产业部门逐渐形成,垄断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也逐步形成。

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科技发展更以大投入、短周期为特征,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这是寡头竞争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得以形成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结构

寡头竞争是当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寡头竞争是指在一国主要的经济部门形成了以少数的大型或巨型公司为主导的竞争,由这些行业的寡头竞争引导和推动着行业发展,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对产业发展不起主导作用。寡头竞争是市场经济高级阶段竞争的特殊表现形式。寡头竞争的含义在于其竞争性,寡头竞争并不意味着行业垄断,只不过竞争的主体是少数几家大企业,但其竞争的激烈程度比中小企业间的竞争更激烈、更残酷,因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强大。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主要产业部门,是一种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大公司、大集团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

1.在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寡头竞争为主导。在汽车工业,目前世界十几个最大的汽车公司集中了全世界80%的汽车产量。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产量占全美汽车总产量的90%。日本丰田和日产两大汽车公司的产量占全日本汽车总产量的66.3%。韩国现代、大宇和起亚三大汽车公司的产量占韩国汽车总产量的90%以上。在石油化学工业,美国主要集中在五大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韩国和日本也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公司。在航空航天工业,以世界为市场的更是少数几家寡头企业在竞争。1996年12月15日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使美国航空航天制造业集中在大寡头之手,但这并没有消除航空航天领域的竞争,仍然存在着波音公司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竞争,只是波音公司在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增强了实力。

2.在市场结构的划分中,大公司大集团占据主导地位。80年代末期,全球500家大公司分布在27个行业,其中有7个行业各有5 家最大的公司,其销售额占该行业总销售额的90%以上。1994年,韩国30家大公司的销售收入占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2.2%,现代、三星、大宇、乐喜金星和鲜京五大集团的销售额占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4.1%。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家电、电机等领域的市场化份额比较高,是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但在日本基本上是大集团占据主导地位。日立、松下、东芝、日本电气、三洋电机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家用电器也是松下、东芝、日立少数几家公司的天下。美国计算机硬件市场IBM占据最大份额, 软件市场是微软公司占据最大份额。

3.对外贸易也是一个寡头竞争的领域,大公司和大商社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美国100家最大公司的出口额占美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法国有13.45万家出口企业,最大的25 家公司的出口额占法国出口总额的1/4。日本九大综合商社的进出口额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韩国七大综合商社的进出口总额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49.9%。

4.市场结构的寡头竞争是以资本的高度集中为基础和前提的。当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本集中呈现长期加强的趋势。这在主要的产业和行业都有明显的表现。

美国金融业在80年代达到很高的集中度。1984年,拥有各部门资产50%份额的大金融企业只占各部门企业总数的极小部分:商业银行为0.55%,证券公司为0.15%,人寿保险公司为0.51%, 财产和意外事故保险公司为1.86%〔1〕(参见表1)。90年代,美国一些大金融企业兼并中小金融企业,使金融资本更高度集中。如富国银行兼并了第一联美银行,兼并金额142亿美元。

表1 美国100家最大银行占商业银行资产和存款的百分比(1925~1985)

年度占国内资产的分额(%) 年度 占外国和国内存款的份额(%)

198557.7 197851.4

198455.0 197349.6

198354.3 196848.2

198253.6 196347.4

198151.7 195846.3

198051.4 195345.1

197951.2 194844.5

197850.8 194351.4

197550.8 193853.3

197351.2 193352.4

197149.5 192839.3

192533.7

资料来源:转引自D·F·格里尔:《经济势力的集中》,W·C·彼得森主编:《市场势力和经济》,1988年英文版,第71页。

表2 美国工业和制造业的集中情况(1909~1987)

100家最大工业公司在全部制造业资产中所占份额

占工业总资产的份额(%) (%)

