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展援助中的新正统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正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发达国家政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制度化现象,发达国家政府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是在特定的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运作的,发展援助政策指导思想的变化直接导致发展援助操作的变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发达国家提供的发展援助的吸收也越来越多。了解和把握发达国家发展援助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对我国在积极利用这些发展援助的同时抵制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动机有多种。有慈善的人道主义的动机,有宗教方面的动机,但更多的是出于意识形态、经济、政治与战略的考虑。发达国家的官方援助通常要考虑本国的经济和商业利益,促进本国的贸易和投资。一些发达国家在提供发展援助时,主要是基于本国的战略、政治与经济利益的考虑。如美国1991年的双边援助的一多半给了5个所谓的战略性国家,即以色列、埃及、土耳其、 菲律宾和萨尔瓦多,而那些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在内的众多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所得则很少。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也是促使发达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重要推动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援助有很多都是同受援国的人权状况和民主化进程相联系的。在发达国家中不断增强的全球社会共同体意识和对南北相互依存的认识,对维系发展援助的持续存在起了重要作用。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不仅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更为重要的意义是能够为发达国家提供和创造经济机会以及为发达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资源、产品、资金、人员以及信息等要素的跨国流动越来越自由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会以走私、毒品、疾病、恐怖主义和非法移民等形式向发达国家冲击。发达国家的人们担心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会损害他们的生活,威胁到他们安全,意识到应该做些事情以改善发展中国家贫困民众的处境。他们想通过提供发展援助使社会福利全球化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缓和全球性社会矛盾。进而,他们还想通过提供发展援助将最贫困的国家和最贫困的人们吸纳在全球发展的主流过程中。
战后,围绕着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发达世界逐步形成了由各国政府对外援助机构、各政府间国家组织如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西方国家研究发展中国家问题的各类学术机构组成的国际援助体系。这一体系为发达世界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提供思想、战略、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其触角伸展到世界各地,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南北关系演变以及全球发展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国际援助体系的决策权掌握在各发达国家的当政者和学术界的主流学者的手中,决策所依据的也是西方的主流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政策指导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即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进而又递进为新正统理论。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发生了危机,发展援助只是通过政府和市场进行运作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进入90年代后,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在发达国家中,出现了越来越高的呼声要求提高发展援助的效率,要求发展援助面向最不发达国家,真正面向发展中国家中的穷人。1986年在美国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在被征求意见的美国人中,十个中有九个认为美国的发展援助应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中的贫困民众。
与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实践中暴露出各自的局限性的同时,80年代以来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人力资本形成越来越受重视,发展领域从重物资转向重视人,重视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发达国家发展援助开始逐步出现转变:由先前的面向战略性国家转而面向贫困国家,由先前的面向政府转而面向民间,由先前的注重增长转而注重满足民众的基本需要,由先前的注重搞大型发展项目转向注重搞小型的、当地化的发展项目,由先前的专注于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转而注意依靠民众的力量和民间的组织。这些转变,是随着国际发展援助政策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而进行的。
进入90年代后,新正统理论取代新自由主义成为国际发展援助社会中的主流思想。新正统理论也被称为华盛顿共识,从狭义上讲这是因为国际发展援助的主要机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设在华盛顿,从较广的意义上看,更是由于华盛顿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援助国美国的首都。发达国家政府是这两个国际援助机构的主要资助者,也是国际援助行动指导原则的主要制订者。在华盛顿达成的关于发展援助的共识,体现的是发达世界关于发展援助的主流思想,故被称为新正统理论。
新正统理论是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好的治理以及健康的公民社会有机地组成的三位一体,这三位一体构成了当前西方发展援助政策思想的总的框架,表明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的总设想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指导原则。
从经济上看,发展中国家应建立竞争的市场经济。新正统理论同新自由主义一样,认为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将会优胜劣汰,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基础则是民有制。为了建立起竞争的市场经济,应确保有足够数量的企业或竞争者,企业之间实行公平竞争,应在市场中排除政府保护、垄断和其他不公平待遇。
从政治上看,一个政府的责任在于实行好的治理,在发展中国家中应建立公平的、有效率的和负责的政府。治理概念是冷战后出现的。较为广义的治理概念,认为治理不仅要包括政治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包括经济内容。治理所覆盖的领域应有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目前,发达世界发展援助机构所使用的治理的概念,着重于政府的治理能力。
世界银行为治理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中为了发展而在对经济与社会资源的管理中运用权力的方式。”关于“好的治理”,世界银行定义为:“好的治理是健全的发展管理的同义词。好的治理对创造和维持一种社会环境以培育强有力的公正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也是对健全经济政策的重要补充。”
