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篇扬中外,堪称极品耀古今——论《七律#183;长征》是毛泽东诗中极品及其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扬中论文,极品论文,名篇论文,成因论文,古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一生共正式出版诗词67首(其中诗33首)[1],均为传世珍品,郭沫若在其《满江红·读毛泽东诗词》中这样赞叹道:“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其中,尤以《七律·长征》(1935年10月)为这些传世珍品中的极品。然而,却有一些人对《长征》诗提出了一些质疑,甚至说什么“《七律·长征》(1935年10月),此篇可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中间两联,‘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直挺挺地排比着,加上‘岷山’,五个地名,只是划出了一条长征路线,只是线性的长征纪实,缺少诗的灵动。‘腾细浪’‘走泥丸’等语也不免夸张失据。”[2] 对此,笔者实难苟同,并拟从“宏观”到“微观”,就《长征》诗当为极品及其成因试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 《长征》诗题惊中外,天地大笔颂长征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选题好,是诗文写作成功的基础,而诗要成极品,其选题尤显重要,毛泽东深谙此道云:“(诗)列题贵有笔势。题须简要,故善诗者不必观其诗,即于其列题焉观之,必有不同者矣。”[3] 正是因为有了惊天动地的长征壮举,所以才有震古烁今的《长征》诗章。笔者细细品味毛泽东的33首诗,均有“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之妙,而《长征》诗则是尔后的毛泽东其他诗之“母”,这正是《长征》诗能成为其33首诗中极品的条件。
(一)《长征》诗涵盖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和广大红军指战员所肩负的一贯以抗日救亡为己任的历史使命及其北上抗日途中铸就的一往无前的伟大的长征精神
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于我国的疯狂进攻和占领,早已引起了海内外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的无比愤慨,并进行着誓死的反抗。“抗日救亡”,在整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惊动中外的重大事件,北上抗日是我党一贯的方针政策。
对于日寇的野蛮侵略,面对危在旦夕的祖国,毛泽东和所有的爱国志士们心急如焚,早在1915年5月23 日在挽好友易昌陶的联语中和《五古·挽易昌陶》中就提出对日寇要“试长剑”,次年在给学友萧子升的信中即指出:“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之劲敌。”“二十年内无一战不足以图存。”“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只有磨砺以待日本。”[4]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爱国志士那种要为国效命、奔赴疆场、抗击外寇、洗雪国耻的准确预见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国富民强的祖国为奋斗目标。对于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和斗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之时,中国共产党在揭露批判蒋介石反动政府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反人民卖国投降政策的同时,即领导和影响着东北各种群众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的斗争[5](85页)。尔后,“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就发出对日宣战通电,并发出《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准备直接对日作战”[6](110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带领中国人民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193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组织了察绥抗日同盟军,给了日寇严重的打击,1934年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抗日救国六大纲领》,开展了民族武装自卫运动。”[6](171页) 自1934年“4月、5月、7月、11月,我党在全国诸多地方采取了抗日措施,并且组建多支抗日队伍北上抗日。从1935年起,又先后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三、六军和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汤原游击总队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后来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基本武装力量[5](98页)。
中国共产党以上的抗日主张和抗日行动,均遭到最具抗日实力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打压“剿灭”,助长了日寇的侵略势头。只有当“不怕远征难”的红军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后,才使全国的抗日救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伟大的长征是中国抗战由局部演变成全国总动员的奠基石。1935年5月红军长征到达两河口时,即提出了“‘集中主力向北进攻’……以便领导和推进全国抗日运动。”[5](98—99页) 这年的8月1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这个宣言对推动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5](101—102页)。1935年9月20日,毛泽东在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说:“民族的危机在一天天加深,我们必须继续行动,完成北上抗日的原定计划。”