100家最大200家最大制造

制造业公司

业公司

1909

17.7 1925 34.5 -

1919

16.6 1929 38.2 45.8

1929

25.5 1939 41.9 48.7

1939

27.7 1950 39.7 47.7

1948

26.7 1960 46.4 56.3

1958

29.8 1970 48.5 60.4

1967

31.8 1980 46.7 59.7

1977

29.5 1987 50.0 61.8

资料来源:R·B·杜博夫;《积累和权力》,1989 年英文版, 第170页。

注:工业资产包括制造业、矿业、批发和零售商业、服务业和建筑业。关于制造业资产,1980年以前的资料同以后年份的资料不能严格相比较。

美国工业和制造业资本集中率呈长期增长趋势。本世纪初,100 家最大工业公司的资产占工业总资产的17.7%,1987年已占到50%(参见表2)。美国的资本集中是通过企业合并加速实现的。根据马建行等的研究,从上世纪末以来,美国经济发生过几次大的合并浪潮。第一次合并浪潮发生在1897~1904年,以同行业内部同类企业的横向合并为特征。本世纪2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合并浪潮,以不同行业相关企业的纵向合并为特征。战后6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兴起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合并浪潮,其特征是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互无联系的企业的混合合并〔2〕。80 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发生了第五次合并浪潮,其特征是寡头之间的相互合并,合并的行业涉及大型软件制做业、铁路、公用事业、电力工业、办公文具、银行业、航空航天业、石油化学工业、电信、食品等多个行业(参见表3)。

表3 美国企业前15大购并案(单位:亿美元)

结论是,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竞争,再发展到寡头竞争,是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也必将如此。

三、我国市场结构的发展格局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抓大放小,实施培育中国的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实际上就会形成以垄断竞争为基础、寡头竞争为主导的市场结构。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也是中国国情和条件决定的。

1.我国经济的主体和基础是由大型和巨型公司来支撑的。据资料统计,我国130家大型企业集团的销售额占全国工业产品销售总额的20%。80家大企业上交的利税总额占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上交利税总额的30%。1993年我国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数的10%左右,销售额和利税额分别占全国的27%和40%左右。

2.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已呈现出一种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在机械制造业,1993年我国最大的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3.6%。在电子产业,1992年十大电子企业的销售额占全行业总销售额的15%,1994年12家彩电生产厂的彩电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70%;在钢铁工业,1993年十大钢铁企业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7.44 %;在化学工业,1994年十大化工企业的销售额占全行业销售额的17.68%。在外贸行业,1992年最大的10家外贸公司的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9.73%。 我国国民经济这些主要行业的生产资本的集中程度已达到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0世纪中期的水平,垄断竞争的基础已经形成,在若干部门如计算机、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石油化工等行业,寡头竞争的趋势已经显露。

四、垄断竞争、寡头竞争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形成垄断竞争为基础、寡头竞争为主导的市场结构,这是否会削弱市场经济中通行的地位平等、公平竞争原则?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制定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否就是针对寡头竞争为主体的经营行为?

实际上,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它是对所有企业的经营行为都有约束力的,而不只是针对少数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相反,市场经济的规律已经证明,越是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其经营行为、市场行为越规范,越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正当竞争行为多出自于大量的中小企业之手,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我国,尤其如此。

为了研究垄断竞争、寡头竞争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来弄清楚什么是垄断,垄断的表现形式,垄断行为的判断标准,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

什么是垄断?张伯仑在其经典性著作《垄断竞争理论》中指出:“垄断的普遍意义是对供给的控制,因之也就控制了价格。”〔3 〕控制了价格也就控制了市场。纯粹垄断的形成是有其条件的,市场只有一个卖方厂商,新企业无法进入已被该厂商控制的市场,控制市场的厂商所提供的产品就没有替代性。在研究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是否对供给、对价格、对市场构成垄断时,要根据准确的概念和正确的条件来界定和判断。在中国的市场结构中,目前尚不存在普遍的纯粹垄断的条件。只有某一二个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产业,在政府控制下通过某一个大国有企业来行使对价格和供给的控制,有时通过行政力量来排斥其它厂商进入。

目前大量存在的是进入市场太容易,市场没有保护,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盲目竞争和资源的无序流动。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要下大力气克服的难题。

