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城镇发展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省论文,城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是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业经济向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研究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对于我省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云南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云南省的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镇化水平低下。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云南省共有11个市、357个镇;全省市镇人口总数达551.2万人,比1982年的433.0万人增加了30.7%,但市、镇人口在全省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不大,还不到两个百分点,与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相比,云南省的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就显得较为缓慢,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82年云南省市、镇人口所占比重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6个百分点,列全国倒数第二位;1990年云南省在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市镇人口数的幅度增长则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镇人口所占比重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反而扩大为11.32个百分点,列全国倒数第一位,城镇化水平十分低下。
云南省与全国市、镇人口变化比较表
市 、镇人口数(人)市、镇人口比重(%)
1982年 1990年
增长%1982年1990年 增长%
云南 42161095512269
30.7412.95
14.91 +1.96
全国 206588582 296512111 43.53
20.58
26.23 +5.68
(二)云南省的城镇人口规模较小,城镇的发展以据点的扩充为主要方式。
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全省只有6个建制市、128个建制镇。与1990年相比,市镇个数的增长幅度是很大的。其中镇的个数就比1982年增长了64.14%,远远超过了市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在这一时期云南省的城镇发展是在以城镇据点扩充为主的方式中进行的。而这一主要发展方式带来的结果便是城镇人口规模较小,不能形成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难以发挥城镇人口聚集效益。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全国小城镇人口大多数在1万至5万之间,平均人口规模2.3万人。而到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的357个建制镇中,除西山区、官渡区和东川市所辖的17个市属人口范围的市或区管辖的镇外,其余340个镇的人口规模从数百人到数万人不等,平均人口规模只有1万多人。人口规模在15000人以上的只有41个镇,占12.1%,这远低于全国小城镇的平均规模。人口最多的是曲靖市的城关镇103180人,最少的镇是潞西县的芒海镇,仅有210人。
(三)云南省城镇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突出的东西差异。
总的说来云南省城镇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东西部地区所存在的自然条件、生产经济状况的差异,带来了东西部地区城镇发展水平的差距。从西部来看,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的村舍生活方式和农业耕作习惯、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以及交通运输不方便等多方面的影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而东部地区尤以滇中地区自古就是云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区,交通相应便利、工业化程度也比西部地区要高。东部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7.87%,其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也超过了70%。在全省的工业产值中,东部地区集中了87%,农业产值也占了全省的57%。这种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经济发展结构及发展的水平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城镇化发展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从东西部地区拥有的城镇人口看:在土地面积只占全省总面积47%的东部地区,集中了全省三分二的市镇。全省11个市有8个在东部;市人口占全省的80%,全省349个县辖镇有227个在东部,占全省的72%,仅昆明、曲靖、红河三地的市镇人口就占全省的56%。东部地区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8.5%,而西部地区这一比重却只有8.3%,东西部市镇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差异较大,表明了城镇化程度的较大差异。
从东西部地区所拥有的市镇人口规模来看:东部各地区所拥有的市镇人口数都在23万─18.3万人之间,而西部除大理州拥有24万人的市镇人口外,其余都在20万人以下,多数地区达不到10万人。在5万人以上的6个镇中,有5个在东部地区;在15000人─5000人间的35个镇中。有24个在东部;而不到1000人的16个小镇中,则有12个在西部地区。西部的市镇人口规模偏小。
二、关于影响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因素
通过对我省城镇发展的水平差异和现状分析,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因素对城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政策因素。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都实行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理论,因此,在具体的活动中所受到的非经济因素影响就特别大,这其中政策的作用对城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有着较大的影响。
1、国家发展城镇的政策放宽是近些年我省城镇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197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关于加速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促进小城镇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四个现代化,也是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的基本途径”,这就将小城镇的发展提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1980年党中央又提出具体的我国的城市化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从此我国的城镇建设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自80年代以来,国家关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放宽镇建制的建镇标准以及迁移人口管理制度的放宽等有关政策的推行,使城镇化的发展得到了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为全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较大作用,这从我省的城镇化发展过程来看,也是同这一趋势相吻合的。
2、国家发展经济的政策是推进城镇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
从城镇发展的历史及对城镇经济兴衰的过程来看,国家的各种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政府的经济行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经济的繁荣起着重要调控作用,而城镇经济的发展重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等也就对城镇的产业结构、经济实力、城镇的功能、城镇的建设,进而对城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说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国家宏观政策的综合调控决策。例如由于县城镇一般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较方便,便于县政府的控制,因此县政府更愿意把国家资金投资在县城镇上。这种倾向明显表现在县级政府对县城镇的市政基础设施上。这就使得普通建制的城镇除非确有自己的某种特长和实力,否则就会加大其发展中有关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困难。
(二)城市的辐射力。