[7](136页) 红军在到达陕北之后,即于1935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28日发布《抗日救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大团结,抗日反蒋[5](105—106页)。毛泽东在亲笔《致傅作义》信中再次强调“红军远涉万里,急驱而前,所求者救中国,所事者抗日寇”[8]。一首《长征》诗, 字字句句涵盖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抗日救亡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一定要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的坚定信念。而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无坚不摧的永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正是通过那震惊中外的抗日救亡这种反法西斯强盗的大背景、大事件中展现出来。这就从宏观上或曰整体上奠定了《长征》诗能成为诗中极品的坚实基础。
(二)《长征》诗集中地展现了王明路线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彻底破产,高度概括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所带领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无数次地战胜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而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中国工农红军自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的长征、历经11个省,长驱25000余里,所历天险、所经战斗、所得经验教训不计其数,经过长征的实战检验,撤换了执行王明错误路线的主要领导者,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长征才能从胜利不断走向更大的胜利,最终奠定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正是这气壮山河的伟大长征,构建了毛泽东《长征》诗能成为诗中极品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王明为首的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者,自从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夺取了党中央的领导权之后,他们一伙在1931年11月和1932年8月先后撤销了毛泽东在党内和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并强迫他离开红军。他们执行的先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后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陷于危机四伏的艰险境地,当国民党19路军在福建发动“抗日反蒋”运动并组建福建人民政府这一大好时机到来时,毛泽东及时提议“调动江西敌人至湖南而消灭之。此计又不用,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就最后断绝,剩下长征一条路了。”[9](第1卷,236页)
在这关系战略大转移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长征中,强敌数倍于我,敌情严重,在博古、李德的指挥下,我中央红军随时有可能遭遇全军覆没的灭顶之灾。王明路线的严重恶果在长征途中已经暴露无遗。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挥路线在战斗的实践中与李德、博古的错误军事指挥路线的反复较量中,又由毛泽东为首的正确军事路线把握准了红军长征的前进方向,并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军委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接着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5](107—108页) 这使全体红军指战员人心大快,军心大振,这也是长征中最为闪亮的一笔。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过去而一个崭新时代的即将到来!从这一角度来说,《长征》诗是够得上富于时代意义之作,称其为诗中极品实属理所当然!
是在长征途中,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所领导的广大红军指战员,经过长征艰苦卓绝的考验与锻炼,路线觉悟大大地提高了,中国革命必胜的意志更坚强了,他们创造了永垂青史的人间奇迹,是长征精神的铸就者,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所萃。《长征》诗就是铸就长征精神英雄们的颂歌,是长征精神的赞歌,是用诗的语言表现长征精神。这正是《长征》诗能永传后世成极品的关键所在。
“长征是光荣的,但实际上是由于犯了路线错误,被敌人追赶得不得不走的。”[10]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转移途中,因敌强我弱,敌情变化异常,我广大红军指战员往往历经种种艰苦磨难有时几近绝境后又逢生。如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先是拟到湘西落脚,黎平会议则又决定在川黔边落脚,遵义会议决定北渡长江在川西或川西北落脚,扎西会议决定在川滇黔边落脚,南渡乌江后决定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落脚,两河口会议决定北进在川陕甘落脚,俄界会议确定在与苏联接近的地方落脚,榜罗镇会议决定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11]。
