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酒店的分析与研究论文_陈涛,钟忆宁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民宿的渐热,民宿所创造出的经济价值也逐渐庞大,民宿设计也开始受到重视起来。专业的设计,能使民宿完美的契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使之成为旅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现代民宿的设计特点是满足人们对生活和文化的追求,设计的重点在“感受”上,更加关注人性化设计。高品质的民宿设计需要以人为本,以更专业的设计理念为基础,才能使民宿设计获得成功。

关键词:民宿;民族文化;“等风来”民宿;民宿设计;

1民宿的起源与发展

1.1民宿的起源

民宿发展概念最开始是在西欧国家出现的,早期的英国中西部的农村家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出现了家庭式的民宿招待,为远道而行的过客提供食宿,当地称为“Bed and Breakfast”,即提供住宿和早餐的服务。后来民宿的概念传到了日本,并且在日本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日本现代民宿的设计更多是朝“禅意”意境发展,空间体现出禅意的思想主要是“干净、空”。让人更多的感觉到安逸和放松。在我国台湾,经过多年的摸索,民宿也有了自己的特色。他们的民宿主要以农业生态观光为主,并且提供本土的文化体验和本地生产的食品。在中国大陆,民宿就发展的比较晚,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民宿才渐渐出现,在2014年之后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的民宿特色是,把生态建筑、乡土文化建筑的主要性提高到了国家高度。近几年,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民宿大多都建造在有人文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民宿的设计也日渐高雅,变的有生命有气息,融入了更多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增加了空间故事述说的场景[1]。

1.2民宿的发展

随着民宿的渐热,逐渐转变成家庭主业模式,甚至有的资本家,争先恐后的进入民宿经营行业,在竞争者逐渐增多的时候,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民宿的质量、服务以及效率的经营管理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是如此,台湾民宿开始朝精致化、高价化、高服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2003年台湾的合法民宿仅仅只有124家,但是,在2007年合法的民宿,整个台湾就已经发展到了1939家,其中,正常营业的就有1886家,总房间数量达到7751间,短短4年,民宿有了井喷式的发展。

2浙江舟山“等风来”民宿设计案例分析

2.1注重生态环境,融入自然资源

民宿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山镇(如图1),改造首先要遵循当地的生态环境,游客来住宿,体验的不仅仅是入住的舒适度,同时还要对民宿周边的生态环境要保持人体感官的体验。本方案的设计布局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场地景观资源,完美的利用了民宿周边的自然资源。让每一个住客都可以感受到当地的环境特色。

图1 民宿设计

2.2因地制宜,融入景观资源

在当地对建筑风格有所限制。进而造成建筑造型以及空间打造均极致受限。项目落成,七个房间各有不同,101有院有私享泳池区;201有画框海景,正对远处海中央岛屿;202有270度宽画幅海景;203有山色加海景;301是套房,客厅卧室均有宽画幅海景,卧室有整张床大小的星空天窗以及私家小院;302同样是复式套房,客厅270全景海面,卧室以及主卫均有星空天窗,另外还有海风露台以及宽敞独立小院。303躺在床上看山看海也能看星空。每一个房间,包括院内的休息平台,场地的设计以及绿化面积的控制,都可以感受到民宿的设计概念,在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风的气息,看到海的景色。

2.3“等风来”民宿设计

民宿的客房是游客在体验入住中最密切接触的空间,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入住舒适度和安全感,在地域性的民宿设计中,要考虑民宿的地区化差异,因地制宜。民宿改造时,在概念设计沟通方案方向阶段,提出了十多种方案概念供讨论,最终选择了一个几个体块咬合的方案。因此,“等风来”民宿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海景、海风、山景、夜景等资源,让每一个游客都可以在“等风来”感受自然的美丽,海风吹拂,美景尽收眼底。例如民宿入院后的场景,通过弯折放缓入户坡度,将绿地做成斜坡,减少了游客入院的压迫感。民宿的外观,通过局部墙体开洞的方式,增加了室内的可视空间和往外观看时的空间层次。民宿通过控制进入室内的光线,将视线无限的拉长,整个空间变的流动。民宿本身的面积不大,整个建筑只有四百平方左右,其场地和岛上其他的民宿项目相比,用地会稍微的宽松许多。所以,整个方案,通过拉长上山的路径,以及将院内路径的弯折,适当的拉长了客人入住的行走路线,目的是为了沉淀游客的心境,增加客人对入驻民宿的期待。

3民宿设计的关键

民宿设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房屋设计,而是根据原来房屋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有别于城市生活的生活形式。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系统设计。构建这种生命形式包括对建筑物的设计、对建筑物周边环境的规划和周边生活氛围的建设。在基本功能改善的条件下,原始生态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设计者必须加强原有生态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为人们保留的元素,以带来良好的感情。运用艺术手法,加大和加强了环境的隐蔽性美,使原有的生态景观更加生动、醒目、迷人。

在最终设计之前,设计者必须与当地原住民有深入的交流,了解当地的习俗、生活条件,并与建筑物的业主有深入的沟通。挖掘人们居住在建筑物中的故事、回忆和传说,并向游客展示关于每个家庭和每个家庭的独特信息。

民宿设计的重点是要考虑民宿设计中的便利设施和服务对客人的影响程度,多数人希望就近有车服务到当地主题公园和景点,客房内的小厨房、儿童免费用餐和民宿周围的便利店均要体现人性化设计。

3.1民宿的格局与尺度设计

“等风来”民宿的格局与尺度受到当地建筑项目的限制,建筑的高度受到限制,与周边建筑需要协调统一。建筑的尺度感是使民宿与人亲近的重要方面,民宿的尺度感不同于城市,城市的大尺度给人们带来的疏离感,而民宿所提高的一些小尺度空间给人们带来温馨感。“等风来”民宿的空间尺度,院内路径的宽度,以及民宿平台大小,会在游客置于空间之中时,立刻会有一种置身自然、自由安逸的幸福感。

3.2民宿庭院设计

在民宿景观的设计当中,庭院空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拉成了人们行走的路线,弯折了民宿入口的路径,提升了民宿的神秘感,增加了游客对民宿的期许。民宿二楼的庭院,采用了白色混凝土片墙限定景观视野,拉长了观景的视线。部分步道采用木板铺地,避免了常规院落相对单调无趣的体验。

参考文献

[1]Shao,Jiali?Yao,Xue?Luo,Xinyu?Huang,Hongbin?Zhang.Comparison?and?Reflection?on?Barrier-?Design?of?Urban?Streets?at?Home?and?Abroad[P].Proceedings?of?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umanities?Science,Management?and?Education?Technology,2019.

论文作者:陈涛,钟忆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现代家庭酒店的分析与研究论文_陈涛,钟忆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