城市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其对四周小城镇辐射力的强弱程度,都影响着城镇的发展道路及水平。这可从四方面来看。
第一,从城镇企业的经济所有制成分看,离大城市较近的城镇中,国营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占有较大比重,而离城市较远的镇,个体经济则更容易发展。在云南省全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有74%都集中在有市建制地区。而从个体有证商业机构占全部商业机构总数的比重看,远离城市的迪庆地区这一比重达82%,拥有全省唯一特大城市的昆明地区这一比重却只有76%。这种城市对城镇经济所有制成分构成比例的影响从城镇的发展看,集体企业因有一定规模和管理制度,它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口素质,扩大消费市场,有利于发挥城镇人口的聚集效益和镇的综合发展能力,而个体经济为主的镇虽然可以带动镇经济的繁荣,但镇会缺乏相应的财政收入,市镇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就相应较差,不利于镇的综合发展。
第二、离城市较近的小城镇接受城市辐射影响较大,这主要表现在工业设备、技术、人才、市场、信息及物资交流等多个方面。它们得以为城市工业配套补缺或利用城市工业的边角余料、淘汰设备以及科技力量形成自己的手工业优势。而离城市较远的镇无论其规模或发展程度如何都会由于缺乏这些条件而使优势工业的定向难以确立,这就使城镇经济容易陷入单一、脆弱的状况,影响城镇经济的繁荣,加大城镇化发展的难度。
第三,离城市较近的镇,由于受城市的影响和弥补城市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需求,大多数镇的结构趋于合理,功能也趋于完备,市政建设配套也比较齐全。而远离城市的镇,特别是一些普通建制镇,往往缺少全面发展的长远规划而显得不够平衡。
第四,由于城市所提供的较大就业机会,使离城市较近的镇的人口迁移流动量也就增大,这就有利于促进城镇间的横向联系,为这些镇的经济带来活力。而远离城市的镇人口迁移流动就相应稳定得多。
(三)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是基础,城镇发展的水平也同样受到经济的影响。从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所出现的地区差异看,证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化水平也就较高。例如昆明地区作为云南省的中心地区,拥有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会城市昆明,它集中了全省社会总产值的30.5%,也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市、镇人口。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是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昆明市成为全省唯一的一个特大城市,城镇人口比重占地区总人口比重达49.81%,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在农业生产方面。农业生产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基础。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其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程度意味着能够保证满足一地区内多少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影响着城镇人口规模的大小;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发展程度及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也意味着它能为一地区内的工业企业提供多少农副产品的品种及其数量,由此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规模效益,也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产加工方向,进而影响到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形式的确定,使得城镇间形成具有差别,又有联系,相互补充的城镇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再一方面,一个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决定它能为工业企业提供多少劳动力和什么样素质的劳动力,当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效益化发展了,才有可能从原来土地上转移出真正意义的大批剩余劳动力,从而长期的、稳固的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形成一地区内某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城镇经济。由此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镇发展的前提。
第二,在工业生产方面。工业生产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工业企业对规模经济和成本比较利益的追求,成为在能够提供一定规模加工原料和廉价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区投资的动力。而兴办企业的生产能力、资本密集程度以及科技革新水平等都决定着它将以何种方式和多大的能力来吸收农业土地所剩余出来的劳动力。目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方式: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离土离乡等,实际上和地区内的工业化发展程度有很大关系。它所提供的非农业化劳动力无疑就会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工业生产的水平还会影响着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
第三,只有第三产业的发展才会形成完善的城镇经济。城镇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密度大,商品和服务生产专业化,在每种群体内部都存在紧密的相互依赖性,以及高水平的技术、革新和企业化管理。由此,第三产业在城镇经济中就必不可少了。当一个聚集区的人口和收入产生地方需求,地方需求又会刺激地方的生产增大,而这种增大则又提高了商业活动水平,创造出对物资和服务收入的需要,使得为市场服务的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基础活动和零售业、教育、保健、文化、事务服务等非基础活动一同增长,形成一个不断增长的完善的城镇经济体系,促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三、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及原则
(一)关于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从我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看,应该说水平还很低。尤其是大部分小城镇,尚处于一个发育的初期阶段。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大大影响了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从今后的发展前景看,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发展,走向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这不仅为城镇的发展规模提供稳定的粮食、农副产品;还会提供一些相应稳定的土地剩余劳动力走向城镇;还将继续创造出一批乡镇工商企业,成为地区农业人口聚集的新刺激。这一切无疑都为我省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条件,也使城镇化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潜力。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省的城镇化发展应该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增长将不再以城镇据点数量的增长为主,而应该是着重在于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着重在于城镇功能的完善,着重于城镇体系的建立。
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这主要是指我省相当多的一批小城镇。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看,除个别发达地区呈现出若干现代化城市特征外,总体上中国尚处在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阶段。因此要提高我省的城市化水平,促进城镇的发展,首要的就在于发挥人口的聚集规模效益,以利城镇经济的发展。
城镇功能的完善。这主要表现在(1)纠正人口过分集中在昆明的趋向,使云南省的人口迁移形成新的格局,使城镇成为城乡交流的媒介,有助于城乡二元经济的一元化。(2)为农村的非农业产业、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地理生长点,开辟农村工业化道路。这对边远民族山区特别重要。(3)充分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避免大量农村劳动力对城市的冲击,另一方面还可加速农村产业结构变革。
城镇体系的建立。从城市体系的演变看,作为城市体系中的基层小城镇是新兴大中城市的来源。我省城市体系的极不合理,需要促进有条件的小城镇向中等城市发展,再发展几个大城市,使城镇体系趋于合理,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间、城镇间的互相联动作用,有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原则。