长征是光荣的,同时也是悲壮的。在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五大奇迹,这就是战略转移的奇迹,战争史上的奇迹,人定胜天的奇迹,民族关系的奇迹,一支年轻军队的奇迹[12]。在这些战略转移中的落脚点的选择最后归于完全正确,以及在战略转移中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创造,均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长征途中的正确决策指挥的结果,这正如刘伯承说:“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乘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有极大的历史意义的转变,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在长征的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并且克服了张国焘的退却逃跑路线和分裂党的阴谋,胜利到达陕北,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抗日高潮的到来。”[13] 而《长征》诗则正是对这些奇迹和奇迹创造者们彪炳千秋业绩的高度概括的颂歌,这就是《长征》诗能成极品根本所在。
二 擅长驾驭大选题,长征精神笔端凝
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红军的25000里长征,可谓无与伦比。因而任何征行山水诗题的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丰富性,也难于与长征诗题相提并论。有了这样好的创作题材,当然是《长征》诗成功的基础,但若没有高超的技巧去表现这样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大题材,选题再好也枉然。刘勰云:“言以文远,诚哉斯验。”(《文心雕龙·情采》)毛泽东说:“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9](第3卷,870页) 毛泽东不仅参加组织领导指挥了伟大的长征,而且以其高超的技巧娴熟地运用律诗的形式驾轻就熟地吟出了“在中国三千年的诗歌史上从无先例”[14] 的《长征》诗。
毛泽东是从哪些方面成功地施展其艺术技巧以实现其审美效应,从而使《长征》诗成为诗中极品的呢?笔者以为,主要有如下一些手法造就那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无穷美的陶冶与享受。
(一)毛泽东密切结合长征途中所面临的生与死的考验的革命斗争现实,抒发着革命的理想,从而使全诗充满着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红军25000里长征,所面临的现实斗争是异常残酷的,“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9](第1卷,151页) 仅就红一方面军而言: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人民出版1955年5月版)所载的《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的名山著水关隘封锁线表》统计(次要者不计):所飞越的名山达18座,所抢渡的著水达25条,所突破的封锁线及关口要隘草地达20余处之多。这只是阻隔红军北上的“万水千山”中的“代表”而已,所突破的这20余处的封锁线关口要隘草地,就是在头上有飞机轰炸扫射,地上有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围困万千重造成远征难的一个侧面。中央红军主力在整整一年中,走过11个省,所“攻占62座县城,进行了380余次的战斗”[15],就是红军艰苦转战的主要数字记录,而诗中那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蜿蜒曲折、连绵起伏的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众多的崇山峻岭,那雄伟峭拔、气势磅礴的乌蒙大山脉,那两岸陡峭、水流湍急的金沙江,那险胜于乌江、金沙江曾使翼王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大渡河和积雪千里难以逾越的岷山,这都是红军将士如何战胜它们的一个又一个的特写镜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革命现实斗争中的一组又一组的具像。在《长征》诗中,毛泽东十分客观地将这些艰难险阻和迫使北上的红军将士不得不直面由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党内的“左”右倾路线和分裂主义者这些艰难险阻的制造的罪恶隐示在字里行间。这就是红军长征中所面对军事的、自然界的“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16](227页) 的现实。红军将士为了战胜这些困难,至胜利结束长征时,“全国工农红军已经从长征前的30万人减员到约3万人”[5](103页),做为革命的现实主义者毛泽东的“心情是沉郁的”[16](227页),因而在战术上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这些敌人。
毛泽东不仅是革命的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是“要将宇宙看稊米”的革命浪漫主义者,他看问题总看到问题的本质,坚信反动势力不过是纸老虎而已,在战略上,必须以钢铁般的意志去藐视他们,诗中以“不怕”“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更喜”“开颜”这些藐视困难的乐观浪漫字词,去表现红军面对“远征难”“万水千山”“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岷山千里雪”的坦然态度,从而揭示出红军将士面对这些常人无法克服、难以战胜困难的战斗豪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读罢全篇,那浓烈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气氛扑面而来,让我们充分地领略到了“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9](第1卷,150页) 这一论断的真谛之所在。
(二)毛泽东以其极强的概括力使长征精神尽含诗中,并达到了词美而意蕴深、字精且极富哲理的完美境界
红军长征是荡气回肠的史诗。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周振甫言:“像这样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具有这样伟大而深刻意义的长征,作者却能用56个字来写它,这是具有多么高度概括的艺术手腕。古代的大作家很少敢用一首律诗来写各个时代复杂而重大的题材,即使那种题材远远比不上长征的复杂而具有伟大意义。像杜甫写的《秋兴》八首、《诸将》五首,也要用连章体来写。别的更不用说了。从这里,不能不使人惊叹作者具有极高的艺术概括力。”[17] 毛泽东又是如何去高度概括这一重大题材的呢?是怎样用超越前人的艺术手法、人格魅力去表现红军的长征精神呢?
