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栾川县潭头交通希望小学,河南 洛阳 471512)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课堂的建设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学生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各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一、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关系
课堂上,教师在彻底转变角色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课堂上,教师要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反映,注重学生的“全人”发展。
2.借助笔谈从学生眼中审视自己,让自己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去教育学生。
3.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可以在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愉快学习。
4.为学生提供交流发展的空间,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异口异声,允许不同的个体存在。
5.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进一步为学生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以提高教学效益。
二、《新课标》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与定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关注教师的行为,现在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个性的特点。现在更为关注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就有必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在课堂上我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每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三、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当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辩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时,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道学习,教师和学生一样,再也不是绝对权威,学生也允许教师出错,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因为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时代,教师更不是万能的了。因此,师生共同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
四、未来教师角色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
2.由“传道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友。
4.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研制工作组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3]郑金洲 《生成教学》、《参与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论文作者:王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角色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指导者论文; 知识论文; 平等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