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论文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论文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

王坤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西安710000)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论文分析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内涵及根源,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层面论述了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化自信;内涵;意义

1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1.1 文化自信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在积极肯定已有文化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同时对文化发展潜力持有极大的信心,相信中华文化一定能历久弥新、不断发展走向文化自强。

1.2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的逻辑关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中,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既是三个相对独立存在的阶段,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完整统一体。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又以文化自强为最终归宿。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内在必然要求,又是文化自强的必要条件。

1.2.1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凝聚和升华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所谓“自觉”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费孝通所阐述的人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

1.2.2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强的前提和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超越时空,跨越国度,蕴含包容互鉴、历久弥新的鲜明特色,包含着许多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因而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面对丰厚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

2.7.1 疟原虫感染对按蚊吸血的影响 按蚊叮吸正常对照小鼠和感染疟原虫小鼠的吸血率显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叮吸正常对照组小鼠按蚊的7.8 min吸血率维持在42%左右,而叮吸疟原虫感染小鼠按蚊的吸血率可高达93%左右,见图6A。目视法统计的吸血率结果与称重法的计算结果一致,见图6B。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是“源头”,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吸收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熔铸”成形的,三者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的自觉、自信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文化自强则属于实践范畴,是理念外化为行动的实践。文化自强是在对自身文化理念价值高度认可的基础上,立足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结合时代要求,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致力于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实现文化强国为最终目标。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党和人民在抗击列强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孕育而成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革命文化重要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2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资源

“南海核心利益说”出台正值南海问题逐渐升温、美国内关于介入南海问题声势渐趋主流以及中国对南海局势关注日渐增强的时刻。该说所揭示的“南海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仅让美国学界迅速掀起防范中国南海维权的风潮,直接加速美南海政策调整;还让中国战略界意识到南海维权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助推中国南海维权深入发展。“南海核心利益说”在美中战略界的广泛影响所产生的各种研究成果,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发挥各自作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中美南海博弈的步骤,从总体上限制了中美南海博弈的强度。

还是柏拉图的话:“在这个世上,你总得捍卫些什么。”某次课堂上,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然后请学生们闻空气中的味道。有学生举手回答,说有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再举着苹果从每一位学生面前走过,并再三请学生们仔细闻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味道,最后除了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学生全都举手说有。这个没有举手的学生便是柏拉图,只有他坚持空气中没有苹果的香味;而他是对的,因为苏格拉底拿的是一只假苹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促进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发挥在当代的精神指引作用,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创造和创新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不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凝聚各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动力支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2]

政治上,革命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同时也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带来启示。经济上,近年来掀起的“红色旅游”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解革命历史、缅怀先烈重走革命之路,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革命文化本身就是一座文化资源的富矿。在革命期间产生的大量的红色经典,既可以作为当代文化产品、文艺作品的主要题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3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富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虽然目前尚未有足够证据表明电子烟的危害性,但电子烟中的有害成分依然存在,临床上一般不推荐使用它作为戒烟的工具。”肖丹教授表示,目前科学有效的戒烟方法是采用临床戒烟指南中的综合疗法,包括行为干预、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如果烟民想要戒烟的话,建议到正规医院的戒烟门诊,进行规范的治疗,而不是使用电子烟。

3.1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代以来,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亡的时局导致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态度,文化自信陷入困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发展变化,中国人逐步恢复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人由此也进入了文化自信的高度重建期。因此,文化自信与国家、民族发展脉络的起伏相通,呈现出“U”字型的演进趋势,因此,文化自信与国运兴衰、民族自强密切相关[4]。新时代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以更大的信心、更足的力量促进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利用网络可以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实习证明”也不除外。在网络上,不少QQ群在从事实习证明生意。有一个“大学生实习证明群”声称“专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加盖实习公章服务”,并宣称“一次性解决全部问题”、“正规有效”、“安全无风险”。另有“学生证明实习盖章回访”的QQ群则称,可以“承接全国各地实习证明”。当然,这些虚假的“大学生实习证明”并非当今大学实习现状的主流,绝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实习还是非常正规的,但是上述不良现象是的确存在的,并且还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和反思。

3.2 文化自信事关文化安全

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无形保障,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坚强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异质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极大挑战,亟待加强文化自信以保障文化安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与西方文化引进来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在网络和各种新媒体的包装、掩饰下不断进行着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渗透。为此,我们要提高警惕,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认识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树立敢于正视、合作、共享的文化勇气以及实事求是、不卑不亢的文化品格,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3.3 文化自信事关民族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和象征,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文化,新时代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通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复兴,而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以文化复兴推动民族复兴。总之,新时代加强文化自信能够促进中华文明的觉醒,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民族复兴伟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惠哲.文化自信的底色与本色[J].人民论坛,2018(36):130-132.

【2】欧阳雪梅.改革开放40 年的中国文化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2):33-39+104.

【3】王宪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J].红色文化学刊,2018(03):23-28+110.

【4】赵聪聪.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及战略选择[J].理论导刊,2018(05):83-89.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New Era

WANG Kun
(Party School of Shaanxi Provincial CPCCommittee(Shaanxi Administrative College),Xi'an 710000,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statements on"cultural self-confidence",stressing tha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a more fundamental,deeper and lasting for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sourc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new era,that is,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advance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decline,cultural securi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connotation;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9)07-0072-02

【作者简介】 王坤 (1985-),女,陕西宝鸡人,讲师,从事政治学研究。

标签:;  ;  ;  ;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