擅长选用能凸显全诗主题题旨的关键词入诗,使全诗对红军长征精神具有极强的概括力。首句选用的“红军”“远征”(即长征)这两个关键词,就开宗明义地点出了是谁领导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问题,是谁铸就了红军的长征精神,同时揭示了“三军(即红军)过后尽开颜”的原因所在。这就向世人昭示了:“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9](第1卷,150页)
擅长选取最能展现红军长征精神的“万水千山”中的典型山水入诗,使《长征》诗这样的大题材、大主题内容充实丰富,在能使人感受到长征全程的同时,亦能充分领悟红军长征途中那种与无数艰难险阻斗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风貌。毛泽东说:“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9](第3卷,861页) 在红军长征中所经历的艰险、曲折难以计数,那悲壮、激越感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在构思《长征》诗中,所习用的正是自己所倡导的典型化手法,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他只取“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岷山”入诗并简扼地、韵味深长地、富于动态的描绘之,这就将整个长征的历程、长征中的艰难险阻具有典型化意义,借助这些典型,将长征历程浓缩于诗,将长征精神凸显于诗。每当品味这些佳句,我们仿佛听到:刘伯承同志在感慨地说:“泸定桥!泸定桥!你真是多么险要的地方呀!现在我们过来了!我们胜利了!”[8](91页) 又仿佛听到毛泽东对指战员们说:“我们的行动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是太平军,我和朱德也不是‘石达开第二’,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18] 这真有“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之妙。
(三)毛泽东娴熟运用诸多方面的艺术手法技巧,使《长征》诗至为精要
毛泽东在《长征》诗中运用了诸多技巧,限于篇幅,笔者仅择两种选例论述如下:
典故的运用,使全诗不仅至为精要,而且意蕴深厚。在用典的问题上,毛泽东运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妙取具有典故性质的成语和语典入诗。如将成语性质的典故“万水千山”和语典“等闲”“走泥丸”入诗,所彰显的正是我红军指战员们对于艰难险阻及重重困难的藐视,其革命壮志何其大也!其诗中所涵盖长征精神意蕴又是何其深也!其二是:反用前人诗中典意之妙。首先是诗中的诗题“长征”和诗中的“远征”二语,使人易于想到的是:唐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有名句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清人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二首》中有“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行人驻马蹄”。前人的“长征”要么“人未还”,要么是“驻马”不前,而红军的万里征战,则是一往无前,“三军过后尽开颜”。也易于令人想到李白《战城南》诗中的“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杜甫《宴王使君宅》诗中的“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陆游《鹧鹄天》词中的“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前贤们遇老、遇征战、遇人事不顺,诗中虽有“开颜”之类词句,实乃借酒消愁,或是叹老悲哀!而我红军指战员在遇到“岷山千里雪”这样最为困难的时刻,不但未见愁容反而更露喜色,三军将士小视它并战而胜之后尽情地开颜而笑。我广大红军指战员对于困难的藐视与饱含着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正是借助对典意的正用与反用而尽情地凸显出来。
诗是文学语言中的精粹,点染烘托更显奇。每读《长征》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红军跨越延绵千里五岭的雄姿,听到了红军穿梭在气势磅礴乌蒙山脉的急速脚步声,脑海中所闪现的是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激战情景以及三军翻越积雪千里岷山的壮观画图。何以有此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何以有此深邃的意境?苏轼在《题王维兰关烟雨图》中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道出了诗画一律的密切关系。绘画的经验告诉我们:若要画山高,烟霞锁其腰。若要绘流水,无风暗生波。江湜在《服父堂诗录·彦冲画柳燕》诗云:“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本无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这些诗句都形象地道出了点染烘托手法的艺术效果。具体到《长征》诗,开篇两句即点明题旨总括全篇。犹如素描起笔时所勾勒一幅“万水千山”“人物众多”的山水人物画图。如要使这幅山水人物画图形象生动起来,如下六句如在细添笔墨画那映衬山高之“烟霞”,烘托流水之“波澜”。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则如“千山”山腰中的“烟霞”,它使“千山”具像化并处于动态之中,烘托映衬出红军越“千山”之征程似“等闲”的英雄气魄;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它使“万水”见桥见波,烘托映衬出红军涉“万水”亦“等闲”的胆略和神威;那“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则有从总体上烘托映衬全诗之妙。展现红军一喜越“逶迤”之“五岭”和过“磅礴”之“乌蒙”;二喜强渡那“水拍云崖的金沙江”和飞夺“大渡河上那铁索寒的泸定桥”;更喜翻越那“积雪千里海拔4500余米的岷山”。全诗正是借助点染烘托映衬之法,借助典型景物和著名的战例,层层递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将我红军那为救国救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惜牺牲一切的那种对革命理想无比坚定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长征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的艺术效果。