1、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从我省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看,受政策性的约束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今后我省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顺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的要求,这对小城镇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样可以突破原有的行政建制,打破城乡分治的格局,依靠一些已发展的工业小区、商业小区和边境贸易口岸来带动我省的城镇化发展。
2、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城镇的发展应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持地方特色为基础,因地制宜为原则。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只要具备条件就可以发展。这样就可以避免原来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镇产业结构趋同,也可以充分发挥各地特长,发挥城镇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城镇间的协作程度和城镇效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这是今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遵循合理规划布局原则。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就显得十分必要。过去由于不重视这一工作,一些城镇尤其象我省一些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城镇规划人员少,城镇基础建设混乱,地区城镇布局不合理,这无形就会加大了城镇继续发展的难度。因此对于今后发展起来的城镇一定要在发展城镇化的同时就要以地区或县区为单位,制订一定时期的城镇发展规划和城镇布局,使新发展起来的城镇有一个新的起点和姿态。
以上三个原则,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同时遵循和考虑到的,而不是单一的、独立的。
四、发展云南省城镇化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随着全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省经济的发展,无疑对云南省的城镇化发展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但还有几个问题则是制约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结症。
(一)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我国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乡镇企业的兴起已经成为壮大小城镇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成为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其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主力,而且还依靠自身积累来建设城镇,因而乡镇企业成为了目前中国解决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继而走向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在我省也不例外。以1991年为例,全省乡镇企业实现纯利润60967万元,实交国家税金40400万元,占全省财政收入为4.3%,为云南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全省乡镇企业实现的利润中,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资金达3746万元。其中用于农村小城镇建设419万元,用于农村教育事业685万元。在1980年至1991年的11间,共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14.8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已上升到8.4%,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拓宽了门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从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看,乡镇企业发展快,效益好的地区,如昆明、玉溪、曲靖的乡镇企业总产值都达到10亿元以上,而这三个地区恰恰也是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见,目前小城镇能否健康迅速发展起来,从根本上是看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关键又在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但从我省乡镇企业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乡镇企业规模小,分工协作差,与大工业的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得到规模经济效益及专业协作分工的好处;(2)总体经济效益低,大多数产品以初级产品或初级原料加工产品实现其价值,产品的增值率及附加价值较低,劳动生产率也低;(3)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职工队伍素质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尤其是边远山区的乡镇企业更为突出。
我省乡镇企业目前的这种状况,大大制约了它的深层发展,也影响了它对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解决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尤其如何强化不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问题,如何通过乡镇企业进一步推动城镇发展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等问题就成为今后我省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进一步探讨解决的问题。
(二)户籍制度管理的变革。
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企业所有制多元化,产业结构、就业机制、用工形式灵活多样,使城镇多种类型的迁移人口数量激增。迁移人口不但给城镇带来了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吃苦耐劳的劳动者,部分迁移人员还带来了创业的资金,为城镇增添了生产流通的新血液。这一变化主要在于允许了没有城镇户口的农民进入城镇劳动就业和务工经商,跨越了原来城乡人口自身的固定模式(即农村人口必须取得城镇人口的身份,才能取得进入城镇就业的资格)。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变化。农民通过种种形式进入城镇,推动了城镇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这些进城农民却未取得现行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的合法承认,由此引发了计划生育失控、子女入托入学困难、犯罪率增高、社会治安难度大等许多社会问题,这表明现行的户籍管理体制已达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必须全面改变户口、迁移、就业三者不可分割的固定模式,逐步割断户籍制度与各种经济待遇的联系,才能促进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人口迁移的自由和灵活度,保证城镇的健康发展。从我省看农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业产业的人数已达100多万,非农化率达12%,这无疑显示出了城镇化发展的潜在力量或者说已形成了一批隐性的城镇化人口,而要使他们转变为真正的城镇化人口,关键在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目标、阶段和具体实施的步骤。
(三)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土地的规划使用。
我省地域较广,而山区面积占了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可耕种土地面积相应较少,而城镇化的发展在同土地耕种上所产生的抢占土地的矛盾就会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为了保证土地这一宝贵资源,既要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又要促进城镇的发展,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节约使用土地相结合:(1)普遍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调整土地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创造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2)建立土地价格,形成土地市场,变土地无偿使用或低偿使用为符合价值规律的有偿使用;(3)建立完善的一系列土地法规、法律以使土地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使用;(4)加强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处理好城镇建设用地与占用耕地的矛盾。
标签:小城镇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农村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