确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育能否以古典经济学中的自由放任理论为指导,需要在理论上分析纯粹竞争在中国有没有生长的基础和条件。纯粹竞争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形态,“即是市场内没有垄断因素掺杂在内的价格竞争”〔4〕。纯粹竞争的市场要具备4个条件:(1 )市场上要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单个买者和卖者不能控制价格;(2)产品具有同质性,买者和卖者不会作出偏向性选择;(3)市场自由进入和退出, 没有进入的壁垒;(4)资源可自由流动,不会形成行业性的垄断; 买卖双方都有充分的信息,形不成经营条件的垄断。这4 个条件是保证市场处于理想的纯粹竞争状态的充分保证,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中国目前还是条块分割的经济体制,中国国内统一的市场还没有形成,统一市场内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形成的条件也不具备。中国企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投资额大小不同,技术和设备装备水平差别很大,因而同一产品的同质性、无差别性也不具备,因而目前不具备自由竞争的条件。我国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市场,形成的是各个区域性市场,而地方性政策法规差异性很大,地方保护主义又相当严重,市场的自由进入与退出和资源、信息的自由流动难以实现。由于纯粹竞争的条件不具备,理想中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缺陷曾遭到后来的非瓦尔拉均衡学派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凯恩斯经济学派的批驳。这不仅是因为该理论充分条件不具备引起自由竞争的市场失效,还在于它需要巨大的社会经济成本来支撑,即要通过波及整个国家甚至世界性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来实现市场均衡条件。这无论如何不能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

我们再从理论上考察垄断竞争。张伯仑认为:“由于大部分的价格都含有垄断因素在内,所以大多数人们所想到的‘竞争’二字都是我们所说的垄断竞争。”〔5〕这一概括是完全正确的。 国内外现存的市场,既不是纯粹的自由竞争,也不是纯粹的垄断,而是处于垄断和竞争之间的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是:卖者较多;产品有差异;从长期看不排斥厂商的进入和退出。目前我国所形成的市场结构,基本上能满足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中国市场结构的基础只能是垄断竞争。

中国的市场结构能否形成寡头竞争的主导地位呢?寡头垄断是指“在某产业中存在不只一个厂商”,“数量范围在两个到十二个或更多的厂商之间”〔6〕。 寡头竞争是根据企业间的意图来沟通和协调供给与价格,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同时也避免一家垄断。寡头垄断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或者说是局部垄断市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必然产生的现象。

那么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性市场是否排斥竞争,是否破坏市场的公平性呢?事实上,垄断不排除竞争,纯粹的公平性竞争市场从来也没有存在过。以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合并为例,波音公司占有全球商务客机70%的市场,按照有些人的理解,这已构成了寡头垄断。实际上两大公司的合并没有消除飞机制造业的竞争,也没有形成波音公司对供给、价格、市场的垄断,反而激化了该公司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竞争。空中客车公司抢占巨型客机研制的制高点,开发800 座以上的巨型客机,而波音公司则加强在400~500座客机上的竞争力,改进客机内部装修和影视系统。飞机制造业的寡头竞争使飞机制造业技术进步更快,得到这种竞争好处的仍然是广大的飞机用户。目前在我国的某些产业,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如彩电行业,继四川长虹率先降价后,深圳的康佳、广东的TCL王牌等彩电也纷纷降价,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并促使一些企业资本集中。TCL电子集团公司还用1.5亿港元兼并了陆氏实业,希望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销售价格,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家电业寡头竞争的结果,推动了中国家电业的发展。这说明寡头竞争不仅不排斥竞争,反而会使竞争更加规范有序,使竞争的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从而推动中国市场经济日趋走向成熟。

注释:

〔1〕马建行等著:《垄断资本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2〕同〔1〕,第118页。

〔3〕(美)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三联书店出版社1958 年版,第12页。

〔4〕同〔3〕,第9页。

〔5〕同〔3〕,第79页。

〔6〕(美)肯尼斯·W·克拉森、罗杰·勒普瓦·米勒著:《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年版,第207页。

标签:;  ;  ;  ;  ;  ;  ;  ;  

关于我国建立综合企业协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