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全国电力基础设施项目数量也日益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电力施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深入分析电力基础设施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提高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电力基建;管理问题;措施
1、电力基建管理重要性
电力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电力基础设施是电力生产、传输和转换的载体,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质量,也对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供电企业作为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单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承担着重大责任。供电企业保证区域电力需求,有效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在持续优化的过程中,将管理效果付诸实践并达到完美。
2、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电力基础设施项目中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来限制和规范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一些可变因素失控,从而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目前,一些电力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对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各种技术和数据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一些电力施工企业制定了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然而,由于该制度执行不力,对一些非法管理制度的惩罚力度不够,导致这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发挥管理和约束作用。
2.2、合同纠纷频率较高
在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如果监管机构、建设单位和建设单位仅仅基于自身利益来管理项目,就会出现各种合同违约和合同纠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项目主体没有准确和适当的指标,因此没有签署项目合同;其次,合同中的漏洞无法迅速得到审查,导致各方的“随机反应”和“预期行为”,即基于自身利益进行衡量,并通过偷工减料逃避法律制裁,从而丧失了项目合同签署的整体效力,降低了项目管理的价值。从根本上说,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管理问题频发与项目合同管理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2.3、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在编制预算和决算时,必须经常进行配额转换。由于目前确定项目预算和决算的方法大多是静态和滞后的,配额单价通常基于几年前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团队的价格统计,新增加的配额往往缺乏代表性,这导致了计算和计费数量的错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成本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管理,很少涉及投资决策分析。虽然设计单位已经做出了项目预算估计,甚至在设计阶段将其细化到预算中,但是设计方案的成本指标缺乏控制约束,导致保守的设计和高投资。还有许多施工单位急于在没有做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开工,并且没有严格检查投资金额的要求、项目标准的保证、设计深度的检查、招标文件和合同的合理性和完善性。这些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
2.4、电力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有一些电力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需要提高,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是试图通过技术或管理来增加经济利润,而是试图通过偷工减料、欺骗和偷工减料来降低施工成本,从而增加经济利润,最终导致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各种质量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以上描述了当前电力基础设施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提高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关键在于制定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明确提出施工标准化,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以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建立标准化和标准化体系,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质量管理将更加合理和科学。此外,为了更好地实施质量管理标准,施工企业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程序,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的有机统一,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此,电力基础设施施工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现有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制定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相应职责。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以调动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程质量,按时完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检查问题及整改意见,对整改效果进行及时评价,确保标准和程序的执行性与可实时性。
3.2、加强项目合同管理
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合同的签署代表着该项目已经在建设中,因此合同双方应树立正确、科学的法律观念,并依法履行合同规定的所有义务,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的具体要求履行相应的事宜,同时积极督促双方合作,确保其标准化和合法性。对于签订的合同,有必要监督合同的实际履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合同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性质、问题的责任和解决办法,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纠纷,促进项目合作绩效的提高。并建立畅通的沟通联系机制,本着以合同为准则,以顺利完成工程为目的,协商解决过程中发现的纠纷及意外情况,如定期组织施工专题会,高层沟通会等,减少过程中的合同纠纷,促进项目合作。
3.3、加强成本管理
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大的特点,科学的成本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这个过程将涉及不同的环节,因此我们应该从局部地区开始,不断改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成本核算,为了确保一致性和准确性,成本核算应在施工和生产的同时进行,主要目的是确保时间的一致性。成本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以整体成本考量,例如,一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增加了机械成本,但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资源成本,并有利于进度成本,工程建设应从整体成本出发,不能仅考虑单项因素。
3.4、提高电力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意识
在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相关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将对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应根据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电力基础设施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在进场期间进行交底培训,在进行各项工作施工前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在每天开工前进行工序技术交底,做到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到每个步骤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把工作一次性做好,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让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自然树立质量管理意识。第二,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参加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学习活动。如进行专业技能比赛、开展帮带活动,进行专项技术培训等,全面提高质量控制意识,质量活动应做到全员参与,意识到施工期的质量就是建设期的安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核电建设工程,电力施工企业应结合电力基础设施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情况和施工进度,合理安排相关人员系统学习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从而掌握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准确把握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结束语:
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性极其显著,但是电力基建项目的建设管理非常复杂,在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电力基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费建伟.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风,2018(33):115.
[2] 徐勇明.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电管理,2018(08):50-51.
论文作者:王密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电力论文; 项目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基建论文; 合同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