(四)毛泽东的传神文笔和百回推敲,使《长征》诗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古今不少名篇佳作,可以说是改出来的,杜甫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改诗毅力,白居易有“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的改诗习惯,贾岛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改诗韧劲。毛泽东则有字斟句酌,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独特的改诗方式方法,他曾与来访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外事兼组织书记,年仅34岁的诗人桑托斯谈到诗为什么要修改的问题时说:“有些诗写好后,不能马上用,要经过修改,写文章和写诗,不经过修改是很少的。为什么要经过修改?甚至还要从头写?就是因为文字不正确,或思想好,但文字表现不好。……我要修改,有时还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别人有不同意见,我就要想一想。”[19] 也曾对梅白谈到怎样改诗时说:“诗要改,不但要请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放一些时候,看了,想了,再改,就有可能改得好一些,这就是所谓‘推敲’的好处。”[20](47页) 《长征》诗是对整个胜利长征的概括,是红军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是革命豪情的抒发,是人生哲理精华的浓缩,是长征精神的颂歌。《长征》诗在1937年的首发稿已是上等好诗,但毛泽东总是“好诗不厌百回改,百回推敲改好诗”。在修改这首诗时他倾注了不尽的心血。别开生面地运用如下方式方法对这首诗进行了精心的修改,使其成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千古绝唱。
1.呕心沥血自己改。为精益求精地表现好这长征史一般的《长征》诗,毛泽东反复修改。
(1)字斟句酌勤推敲。要知其反复推敲情况, 必须找出毛泽东《长征》诗的各种版本,知其版本,对照最后改定本,则毛泽东推敲修改此诗的情况便一目了然。且看1937年4月北平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首次刊载的《长征》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浪拍悬岩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1](6页)
1942年8月20日阿英日记中云: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似等闲。五岭苍茫翻细浪,乌梁滂沱走泥丸。金沙拍岸悬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1](19页)
1942年8月1日新四军主办的《淮海报》所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似等闲。五岭苍茫翻细浪,乌梁滂沱走泥丸。金沙拍岸悬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2](27页)
1947年10月冀南书店出版的《两万五千里》一书所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翻细浪,乌梁磅礴走泥丸。金沙浪翻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堪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1](28页)
1948年7月1日东北解放区出版的《知识》杂志上所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浪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1](31页)
1949年8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所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泛泥丸;金沙浪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1](31页)
1954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室编辑出版的《党史资料》上所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浪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1](11—12页)
细细品味上述诸种版本的《长征》诗中字词,由“似等闲”到“只等闲”,由“苍茫翻细浪”到“逶迤腾细浪”,由“乌梁滂沱”到“乌蒙磅礴”,由“浪拍悬岩暖”到“水拍云崖暖”,由“铁锁寒”到“铁索寒”这样一个修改过程,尽管这些字词的变化可能有少数是由编排之误或传抄之误,但我们可以看到改后之字词运用更为精警。怪不得当老作家姚雪垠在读到改好后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为其对仗工稳、警策且形象而“不禁拍案叫绝,愿为这两句诗痛饮一杯!”[14]
(2)书写抄录常体味。对自己的作品由自己抄写或是请他人抄写, 也是一种很好的修改方式。因为人们在抄写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诗词的字词句上进行体味,在这样的体味过程中易发现有不妥之处或是激发出了新的灵感,随即就可进行修改。从笔者所见到的毛泽东所书写的7首《长征》诗来看,有6首在其诗中是写作“金沙浪拍”的,就是1962年4月20 日所写的有“金沙水拍”的那首,就是在同一天书赠卫士长李银桥时,还是写成“金沙浪拍”,由此可见,是用“水拍”还是用“浪拍”这一字之炼,在毛泽东心中久久地思索着、比较着、萦怀着。也许,当毛泽东写到“金沙浪拍”时,头脑中已浮现了苏轼的“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典意,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浪拍”确具有“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之力。也许,这就是毛泽东多次写成“浪拍”之故吧!
