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教师进修学校渠县635200)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搞好阅读教学呢?
一、设境导入,初读感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和谐的氛围,精彩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产生探究的愿望,使之产生情感共鸣。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愉悦有趣的导入情境,增强“情”与“趣”的有机结合,点燃学生情绪体验的火花,为学好新课奠定基础。例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导入情境:用多媒体播映《苏州园林》的一组照片,通过优美的风景和清新的乐曲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赏心悦目的胜境中去。接着颐和园的一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你们刚刚看到的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前面的苏州园林反映的是我国江南最秀美的自然风光,后面的颐和园是清朝在北京依照苏州园林建造的皇家花园。如果让你写文章,你能就其中的一种作出具体说明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看他是怎样写出苏州园林的特点?请同学们,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找出苏州园林的特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得意恰是入境时”的境界。
二、设疑导学,细读理解。
心理学认为:疑问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教材,精心润色内容,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探究,将课文学深学透,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在第一阶段,应让学生明白了本文写“比美”之事,是为了引出“受蔽”这一要点,在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就“受蔽”这一点来看,有极相似之处,可进行类比。这样将两件事巧妙地联系起来会收到很好的说服效果。在第二阶段,又促使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将“比美”和“受蔽”写具体的呢?是怎样说服齐王纳谏的呢?通过精讲、精读,学生认识到:一是在结构上采用“三叠法”,即三问三答,三思三悟,三比三喻,三赏三变而使叙事过程生动具体;二是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说明纳谏除弊才能国富民安的道理。在第三阶段,通过练习让学生总结实虚词规律,通过写作练习学习设喻说理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和练习,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这样巧妙设疑,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设疑、细读、讨论、探究,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便将以此深化。
三、点拨导思,精读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点拨”有着很高的艺术性。点拨所要求的是随机,而不是随意。“点”,就是指点。学生思维未到火候,给以指点,加一把火,点在关键处、要害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拨”,就是“拨疑”、“拨向”。学生在疑难面前束手无策时,拨开迷雾;学生思路出现偏差时,拨正方向。点拨的随机性,即当点则点,该拨则拨。它追求教与学的和谐之境。其主要任务是将先前感知的信息加以具体化和明确化,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教师有目的、适时的点拨,积极启动学生的思维,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注意和运用精品文中的重点词句,随时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脉膊,进而把握文章的思想,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既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是抓关键词句和重点节段点拨。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节进行点拨,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时促使学生认识深化,从而透彻地理解课文是大有裨益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含义深刻,常有显隐题旨之功,聚光凝神之能,起到揭示事物本质、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一些重点段节即为题旨所在。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关键处一点,立片言以居要,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的确”两个副词至关重要,前者表推测,后者表肯定,两个副词连用,不矛盾吗?教师若能抓住这两个副词点拨,引导学生准确领会其用意,学生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当时那个世态炎凉、人心冷漠的病态社会就会有深刻认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会有透彻的理解。又如《岳阳楼记》第五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的豁达襟怀和伟大的政治抱负在此段得以体现,前文叙事、写景、抒情均为此而设。教师若能抓住此段作强化性点拨,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就不难
二是在学生疑惑之时点拨。要使点拨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教者必须相机诱导。学生“山穷水尽”,面临困境,进退维谷时,教师加以诱导点拨,就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在这种情境下学习知识,其效果可想而知。我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叔叔于勒》全文都是写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作者不用“菲利普夫妇”作题而用“于勒”作题呢?“这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我随即把问题反抛给学生。课堂上一片沉静,学生进行着紧张的思索。几分钟过去,仍没有人举手回答,此时学生“愤”“悱”之状可掬。我轻轻一点:于勒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感情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经此一点,学生幡然顿悟:于勒是菲利普夫妇感情发生改变和推动文章情节发展的关键。学生终于走出了困境。
三是在学生思维指向模糊时点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指向模糊,容易陷入误区。对一篇形散神聚的散文,会看不清用什么线索“一以贯之”,摸不着题旨;对两篇特色鲜明的同类作品,不能清晰地辨异求同。教师应有的放矢地授之以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清醒地辨明教材,登堂入室,寻幽探胜。如学习《背影》一文,学生一般都懂得文章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但对作者为什么专写背影,并以此为题,就不尽理解了。这是思维指向模糊所至。这时,就需要教师点拨:“背影”是在浦口惜别这个特定环境中,父亲留给作者的最后印象。它融进了父亲半生潦倒饱经风霜的苦涩,透视了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和爱子的深情。所以,作者选择了这个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让读者从字里行间去品味父亲那种无可奈何的淡淡哀愁和深挚的爱子之情。经这一拨,学生就深刻领悟到作者构思上的别具匠心及写法上的精妙。
四、激情导读,品读升华。
诵读是探究性阅读指导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琅琅,琅琅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不是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诵读,能使学生入情入境,从感情上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升华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得到情感的陶冶。总之,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训练,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主要途径。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精心去引导,耐心启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论文作者:张晓芬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5
标签:学生论文; 苏州园林论文; 菲利普论文; 作者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思维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论文;