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论文_石祧忠

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论文_石祧忠

北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海市 536000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尝试将传统文化应用至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人们对建筑规划设计提出了全新要求,并指出要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加深两者间的联系,进而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建筑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传统文化;运用

1导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规划设计技术不断更新。在不断引入国外先进的建筑规划技术的同时,加强其在我国建筑规划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建筑规划设计的能力。先进的建筑规划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宜居性、舒适性和节能特点,因此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居住舒适度改善了生活体验。然而,国内出现了盲目追求国外建筑的趋势,全国各地纷纷建起了大同小异的摩登高楼,使得我国的城市成为了外国城市的简单复制品,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富有文化内涵的经典建筑比比皆是。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意识到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底蕴是建筑的灵魂,在建筑规划中应用传统文化不仅是规划设计出精品的建筑、推动建筑业更好的发展,也是我国长久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规划的影响,阐述了建筑规划中应用传统文化的途径,并对二者结合的一个典型的实例:世博中国馆的设计进行了简单分析。

2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科学内涵

我国的建筑设计在经济快速发展与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带动下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创新与优化升级,建筑设计在保持建筑功能性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形式美,虽然科学技术层次与水平提升了,但也不能仅仅追随时代感与科技感,我们新一代的建筑设计者不能数典忘祖,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把千年积累的文化精髓完美的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必要性。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某些对象的标志物,人们从特定的符号中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一般具有隐喻性与象征性,它们是中国千年沉积的文化财富的展现,例如语言文字与图形纹样等,这都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必不可缺少的。

3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

当前,我国许多现代建筑规划成果一成不变,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当地特色的文化气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于现代建筑的文化需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人们不再单一追求物质文明而是逐渐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通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美感的需求,也进一步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由于设计师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事物视角的不同,设计出的作品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设计师在设计时会将着重考虑地域环境、文化、采光等因素,还有一些比较迷信的设计师还会考虑到风水这一实因素。还有部分设计师是以哲学为主要视角结合西方审美设计建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带来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四合院为例,其作为代表传统文化的一个实体物质,不仅能够抵御四季天气的变化,还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充分体现古人的智慧。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我国建筑审美习惯造成极大影响。人文理念作为影响传统文化的主要理念,与禅宗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而以上文化理念都将在我国建筑物规划设计贴合现实的特质中展现出来,此种设计理念十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尽可能贴近自然,拥抱自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人文思想。同时,道家指出的“无为而治”也为当代建筑规划设计带来深远影响,人们耳熟能详的国家大剧院正是利用此思想设计出来的,并在建筑空间内将思想发挥到极致。

4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

4.1价值取向与审美方面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建筑规划设计效果衍生出的价值观取向与审美情趣会对初期规划产生深远影响。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影响,特别是一些设计师,传统文化对于此群体而言,不仅是设计灵感的来源,更是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现代建筑物中许多都增加了龙这一元素,从古至今龙一直是神圣的象征,而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龙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此时设计师则需要利用此元素将其现代建筑进行结合,全面开发建筑物的商业价值,此举不仅有效融合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更有效中和了人们对建筑物审美的需求。设计师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结合社会大众比较倾向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全面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审美需求。

4.2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先辈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古老文化,是古人聪明才智的象征,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民风民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设计,取得了世界人民的称赞与认可。其创意灵感来源于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祥云图案与火炬的造型,将中国传统纸卷轴融入设计理念,色彩选择采用红银醒目的色彩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火炬上下比例分割均匀,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又不失文化内涵。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而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上中国文明也随着祥云火炬的传递,向各国人民展现中国古老文化底蕴。

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将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观注入设计理念,并赋予现代新的美学观与设计功能,确立了其国际地位并名扬海外。在《山》《云》《风》设计招贴中将中国书法元素与现代设计观相结合,融合了中国传统古老文字甲骨文、如意纹。采用留白底色与浓淡墨变化字迹组织画面,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在多元化设计潮流中,保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品味,体现了中国书法文学的强大魅力。类似设计师陈幼坚,也同样运用中国传统文学与设计工艺相融合,使自己在设计界取得了卓越成就。如为“前卫新形象设计公司”设计的标志,将中国画技法融入到作品中。图形之间巧妙组合,观者接收图形传达的讯息时,又关注到了图形之外的空白,激发了观者无限想象,使作品与观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并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可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观点融合到作品,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又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修养与内涵。

4.3设计创新方面的应用

为了实现预期的设计效果,设计师还需要在建筑规划过程中,深度考察美学与建筑学的连接点,基于物质文明结合的基础,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在考量计划可行性的前提下,创新设计方案。这样一来,有效衔接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学,还可以宣扬传统文化。设计师在前期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语言符号,将其表现在建筑物中,有效增加建筑物的文化情趣。若是设计师可以将建筑物设计看作是某一种文化语言,那么其所采用的传统文化都将转变成一种文化元素展现自己对于建筑物的看法。只有设计师才具备此种审美情趣与价值观,通过有效将此内容应用至建筑物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凸显出建筑物隐含的文化价值。只有真正做到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才可以在建筑物充分凸显出当地文化属性。通过有效创新传统文化使用方式,有效结合现代元素,不仅可以防止设计师出现雷同的问题,还进一步凸显出建筑设计的多元化优势。

5结论

总之,当今社会不仅是科技互联网发达的社会,更是文化的社会,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和文化相关联。现代设计的跨越式发展更是离不开文化,正如王维所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将传统文化美学元素与产品功能和特点相结合,方能创作有品位、艺术魅力的作品,并给观者带来深远意境,使其陶醉其中欣赏文化艺术的现代美。

参考文献

[1]苏嵩焘.建筑规划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57.

[2]文茹.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7,(02):54-55.

[3]徐思璐.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25):73-74.

[4]刘沅.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10):52.

论文作者:石祧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  ;  ;  ;  ;  ;  ;  ;  

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论文_石祧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