毛泽东不仅自己书写抄改,而且请人抄写,在抄写过程中修改。自1963年3 月以后,直到1973年冬,毛泽东对其全部诗稿重新看过数次,对有些诗词作过多次修改。修改都由吴旭君作记录,等到推敲好的句子定下来之后,毛泽东再亲手写到手稿上,然后叫吴旭君把修改记录烧掉。1973年冬,他又叫吴把卷宗里的全部诗词用毛笔抄写了一遍。抄完后,又作核对[23]。为改好自己的诗词,真是“用破一生心”(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引唐人李频诗)。
(3)多次自注诗意新。涵盖长征精神的《长征》诗是全党、全军、 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对这首诗称他“有说明的责任”[16](227页)。1958年12月21日,他对这首诗三处作了说明和一相关处作了注释。这些说明和注释,使《长征》诗诗意更新。这就是:“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引者按:这是毛泽东对《忆秦娥·娄山关》的批注。因与《长征》诗密切相关,故引者连类而及,姑且归入《长征》诗一道分析之)。“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16](223—224页) 这些说明注释,虽说距《长征》诗的写作时间已为时颇久,但它仍然是《长征》诗的有机组成成分,是我们深刻领会长征精神之所在的一把钥匙。
(4)解疑释难诗意醇。 《长征》诗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妙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因而在对其理解上,往往会留给人们充分的想象余地。读者的接受理解,当属一种创作。毛泽东对他们的问难质疑以解说,亦当是对作品创作的加深与继续,故而当人们为求确解而不得其解时,毛泽东的解答亦可视为对诗的内容的补充修改。“60年代初,袁水拍约我和叶君健同志(在外文出版社负责翻译主席的诗词)一起研究有关毛主席诗词理解各异的一些字句,打印出来,请教主席。主席当面对水拍做了回答,约有十七八处。水拍向我传达时,我在一张记有请示问题的薄纸上做了记号,年代久了,有些模糊不清了,现在我还珍存着它,成为‘珍贵的孤纸’了。”[24](392—393页) 在这“珍贵的孤纸”里,也记录着毛泽东对《长征》答疑解难,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臧克家问毛泽东:究竟是指红军行进在高山峻岭中如腾细浪、走泥丸?还是指山岭本身像细浪、似泥丸?毛泽东的回答是:“两说均可。”[7](133页) 这“两说均可”,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增添了《长征》诗的蕴涵和情趣。
2.集思广益改好诗。毛泽东对《长征》诗在内的所有诗词,不仅自己认真改,而且总不忘真心诚意地请人改,“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16](249页) 他在请人改诗时有时又有与常人不一样的方法。
(1)不耻下问请人改。毛泽东曾请过不少同志为自己改诗。 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当属诗人臧克家。毛泽东每有新作,总是先送一份给他,为改诗论诗,曾先后写过7封信给他。“《词六首》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前,送到我手,我改动了一点点,马上收到毛主席1962年4月24日的回信, 其中有这么几句:‘你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一句,下面还画了重点符号。……1963年,《毛主席诗词》要正式出版了,先印了少数征求意见本,送我一本,我认真地一读再读,准备了23条意见……《毛主席诗词》出版之后,我查了一下,有13条意见被采纳了。”[24](393页)
(2)借助座谈集体改。召开高规格的座谈会,借助集体的智慧改诗, 以使诗词作品更趋完美,这可谓是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的事。1964年元旦,在《毛泽东诗词》出版的前夕,毛泽东在钓鱼台召开座谈会,请到会人对他将出版诗词集体议一议。还“亲自开列了一些人的名单,请他们提提意见。其中有朱德、邓小平、彭真等,诗人则有郭沫若、臧克家、冯至、袁水拍、何其芳、葛洛等”[25]。这些与会读者,都是高规格高水平有的还是长征的领导者、亲历者和毛泽东诗词的爱好者,听取他们对诗的修改意见,必使《长征》诗句精语警如炉火百炼而纯青。
(3)尊重读者虚心改。《毛泽东诗词》的出版,深受读者的喜爱。 不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毛泽东诗词》进行认真学习领会。同时对诗词中的字词进行推敲,有的同志把自己认为有不妥的地方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都认真听取。对于《长征》诗,山西大学历史教授罗元贞认为第五句的“浪拍”改为“水拍”较为合适。这样虽说与第二句的“万水千山”中的“水”字相重复,这总比与第三句中的“浪”字相重更好一些。于是他就写信向毛泽东提出建议。毛泽东于1951年1月9日亲笔复信,并作了修改,且在诗中作注说明。
三 《长征》诗催人奋进,“长征接力有来人”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福音,长征的胜利开启了中国人民革命从此不断地走向胜利的长远航程。如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话,也可以说《长征》诗是诗歌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诗歌史上里程碑式之作,因为它是用诗的语言表现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随着对长征精神的广泛宣传和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长征和《长征》诗深深地印在每一个革命者的脑海之中,成了家喻户晓、易记易背诵、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诗,人们以其全新的方式方法,一次又一次向人们展示《长征》诗历史的、当代的非凡价值的极品地位,谱写出国富民强的辉煌篇章。据笔者手头资料,择要从三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毛泽东的《长征》诗书法亦为书中极品,使《长征》诗成为三种极品凸显于世人的眼前