发达国家资助者认为,健康的市场经济发展,除了需要有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还要有好的治理。所谓好的治理,首先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应建立和健全法制,实行法治,司法自治以及有效的执法体系。“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定义和保护产权,提供有效的法律、司法和行政管理的体系,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在一个法治下的国度,政府官员的行为服从于理性的、可预期的和被公开确认的一些程序。法治是衡量负责任程度的依据,法治保障产权、合同的有效性以及经济交易的惯例或规则,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和企业都有自己的权利,需要有法的保护。法治就是要保护个人和企业的正当权利不受国家的侵犯。个人和企业可以用法或者说合同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解决业务争端。在法的治理下,政府施政过程可以实现透明,政府的可信性问题、负责任问题、激励问题,以及被监督问题等都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其次,好的治理还要求政府有能力对社会经济实行积极的和有选择的管理。政府应能够为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适当的中长期的计划和经济政策,并有能力通过有效率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予以贯彻,政府还应有能力通过财政与金融等各种手段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维持宏观经济的平衡与稳定。
第三,好的治理要求政府有能力提供一系列社会服务,建立和维持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这些社会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一般是私人所无力或者不愿去承担的,如教育和培训,卫生保健,社会福利,以及各类社会基础设施等。
最后,好的治理还指一个国家应有健康的政治环境。这种健康的政治环境是形成一个公正和有效率的政府所必需的。构成健康的政治环境的因素有,政治决策过程和政府施政应有透明度,针对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社会中的言论与结社的自由,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基本人权的保障,以及民众在政治生活和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广泛参与等。
从社会上看, 应建立健康和发达的公民社会。 关于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同的含义。 迄今在翻译成中文时大都译为市民社会,也有译为文明社会的。但是,根据迄今这一措词在世界上的普遍应用,将其译作公民社会较为切合其本意。公民社会一般是指在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之外由公民组成的社会,在有些场合营利性的企业也被归入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公民身份和独立自主的地位,排斥人身依附关系。在公民社会中,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个人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和伸张,民间首创精神得到鼓励和发扬。在公民社会中,公民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培训因而具有一定的技能,能够得到和处理信息,从而有能力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一个发达的公民社会是具有较高组织性的,有民众维护自身利益的基层组织,各种形式的利益集团,民间志愿组织,以及自由的新闻界等。新正统理论认为,公民社会的发展,不仅意味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且是对国家力量的一种制衡力量,可以促使政府官员们负责任,有助于一个公正、有效的政府的形成。
新正统理论是对新自由主义的重大修正和补充。新正统理论也坚持私人竞争的市场经济,但是它强调市场机制的局限性,而不是象新自由主义那样过分夸大市场的完善性。新自由主义主张最大限度地抑制国家的作用,而新正统理论则重新强调国家的社会经济责任,主张发挥国家的积极作用,认为政府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计划者和管理者参与和干预,提供公共教育,卫生保健,基础设施,以及法律和秩序。新正统理论要求一个有能力的政府,即政府应卓有成效地促使企业、民众和各种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新自由主义忽视民间团体特别是与基层民众相联系的民间组织的作用,而新正统理论则要求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把非政府组织当作服务合同的签订者,民间创新的源泉和民主化体现者。新自由主义将经济、政治与社会分离开来,而新正统理论则将三者结合起来。新正统理论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多维角度去观察问题,注重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关系。竞争的市场机制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好的治理则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保障,而一个发达的公民社会既是前两者良好运作的必要的社会条件,又是社会发展本身的目标。与新自由主义只注重企业—市场体制不同,新正统理论注重的是一个多维的社会组织制度体系,包括企业—市场、政府—国家以及在此之外的社会体制。垄断造成社会的萎缩,而多元化既是社会进步的条件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在新正统理论看来,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社会基层组织都是世界上正在兴起的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化的体现。这两类组织在人权保障、促进民众参与和交流以及推动社会多元化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作用。民众基层组织是普通人特别是弱势社会群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工具,而非政府组织则是公民社会中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的力量,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公正和平衡的发展。新正统理论之所以强调公民社会的重要性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它看重民众基层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新正统理论要求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从先前强调政府的作用转而强调民间的首创精神,通过支持非政府组织去取代政府执行一些特定职能,如对穷人提供卫生保健和教育等社会服务等方式去弥补市场机制和国家体制的局限性。新正统推行者鼓励和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减少国家干预,发扬民间的主动性,从单纯依靠发展中国家政府去实施发展项目,转向从民间去寻求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新正统理论认为,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基层组织的兴起既可以有助于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形成、提高经济效率,也可以促进政治多元化,有助于实现好的治理。新正统理论的形成使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也使国际发展援助体系将非政府组织当作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资助对象和从事发展活动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