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浅析王秉乾论文_王秉乾, 吴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浅析王秉乾论文_王秉乾, 吴亮

摘要:在当前时期,国内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大家对房屋质量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建筑结构、工艺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普遍应用。在进行施工时,混凝土质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是保证建筑寿命的关键所在。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大体积施工技术如何应用展开深入探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浅析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

1.1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通常来说,工程上需要强度好、厚度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就要求工作人员掌握配置相关的先进技术,按照合适的材料占比配置出符合工程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配比时,工作人员不光要注意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抑制水化热进程,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和和易性,能够应用到各种复杂的工况中。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若要控制好水化热程度并使其降低,要求工作人员在选择材料进行配比时,尽量选用矿渣水泥(矿渣水泥水化热程度低),同时在配置时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在保证配置后的混凝土具有良好可泵性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减少了对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成本。

1.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性决定其在浇筑时多应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有时还会根据浇筑要求选用推移式的浇筑方法,在浇筑期间要合理设置施工缝,还要满足如下要求:首先,混凝土摊铺时,施工人员要对摊铺厚度加以控制,通常要依据混凝土性质、所用振捣器特点以及混凝土泵送方式加以明确。当采用机械泵送时,混凝土摊铺厚度应控制在600mm以下,否则混凝土摊铺厚度设定要在400mm左右,要保证混凝土输送稳定性。其次,浇筑时间间隔的控制对预防不良接缝及温度裂缝产生也很关键,而浇筑间隔的设置通常要以混凝土初凝时长为上限,要求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当完成上层浇筑任务。这里对振捣作业深度也有要求,应深入到下层范围一同振捣。混凝土初凝时间同混凝土配比、环境条件(如温湿度、通风等)有关,浇筑时需要施工人员合理判定初凝大体时间。如果初凝时间预估失误,或因施工原因造成层间浇筑耗时过长,会导致施工缝的产生,此时需要做好施工缝处置工作。最后,由于分层浇筑对施工队伍技术要求较高,若因施工队伍素质、浇筑设备等因素而不具备相应技术条件,此时应采取推移式浇筑方法,需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总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中,分层浇筑仍占主要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分层浇筑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并且在振捣便利性以及层面散热的高效性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可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1.3混凝土温度控制的要求

由于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主要质量问题,而温度是导致裂缝直接原因,通过对混凝土温度加以合理控制,可较好地预防不良裂缝产生。温度控制也是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措施,温度测量可较好地提高混凝土养护的针对性,可提高养护效果,实现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常用混凝土温度测量工具为电阻型温度计。养护过程中,要通过测量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各层温度变化情况,并研究温度特性以达到更高养护效果。为保证温度测量精度,还需合理的设置测温点。同时,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长的控制更为严格,通常不应少于15d。在养护过程中,还要注意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湿润度的保持,可抑制水分过速蒸发,降低温度应力,预防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

2应对措施

2.1水泥品种选定

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混凝土水化热的问题,为此选择水泥品种成为首选重点。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考量:一是水化热要小,二是水泥用量要少,要充分利用好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兼顾到很多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筏板部位,往往有抗渗要求,传统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大坝水泥为多,现行的规范GB50496—20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提倡选用水化热低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并且对水化热指标有具体的要求:3d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7d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选用52.5强度等级水泥时,7d水化热不宜大于300kJ/kg。

2.2优选材料优化配合比

粗集料选用优质的连续级配水洗碎石;细集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细度适中的水洗中粗砂;采用高效能缓凝减水剂,其作用在于减少单位配比中的用水量,延缓早期水化作用进程,控制其反应速度,从而避免热峰值集中出现;添加复合纤维,作用在于增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掺用优质粉煤灰能够充分发挥其物理填充作用,避免泌水等问题的出现,延缓水化热热峰值集中出现;膨胀剂可“抵御”混凝土的凝结收缩,利用混凝土收缩补偿原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保证混凝土外形的精准;选用细度的细集料和水泥,有利于防止泌水现象出现,同时相对增加水泥用量、减少减水剂用量、避免混凝土过振都可防止泌水现象出现。

2.3严控温度

温度控制就是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及混凝土内层最高温度、表里层的温差进行控制和人工干预。GB50496—20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规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50℃;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施工中均要严格遵照规范要求、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实施,均有相应的热工计算指导。达不到要求,就要人工干预。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1)预制混凝土用水掺加小冰块,用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2)覆盖保温、保湿层;3)暖棚保温法;4)混凝土浇筑体内层布设通水冷却热交换管等。

2.4浇筑措施

一般采用分层浇筑法,以便充分利用浇筑面散热,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混凝土浇筑体平面面积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采用全面分层法;面积趋中的情况下,采用分段分层法;平面面积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斜面分层推进法。混凝土的振捣是紧随混凝土浇筑推进方向进行,一定要在旧的浇筑层初凝前进行新的浇筑层的浇筑衔接。操作中注意监控混凝土坍落度,保证入模混凝土的和易性合格。

2.5养护工作

混凝土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其宗旨就是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将混凝土浇筑体内外温度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混凝土强度稳定提升,同时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混凝土养护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加以实施:1)保温、保湿覆盖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2)淋水保湿法;3)喷雾保湿法;4)暖棚保温法;5)电热保温法;6)蒸汽保温、保湿法等。

2.6其他辅助措施

1)做好温度监测的基础工作;2)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时效性、连续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施工现场具备双电源供电,或者配有临时发电机备用;3)有应急混凝土搅拌站待命,以备不时之需;4)垫层上加设滑动层,可减小外部约束力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应变影响,有利于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5)要防止地质沉降造成的塌陷裂缝。

3结语

由上可知,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技术较之过去有了长足进步。在当前时期,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是较快的,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大幅增加,而且大型建筑也是常见的,而在展开建筑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此项技术得到高效运用的话,能够使得建筑效率有大幅提升。当然,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也要切实做到位,如此方可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工程质量也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福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河南建材,2018(04):460-462.

[2]任军,李严格.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应用[J].施工技术,2018,47(S1):1362-1365.

论文作者:王秉乾, 吴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6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浅析王秉乾论文_王秉乾, 吴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