——诗书辉映成双极。笔者所见过的7件毛泽东手书《长征》诗, 其书法各具特色,或带草书笔意,秀丽而庄重;或笔画挺劲,气势奔放,或笔画粗朴拙重,略带魏碑意趣,稳重厚实,而气度非凡;或飞洒灵动,用笔遒劲有力;或用笔酣畅、潇洒随意,暗寓王羲之行草之风;或纵情挥洒、笔势放纵、遒美流畅;或楷行妙合、笔断意连、气势跳荡,妙连诗意;或笔势清劲流动,结体欹侧跳荡,风神俊爽,动态感极强。每幅字均“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蔡邕语)有与我英勇红军英雄气势妙合之慨,可谓笔笔精彩,字字神妙,尤其是1962年4月20日的那一幅手迹,字里行间,蕴含着雄强而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雄气魄,那“水拍云崖”似能闻咆哮江水之声,“桥横铁索”妙藏“索”字,透过“铁”字,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那曲扭之索,而“三军过后尽开颜”则以一泻千里飞走之势,尽显自由欢快之情,气势阔大,令人振奋,毛泽东的书法感情与诗词表现长征精神的意蕴均在那笔走龙蛇的字字珠玉之间发挥得淋漓尽致。元人盛熙明在其《法书考》中云:“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长征》诗的诗意正是毛泽东妙用点线的复杂组合及其丰富的变化在字里行间得到充分的表现,借助那如珠散玉盘激荡情怀的字体,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中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精髓。真可谓书为诗增彩,诗为书添光。《长征》诗与毛泽东手书《长征》诗双双皆极品,互为辉映。这在古今名诗名词名篇中是罕见的。这也是《长征》诗为极品的一大原因之所在。
——“毛体”书诗堪珍藏。毛泽东的书法和他的诗词一样,富于革命气魄和磅礴的气势,是中国书法史上特行独立的一种书体,书法行家称为“毛体”。“毛体”是一种承载着革命激情、与其诗词一样富于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特质的书体,有大笔一挥天地惊之妙。毛泽东所创造的这种独特的书体,超人的书艺,赢得了海内外不少书家的爱好,他们都爱读爱学毛泽东的书法,爱用“毛体”写毛泽东诗词。尤其是在国内,出现了不少“毛体”书法家和研究专家,如王鹤滨、李树庭、谢德萍等。特别是唐步田先生更是“毛体”书法的“书痴”。他们书写毛泽东诗词,尤喜书写《长征》诗这首惊世之作,无疑这是“毛体”书家的“极品”,我多次品味过唐先生所书之《长征》诗,令我倾倒。我想,这也是诸多像唐先生这样的“毛体”书家因爱书《长征》诗而促使《长征》诗成为极品的又一因素。
(二)《长征》诗作为展现长征精神的辉煌篇章,它赢得了全世界所有进步人类的喜爱
一首诗是否称得上“极品”,读者的多少,发行地域的宽广,是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准。《长征》诗为极品,可从如下三大方面作出有力的说明:
——国内读者空前多。就国内而言,毛泽东诗词集结出版,《长征》诗必为首选,而且发行量每次均相当可观。据有关专家统计,“1957年10月至2000年8月间国内外500多家出版社和机构出版的毛泽东诗词版本1048种,其中汉文版897种,少数民族版13种,外文版112种,对照文版21种,盲文版5种。据我所知,毛泽东诗词版本的数量远不止于此,还有许多版本,尤其是‘文革’时期群众组织印行的非正式出版物,多流于民间,各地图书馆未尽收藏,有的已经散佚,致使目前弄清毛泽东诗词版本的确切数字,已属不易。”[26] 我们姑且不去探索每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是如何的畅销去计数其印数总量,这里只举一例就足以说明。如臧克家与周振甫合著的《毛泽东诗词讲解》,“总印数已达一百二三十万册;前年,我和蔡清富、李捷同志主编了《毛泽东诗词鉴赏》,两年之间,印数就到了十二万册。”[24](388页) 由此可见毛泽东诗词影响的深广,而作为极品的《长征》诗更是这众多珍品中的璀璨明珠。
——轰动全球创奇迹。自从1936年7月至10月毛泽东在几次同斯诺的谈话过程中,将《长征》诗赠斯诺,斯诺将该诗用于《西行漫记》(时名《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写道:“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一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27](181页) 《西行漫记》在英国和美国发行后又在中国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并在一个多月内连续5次再版, 在中国翻译出版后也同样在国内和国外华侨所在地引起了轰动并不时重印和翻用。尔后亦成了畅销书。“它在全世界有亿万的读者”[27](胡愈之《中文重译本序》,5页) 据此可见《长征》诗也因此创下拥有亿万读者的奇迹,它作为诗中极品,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普及全球令人惊。且不论国外读者、专家是如何高度评价《毛泽东诗词》及其中必选的《长征》诗。已译成英、法、俄、德、意、日、葡、匈、捷、朝、希腊、罗马尼亚、世界语等外文版的《毛泽东诗词》,仅由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及其丈夫美国学者保罗·恩格尔合译的《毛泽东诗词》,1972年出版于纽约。他们俩对于毛泽东诗词在国外的发行情况是有所了解的。聂华苓感慨地说:“据说已经售出的毛泽东诗集达75000000册,完全比得上有史以来所有用英语写作的诗人的诗集的总和。”[28] 这是令人惊异的普及数量。
从以上几组数字来看,《毛泽东诗词》及其中的《长征》诗,创下了诗词史上发行量大、翻译种类多的奇迹,最近,含有《七律·长征》诗的《毛泽东彩色金银币》晋升国礼,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第一次发行毛泽东油画与诗词金银币大全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长征》诗是极品,也是当之无愧的!
(三)《长征》诗的壮丽足以包涵长征伟大壮举的精神,它是英雄红军熠熠闪光的群体雕像
《长征》诗的教育鼓舞作用是空前的。如1935年9月的一天, 红军越过雪山跨过草地到达甘肃通渭,当有同志问到我们的队伍要到哪里去时,毛泽东给他们作报告说明要到抗日的最前线,并以高亢有力的声调朗诵了《长征》诗。人们“随着毛主席的朗诵,仿佛又回到了那高入云霄的五岭山脉;仿佛又回到了惊涛骇浪的金沙江和大渡河畔;仿佛又回到了那终年积雪的雪山和荒无人烟的草地。当往日的艰难困苦一幕幕掠过我们的脑际时,就感到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进军路程和艰难困苦,是多么渺小啊!毛主席那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使我们感到有移山填海、开天辟地的力量”[20](175页)。指战员听了《长征》的朗诵,高唱着自编“到陕北去的歌子”,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9](第1卷,150页) 《长征》诗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故而在尔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总之,在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长征》诗及由诗而歌所展示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人,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同时,革命人民又将《长征》诗歌,以不同的形式唱响大江南北,一次一次地展现《长征》诗作为极品的价值。如“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流传的,似乎只有七律《长征》,可能这也是最早被谱成歌曲的毛泽东诗词。大约从1940年起,这首由王承骏(久鸣)谱曲的《长征》,在敌后根据地开始为人传唱。”[21](11页) 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面对日、伪、顽的猖狂扫荡,他《和毛主席长征诗》,用长征精神激励将士,诗云:“万里长征有何难?中原百战也等闲。驰骋潇湘翻浊浪,纵横云贵等弹丸。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最喜腊子口外月,夜辞茫荒笑开颜。”[21] 这真是雪山草地都过来了,还有什么顽敌不能战胜?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题所创作了《长征组诗》,战友文工团组织作曲家谱曲创作大型音乐套曲《长征组歌》,这些传唱《长征》诗和红军长征精神的作品一经推出,立即传遍国内外,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的经典。这再一次向人们昭示:雪山草地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前进中的困难不能克服?
《长征》诗歌和以《长征》诗句为题的诗歌令人吟唱不厌,它是中华百年诗典歌典中人们永远不忘的诗歌,人们吟诵着它走向军营、走向机关、走向学校、走向工厂、走向广大农村、走向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它是世纪之诗歌,华夏之强音。而今,在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上学红军,红军精神唱《长征》,长征和《长征》诗,点燃着十三亿颗跳动的心的激情,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唱响着这部浑然天成的前进交响乐。歌颂长征精神的《长征》诗作为交响乐中的主旋律,将永远作为毛泽东诗或曰世界诗海中的极品而熠熠闪光。
长征是人类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保存、锻炼和培养了骨干,它是中国革命胜利最为关键的一步。长征英雄们在坚定革命理想的鼓舞下,个个枪林弹雨百战身,展现了不怕任何困难和牺牲的英雄气概。红军长征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所铸就长征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军魂、党魂、民魂、国魂,是世界进步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作为用诗的语言去展现长征精神的诗中极品《长征》诗,用诗的艺术再现了长征壮举,让长征丰碑永耀史册,它和长征精神一样,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标签:长征精神论文; 毛泽东论文; 红军长征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毛泽东诗词论文; 历史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